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成长手册——交际篇
48965300000085

第85章 与害羞说再见

在学校里,只要稍注意观察,就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存在着害羞的现象。课堂讨论时,他总是低着头,举起的课本遮住了脸部,让你无法看清他的表情;课间休息时,同学们你追我赶,嬉笑打逗,害羞的学生却远远地站着,漠然置之;课外活动时,同学们打球、下棋,害羞的同学独自徘徊在运动场边,若有所失。这些学生因害羞而不敢开口,不愿与同学们交往,内心深处往往充满着孤独的烦恼、寂寞的苦闷。

害羞是青少年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它是指一个人在社交活动中,特别是与陌生人或异性交往时,产生的那种紧张、拘束乃至尴尬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往往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有些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有害羞心理,不愿与人交往,不敢与人交往,这就是一种心理障碍了。

导致害羞的原因有很多:

先天因素是最大的原因。有些人生来性格内向,气质属于黏液质、抑郁质类型,他们说话低声细语,见到生人就脸红,常怀有胆怯的心理,举手投足、寻路问津也思前顾后。

教育不当是另一个较大的原因。儿童的“认生”不能一味听任,如果不加引导,很可能形成“怯场”,变得胆小起来,见到生人,到了陌生的地方,便会习惯性地害羞、躲避,没有自信心。

进入青春期后,敏感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自己有一个“光辉的形象”留在别人的心目中,为此对自己的一言一行格外重视,唯恐有差错,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了他们羞于与人接触,羞于在公开场合讲话。

缺乏自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总认为自己没有迷人的外表,没有过人的本领,能力平平,因此在与他人交往中没有信心,患得患失心理很重,长期的谨小慎微不仅使他们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而且使他们更加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这种低估自己认知偏差常常是导致害羞的最重要的后天原因。

那么,如何摆脱害羞心理的困扰呢?

要正确地估价自己,善于发现自己的特长,平时不要过分注意自己身上的短处,要多想想自己的长处,即使做错了事,失败了,并不等于自己无能,俗话说得好:失败乃成功之母。发明大王爱迪生为了找到可以用作灯丝的材料,曾经试用了近两千种材料,最后终于发现钨丝是最佳的材料。如此可嘉的精神是值得每一个害羞者思索的。

遇事要有自信心,切忌自卑自怜。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否定自己是对潜力的扼杀,是自我能力发挥的障碍。万事开头难,当害羞者迈出可喜的第一步后,就会感到:多年来人为设置的障碍不过如此,这样就可能对自己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自我肯定,害羞心理也就会消失。

不要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所以不要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对待别人评价的正确态度。

循序渐进地掌握一些技巧:

1.大胆说话,是人际关系成功的一半。大胆表明看法,才能起到交换意见、沟通情感的作用,否则内心永远是封闭、沉寂的世界。

2.通过想象,消除害羞。当你独处时,可以想象在一定程度上你已经克服了害羞心理。比如,静静地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讲台上演讲,想象自己不再胆怯害羞,看到自己自信、成功地站在讲台上。

3.角色扮演法,当你与陌生人相见之前,可采用角色扮演法—“空椅子法”来练习,控制自己的胆怯心理,即与想象中的令自己胆怯、害羞的人进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