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成长手册——交际篇
48965300000045

第45章 广交朋友的几条途径

社会上曾流行过这么一句话:“熟人好办事。”在许多场合,这句话是被当作贬义词而用的,其实冷静想想,剔除庸俗和贿赂、拉拢等糟粕成分,此话倒道出了交往中的真谛。

我们生活在一个浩瀚的世界,谁也离不开亲人的抚慰、朋友的关怀。信息社会的到来,使我们更不得不对朋友的作用刮目相看。从交际的实际来看,多一个朋友,等于增加了一个信息源,一个反馈系统,一个保护层,简言之,多了一条路。

然而,由于受到时间、条件的限制,女孩男孩完全靠自然发生的朋友非常有限,这就需要我们迈开步子,伸出双手,打开眼界,去寻觅多方位交朋友:

1.自己主动找上门——“打开通道”。人与人之间要发生联系乃至结成友谊,需要有一个触媒点,自己具有主动意识,是形成触媒的主要条件。有一首《找呀找呀找朋友》的儿歌倒非常贴切,朋友到处都有,只不过需要凭着自身的一双慧眼去寻找。独居斗室,虽可知窗外事,但难以结识亲朋好友。找上门,并不难为情,恰是真情实意的流露。有一位同学对文学很感兴趣,邻居正好是作家协会的会员,于是主动上门请教,从此有了当作家的新朋友。“自己找上门”,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亲自造访也可以是寄上一封信,利用“鸿雁”传递信息。或打个电话,借助“千里耳”互通情况;还可以上因特网,在虚拟空间广交朋友。

2.借助“他人的舞台”——“广开门路”。时下校园交往活动较频繁,假如你出席各种联欢会、联谊会,参加各类沙龙,你应当意识到这是结识新友的好机会,不妨借他人的舞台,“演”好交友的“戏”。在这种场合,要有“推销自己”的本事,拿出点勇气,注意点策略,通过交谈、自我介绍、互相攀谈等办法来达到更多地结识新友的目的。因此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应该多一个心眼儿,即有意识地去交友。

3.通过朋友介绍——“拓宽渠道”。如果有人认为自我上门有些“鲁莽”,利用“他人舞台”有些“轻率”的话,那么你就可托朋友介绍,以此免去陌生的尴尬、无谓的误解。朋友把你介绍给对方,气氛和谐,自然得体。在这样的氛围中交朋友,无疑是件很愉快的事。而且朋友越可靠,对方越有信任感。这正符合“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的“交往定律”。而更重要的是,朋友又有自己的另外朋友,你通过他的引领,可以认识许多人。当然,不能要求刚结识不久的朋友马上为你介绍其他朋友,这要看具体情况。同时,要求朋友介绍,先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好事先用征询的方法探询一下,以免尴尬。

4.接受他人委托——“拉开战线”。当别人托你同你不认识的人接触时,这个“陌生”人也有可能进入你的朋友圈,受他人之托办事,虽为他人效劳,但也是一个交友的机会。在“完成任务中”,不妨施展交际的才华,进行一次有意义的交往。如有一位同学为班上一位同学送“十校联刊”校刊稿件,有机会认识了另外的一所学校校报的主编,结果一交谈,双方成了好朋友。真是朋友无时不在,当个有心人处处可寻觅到朋友。

5.利用外出机会叩开新路。一般来说,夏令营、观光旅游是结识异地朋友的良好时机。当你坐上火车、汽车或轮船时周围必定有许多陌生人。有意识地与其攀谈,可能会获得良友。最起码可免除旅途的烦闷。如有一位女孩在火车上结识了异地的一位同龄人,后来双方通信成为知心朋友。当然,在这种场合交友,是要冒一些“风险”的,人心隔肚皮嘛!不过,在交友中适当注意观察,热情但不轻浮,坦诚但不轻率,言谈举止恰到好处,那是十分需要的。

6.经过报刊征友拉开网面。眼下好多学生类刊物都留出一些“位置”专门刊登征友信息,想觅志趣相投、爱好相同的朋友,这也是一条可利用的途径,有意者只要看一些报刊,便能收集到不少“对象”,再加上略作选择,结识的机会还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