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成长手册——交际篇
48965300000024

第24章 礼貌待客

常言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华民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很讲究待客礼仪。青少年应掌握这些礼仪,养成以礼待人、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1.迎客。事先知道有客人来访要提前“洒扫门庭,以迎嘉宾”,并准备好水果、点心、饮料和茶具等。若留客人用餐亦应早做准备。客人在约定时间到来,可提前出门迎接,年长人来访则应去车站迎接,以示尊敬和礼貌。

客人突然临门,要热情相迎。屋内来不及清理,应向客人致歉,并稍稍整理,切不可弄得满屋灰尘,使客人坐立不安。

客人来到家中,要起立相迎,热情接待。如自己穿的是内衣、内裤,应及时更换,因为穿着内衣裤迎客是不礼貌的。客人进屋后,稍稍寒暄,即可“请坐”。对长辈,应先叫上一声:“伯伯好,请坐。”给客人端茶、呈送果盘时要用双手。客人是否用就应随意,不可勉强,如果在炎热的夏天,应安排客人坐在电扇旁或安有空调的房内,还可为客人递上一块干净毛巾,擦脸擦汗。如客人带来小孩,应找些玩具、书画给小朋友,帮助大人看好、哄好小孩。一些装修得较好的家庭,对客人一般不要提出进屋换鞋的要求,那样会使客人很不自在,除非是来往密切、特别熟悉如同家人的客人。

2.待客。对年老的客人,应彬彬有礼,细致周到。老年人喜欢说些家常话,了解晚辈的情况,中学生即便不感兴趣,为了表示尊重,也应尽量与他们和谐交谈。

父母的客人来家,要热情招待,主动招呼问候。客人与父母交谈时,不要随意插嘴。如果所谈的是重要问题或是不希望孩子知道的事,应主动回避。因自己有事,不能长时间陪客,可在大人交谈的间隙有礼貌地打个招呼,然后离开。

兄弟姐妹的客人来家,要主动招呼接待,切不可认为不是自己的朋友、与己不相干而持冷漠的态度。若是熟悉的客人,还可陪客人交谈一会儿。

自己的朋友同学来访,如果是初次登门,应主动介绍给父母亲或在场的家庭成员。可将朋友同学引进自己的房间交谈、活动,不要妨碍家中其他成员的休息。

陌生客人来访时,要礼貌委婉地问明来意。若是来找父母和其他家人,而又恰好不在家时,可询问有什么事情需要转达,或是提供笔和纸请客人写一张留言条。

长辈与客人交谈时,不要从他们中间穿过,应从其身后绕道进出。如因房间狭窄,必须从他们中间走过,则应先表示歉意,待应允后再走过。

客人来访正赶上用餐,应真诚邀请客人一同进餐,不要让客人在一边看自己吃。如果客人已经用餐,可先安排客人在客厅就座,向客人表示歉意,请他稍等,自己则尽快吃完碗中的食物,赶紧过去与客人交谈。不要冷落了客人。若来的是尊贵的客人,或客人有急事要谈,这时则应立即停止就餐,先接待客人。

与客人交谈时,不要有意无意地总是看表,以免被疑为下逐客令。

客人在场,自己与家里人讲话要轻声,不要发生口角和争执,有了矛盾,待客人走后再解决。父母不应当着客人的面训斥子女,子女也不应当着客人的面和父母顶嘴,以免客人难堪。

客人来访,常常会带些小礼品,对此应表示谢意或请客人以后来访不要太客气。也可相应的回赠些礼物,决不能若无其事,受之无愧。

客人提出要走,一般应婉言相留。客人告辞时,应等客人起身后,再起身相送,不能客人一讲要走,主人就站起来。客人临别时,家里在场的人也都应该微笑起立,亲切送别,让客人感到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是热情好客的。

客人临走时,如发生天气突然变冷或下雨等意外情况时,应主动关心客人,拿出衣物或雨具给客人使用。

对到家中小住的客人,应自始至终热情周到,不可见面热情,住两天冷漠,再住几天甚至厌烦,使客人在家住也不是,走也不是。对来访的客人,应一视同仁,切不可因其身份、地位、贫富不同,而厚此薄彼。对家境不如自己的客人,更应真诚相待,切忌轻视。

3.送客。送客一般应送到大门口或街口,特别是初次来访的客人,应主动向他们介绍自己住家附近的车辆交通情况。对年老的客人应搀扶他们并送到车站上车,可能时要代买车票,告诉他们应该在什么地方下车,或是托付给售票员和同车的乘客,请他们一路多加关照。如果是替客人要出租车,则应预先代客付足车费。

对外地远道的客人,一般应送至车站、码头、机场。起程前可提醒客人是否有东西遗忘,有什么事要办。若客人有事相托,应尽力相助。送客途中,要主动帮助客人提送行李。可带上一些水果点心供客人旅途用,也可赠送一些纪念品以表心意。去车站、机场、码头送远客时,一般要等火车启动,轮船起锚,飞机起飞后才离开,过早撇下客人离开是不礼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