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当代北京篮球史话
48900200000017

第17章 在培养与流失人才的动荡中起伏(3)

对于巴特尔这种方式的离开,站在领导和中立立场的中国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就亲自撰文,为首钢俱乐部鸣不平。李元伟说大巴到国外去蹲一年“球监”,其他几家俱乐部早已看出其中奥妙,都纷纷来与他接触,有的甚至预支了200万元,而首钢俱乐部竟然没有意识到。巴特尔嘴上对首钢说在国外俱乐部打完再回来,但NBA和欧洲各俱乐部都没看上他,因为在身高力量都很足的欧美球员并不怕巴特尔这种慢速率的打法。

巴特尔暗中已经和国内多家俱乐部接触,本来就是新疆女婿的巴特尔选择了开出高价格的新疆。首钢俱乐部急了,巴特尔是我们培养的,他出国的医疗费和路费也是我们出的,怎么不念旧情啊?李元伟对这种做法也很反感,他曾批评来京的新疆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办事不要老是这样投机”,并在联赛常委会上表态反对巴特尔这样开价扰乱市场的做法,与会者也表示赞成。但也没有好办法,因为行业自律还没有形成,尤其首钢俱乐为巴特尔做了一系列好事竟然没有签订合同。李元伟认为巴特尔这样做于情于理都不妥,而首钢不事先把丑话说在头里也使自己虽然占理却没有法律依据。他由此告诫各个俱乐部最好聘请一个常年的法律顾问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5.大巴离队不再归,全队六神无主

北京首钢男篮成绩总是起起伏伏,其升降的关键原因就是内线的软肋,如果巴特尔在或者有个内线好外援,成绩就好,反之哪怕玩儿命也无济于事。2006-2010年这四年,是职业联赛以来北京队经历的最为黑暗的四个赛季。

这四个赛季,北京队均没有闯入季后赛,有的赛季更是早早退出季后赛的门票争夺,让人扼腕叹息。2006-2009的三个赛季常规赛分别取得一个第十、两个第九。2009-2010赛季更是取得史无前例位列倒数第三,也就是第十五名!这个成绩在今天看来简直不敢想象,是什么原因让北京队一夜之间从准一流变成了不入流呢?

巴特尔的离去,成了北京队成绩迅速下滑的关键因素。大巴在北京队的核心地位无人可以替代,失去大巴的北京队就如同被抽了筋,全队一时间很难被捏合到一起。纵有张云松、焦健、陈磊、解立彬等中坚力量浴血奋战,但没有内线的牵制,只能以外为主。如今的篮球,谁拥有内线谁就有了取胜的资本,缺少内线的支援只能是依靠中远投的命中率过活,一旦失准,注定就是完败。这也不是北京一个队的现象,之前2001-2002赛季姚明率领上海队在总决赛中一举击败不可一世的CBA霸主八一男篮,问鼎总冠军,但在姚明选择登陆NBA之后的若干个赛季,上海队成绩一落千丈。卢湾体育馆的球迷少得可怜,曾经有过两块钱的门票都无人问津的惨状。可见在失去了球队的内线支柱后,对一支球队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其次,北京队那几年青训体制出了问题,在陈磊、解立彬之后,没有年轻、有特点的队员冒尖儿,况且陈磊、解立彬在中职篮也不是一流选手。尤其是北京队全队身材较矮,是CBA各队中平均身高最低的,一些北京球迷无可奈何地说:“咱们一群‘地了棑子’(北京土话个子不高的意思)怎么玩儿长人的运动?想取胜太难了!”

本来实力不济,需要引援弥补,但首钢却再次陷入外援不给力的尴尬境地。由于北京队在前一个赛季取得季军,所以按照篮协倒摘牌的规定,北京队只能等到前一年名次差的球队挑选后,再选择顺位比较低、实力一般的外籍球员。北京队首轮摘下了来自美国的大个球员布兰迪,已经算是捡了一个便宜。在第二轮挑选外援时,一名叫作罗比·乔伊诺的球员被首钢队选中。但就是这位二、三号位置皆能胜任的锋卫摇摆人,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北京队的实力,这一败笔随着联赛的开始越发明显,直接导致这个赛季没有闯入季后赛。

乔伊诺不仅得分能力差,突破、中远投这些美国后卫的看家本领在他这里也完全没有体现。不仅如此,在防守方面同样与美国外援的身份不相匹配,甚至在与中国本土球员对位中,他都不能占据上风。

作为篮球场上最基本的罚篮,他的命中率连50%都达不到。面对这样一位鸡肋球员,北京队只好将他“雪藏”,白白浪费了一个外援名额!

在大巴离去后,北京队短时间内不得不适应从主打内线转为外线为主的战术。因此,2006-2007赛季伊始,首钢队就陷入了苦战。每场比赛打得都十分艰难,胜利也在毫厘之间。北京球迷戏言,明知难进季后赛,也忐忑不安地挂念它。

在缺少内线的不利条件下,焦健再一次挺身而出,肩负起了为球队攻城拔寨的重任,成了首钢篮球中心的主人。虽然身高与对方的大前锋差了将近10公分,但每场比赛依靠多样的得分手段和稳定的命中率,以及出色的贴身防守和凶狠的篮板球拼抢,北京队在某些场次还是可以和对方掰掰手腕。

2007年1月7日,这一天对北京球迷而言,是个特殊的日子!

焦健在自己征战CBA的第十个赛季中,在北京队获得了一份他人生中至高无上的荣誉。在与新疆队的比赛中焦健交出了17分、8个篮板、6个助攻的成绩单。此役过后,焦健成为当时联盟现役球员中唯一的一位得分5000+、篮板2000+的球员,同时也成了当时最年轻的“5000分先生”!然而好戏还没有完,随后在与东莞新世纪队的较量中,焦健得到职业生涯最高的46分,更是令京城球迷欣喜若狂。

那一年,焦健面对重重困难没有放弃,并达到了篮球事业上的顶峰。焦健在一个弱队很难力挽狂澜,他的神勇表现也没有换来北京队参加季后赛的门票。北京队以14胜16负的战绩结束了这一年的征程。

6.焦健退役,球迷伤感

时间很快来到2007-2008赛季,为了给中国男篮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篮球比赛腾出更多的备战时间,这一赛季联赛依旧延续上赛季的赛程安排,取消了南北分区,16支球队采用主客场双循环制。

奥德杰在离开两个赛季后,重新与北京队签订了工作合同。虽然二度加盟的奥洛(奥德杰的昵称)实力仍在,场均还可以贡献两双,但竞技状态已不比从前,他在攻防两端给北京队带来的帮助逐渐减少是不争的事实。此外,由于年龄增大和缺少其他位置强有力的支持,焦健和张云松往日赛场上的雄风也减弱了。北京队一直在努力寻求新的技战术打法,通过奥德杰和焦健重新打造北京队赖以生存的内线攻防体系。

但已经过了职业生涯巅峰的两位北京队功勋球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北京队在这一赛季再次故技重施,希望通过引援弥补巴特尔走后内线的不足的缺点。与奥德杰搭档的是一位美国白人中锋迈克·费。

此人上赛季效力于东莞新世纪,虽然身高不俗,但球风偏软,对抗能力一般。本赛季首钢队往往在最为要劲的第四节派出双外援同时登场,加上从辽宁队租借而来的吉喆获得了不少出场时间,因此留给焦健的上场时间骤减。与此同时,球队制定了以陈磊、解立彬和从山东队引进的赵永刚三名外线球员为主攻方向的战术安排,在每场比赛获得更多支配球权机会的同时,削减了焦健的出手次数,这使焦健的地位从原来的举足轻重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更多时候,他只能在篮下拼抢篮板,干一些苦活累活,成了有些屈才的蓝领队员。

这个赛季北京队再度在惨淡经营的氛围下苦战,球队水平不升反降的一个参照系是北京队面对福建队时,让退役三年的刘玉栋代表福建队得了将近30分。按说刘玉栋所在的福建队无法与以前他所在的八一队相比,他退役多日,年龄已大,状态大降,却在北京队孱弱的防守下屡屡得手。

但这个赛季出现了意外:原本铁定无缘季后赛的北京首钢,由于新疆队的官秀昌事件,一下子希望重燃。新疆队后卫球员官秀昌是一名拥有假造中国身份证的美籍华裔球员,按照这个身份他并不属于国内球员,从严格意义来说属于新疆队引进的外援,这样一来,就违反了当时CBA每队只能拥有两名外援的规定。最终经过联赛委员会的裁决,官秀昌所参加并获胜的15场比赛全部判负,取消了新疆队的季后赛资格。新疆队的出局,使浙江广厦和北京首钢不费吹灰之力实现了名次上的反超,有了竞争季后赛的希望。但由于这个判罚发生在临近赛季结束,北京队在常规赛最后几轮眼见季后赛无望,转而以锻炼队伍为主,与广厦等几支球队的交手中并没有倾尽全力,输掉了比赛。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北京队却没有吃到嘴里。常规赛结束,在北京与浙江广厦成绩相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小分,北京队遗憾地无缘季后赛。

2007年12月30日,北京队坐镇主场迎战陕西队。焦健像往常一样来到球馆。但与众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早早换好装备来到赛场内进行热身,因为这是他最后一次以首钢队球员的身份在他熟悉的舞台比赛。由于北京队基本无缘季后赛,到场的观众寥寥无几。赛后,他向全场观众鞠躬致意,就此离开了效力13年的北京首钢队。从此,北京队失去了一位里突外投、特点鲜明、英俊潇洒、生不逢时的孤胆英雄!

对于焦健的离去,传说颇多,比较可信的是他对所在的球队失去信心,而年届三十的他需要挣钱。他离开首钢后没有加入CBA的其他球队与母队抗衡,据说他选择了为一些企业打球(因为有较高的收入)。

其实没有理由责备焦健的不忠,反而要反思俱乐部怎样才能留住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