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
48872900000009

第9章 城市品牌:软实力、影响力、传播力

今天和大家讨论的主题是,城市品牌:软实力、影响力、传播力。软实力是要回答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影响力是要回答什么样的城市符号才能留下最美印象,传播力是要回答什么样的传播才能使城市更具魅力。通过这个论证,使我们对城市品牌有一个重新认识。

关于城市品牌趋势

一位美国的经济学家预言,21世纪影响世界发展有两件事,一件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另一件就是中国的城市化。

中国的城市化为什么能够影响世界?最根本的一点,中国的城市化将成为未来1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城市化将成为扩大内需,特别是拉动投资合理增长的最强大力量。内需市场又必将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和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战略工具。这就是中国城市化的威力。

另一件事就是美国的科技革命。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技术革命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科技革命。这场革命把21世纪的世界推向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这个时代正在改变人类的获取信息方式、交友或交往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资源配置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当下的中国,正是城市化与网络化互动的时代。在这种互动中,城市品牌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城市体系看城市竞争优势,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城市已进入一个品牌时代。品牌是全球化资源要素的配置机制,品牌是城市竞争的战略性资源,品牌是城市价值最大化的集中体现,未来城市的竞争是城市品牌的竞争。

关于城市品牌模型

为什么要讨论这个模型?或者说它的意义在哪里?最重要的一点,城市品牌已成为城市发展战略,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方向性。它引领潮流,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成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是全局性。品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已不是一个概念、一种技术,甚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现象,它的影响是系统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方方面面,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体。

三是先进性,是先进生产力。

四是持续性,具有累积效应和倍增效应。

这些特点说明,品牌正在成为城市竞争的新方向、新优势、新模式。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品牌成为城市的“高富帅”。

什么是高?高就是高品质的生活,就是软实力。软实力的本质是功能,功能的核心是品质。“五宜”就是品质,就是功能的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好就好在它的功能上。城市并不像诗人描绘的那样:“我有一个家,面向大海,春暖花开……”。人们追求的美好生活,一定是“面向地中海,北靠曼哈顿,左手玉龙雪山,右手天上人间”,这就是功能,这就是品质。

判断一个城市好还是不好,不是看这个城市的规模有多大,人口有多少,不是看这个城市有多少高楼大厦,也不是看这个城市生产出多少GDP,而是看这个城市的功能,看这个城市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简单地讲,就是看这个城市是不是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和宜游。也就是说,这个城市是不是适宜更多的人居住,是不是能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是不是适合更多的人就学成长,是不是能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投资创业环境,是不是适宜更多的人游憩和休闲。

什么是富?富就是高大的英雄形象,就是影响力。影响力的本质是形象,形象的核心是地位。“五度”就是地位,就是形象的体现。

一个城市能不能给人留下美好印象和深刻记忆,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偏好度和联想度。

比如杭州。美丽的西湖,《非诚勿扰》中的西溪湿地,《宋城千古情》,张艺谋的《印象西湖》,“东方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的城市战略,王国平……

什么是帅?帅就是魅力,就是传播力。传播力的本质是魅力,魅力的核心是体验。“五量”就是体验,就是魅力的体现。“五量”的内涵是什么?体量是指传播内容的丰富性,质量是指传播的品质和功能,流量是指传播渠道多元化和参与方式多样化,能量是指传播的覆盖面和有效性,增量是指传播资源利用率、转化率和贡献率。

一个城市的传播力取决于传播的体量、能量、质量、流量和增量。在这“五量”的互动作用中,关键取决于两种力量:一是传播内容的力量,从个性到人性。传播已不只是口号,更多的是形象;传播已不只是新闻,更多的是故事;传播已不只是个性,更多的是时尚;传播已不只是宣传,更多的是体验。二是传播渠道的力量,从主流到主导。传统媒体的主流作用主要靠灌输和记忆,而新媒体和互联网的主导作用主要靠参与。

关于城市品牌价值

城市品牌就是城市战略。

城市品牌是城市软实力、影响力、传播力的统一体。软实力决定影响力,影响力源于传播力。怎么传播比传播什么更重要。打通两个舆论场,全媒体整合传播最有效。

一个领导着世界信息革命的国家注定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有力量。在信息社会里能够掌握信息渠道的国家往往能够比其他国家有着更大的话语权,并且由信息带来的软实力正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谁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传播媒介系统,谁就拥有影响世界最有力的“武器”。

(2012年10月13日在中国4A金印奖杭州沙龙上的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