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48868600000024

第24章 社会大舆情(3)

点评:李全顺把全村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无微不至、毫不吝啬,对待自己却近似苛刻,穿戴方面他从不讲究,一条红领带,一用就是十几年。他念念不忘乡亲们的帮衬,更时刻关心着乡亲的冷暖、安乐。在他看来,无论现代传媒多么发达,都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这种纯真的感情交流和融合;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都不能忽视道德关怀、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自己的手牵着乡亲们的手,与人为善,关注民生,这是一个当代“村官”最核心的价值追求!

〔典型城市〕新乡:群星灿烂,带富一方

2012年开春,一部反映河南基层农村干部数十年如一日资助贫困学生、照顾孤寡老人的电影《爱民村官》在全国上映后,好评如潮。电影的主角是新乡市卫滨区平原乡西高村的党支部书记李全顺。在新乡,像李全顺这样的先进人物,县乡两级有1000多个,市级100多个,省级国家级17个,而全市45%以上的农村党员、60%以上的农村党支部书记达到“双强”标准,1万多名“双强”党员、致富能人进入了村级两委班子,全市58291名党员干部共帮带增收致富对象142813户。

据组织部门统计,新乡10多个国家级先进典型中,有3人中央曾号召向其学习;有2人被评为全国“双百”人物;有4个基层党组织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有3人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有5人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群星灿烂’已经成为新乡独有的宝贵财富和资源。”2012年8月10日,光明日报社、全国党建研究会和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共同举办了新乡市先进群体现象研讨会。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虞云耀,全国党建研究会顾问、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李慎明等共30多名专家学者就新乡先进群体现象产生的文化因素、环境土壤和时代背景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浙江:草根构筑道德高地

从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高速交警吴连表到最美教师陈斌强,最美女孩叶霄雯,在浙江,近年来出现了一批影响全国、感动全社会的“最美人物”。2012年6月,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慰问吴斌家属时曾指出,浙江相继出现了吴菊萍、吴斌这样让全体中国人为之叫好的道德楷模,不是偶然的。对此,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指出,浙江省人均GDP已经超过9000美元。在物质生活的改善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们追求幸福的焦点更多地转向更高的精神层面。

近几年浙江也一直在倡导核心价值观,社会加大了对真善美的褒奖与彰显。对平凡人的善迹,更是大力度地表彰。这对全民的道德起到了引领作用。

〔典型人物〕“最美爸爸”黄小荣

事件回放:2012年8月29日中午,黄小荣为争分夺秒急救落水小女孩璇璇,果断地跃下5米多高的堤坝,导致右脚跟粉碎性骨折,他忍着剧痛爬行10多米,最终将孩子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

点评:“再晚一分钟可能就来不及了,孩子的一条命和我的一条腿,你说哪个重要?”一句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性之美。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他不顾自己的安危跳下5米高的堤坝,瞬间的决定为社会注入了爱的暖流。

〔典型城市〕杭州:绽放“最美现象”打造“道德高地”

杭州是浙江构筑道德高地的典型地区,从2011年的“最美妈妈”吴菊萍、2012年的“最美司机”吴斌,再到刚刚牺牲的“最美消防员”尹进良,杭州的美丽又呈现出了另一种形式——道德之美。一个个感人的善行义举,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迸发出道德的力量,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广东:从“文明之城”到“好人之城”

近年来,广东省出现了不少令人感动、敬佩的好人好事:托举哥、夺刀哥、赤脚哥、最美女孩……这些“道德模范”“广东好人”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树立了良好典范。同时,广东2013年开始实施《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最高一次性奖励可达100万元,这一条例的实施,给很多“好人”今后生活提供了更好保障,有利于弘扬正义,为社会正能量的输送创造良好环境。

〔典型人物〕“托举哥”周冲

事件回放:2012年6月3日,广州市天河区一名3岁女童不慎卡在阳台的防盗窗上,正在广州求职的湖北小伙子周冲见状,徒手爬上3楼,单手托举女童10多分钟,一直到女童被安全救下。事后,周冲救人的事迹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并引发热议,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托举哥”。

随后,天河区、广州市、广东省分别授予周冲见义勇为称号。湖北孝感市也授予周冲“孝感市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点评:都市街头是现实生活的万花筒,又似人生的随机“考场”。

老人倒地,是上前搀扶,还是装没看见绕开走?路遇不平,是出手喝止主持正义公道,还是做事不关己的看客?也许,正是复杂而无常的现实,让不少人心冷了,热情没了,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托举哥”的出现,不啻为炎夏中的一股清新之气,他们不仅感动了当事人,也深深打动了公众的心。我们曾感叹陌生人社会,人心冷漠,比邻而居多年不相识;我们也曾抱怨道德失范的现实,世道险恶,救助倒地老人反被讹。但是,“好心路人”再次向社会昭示,不管时序如何更替,社会价值诉求如何嬗变,人性的良善不会泯灭,爱和责任是这个社会永远不变的道德底盘。

〔典型城市〕惠州:从“文明城市”到“好人之城”

近年来,惠州市积极推动好人之城建设,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开展了“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感动惠州”人物评选等道德实践活动,形成了一系列宣传好人、评选推荐好人、关爱好人的工作机制,在全社会营造了学习道德模范、争做身边好人的浓厚氛围。

惠州也已连续两届以全国地级市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评“全国文明城市”。2012年3月“学雷锋月”之际,惠州提出用5年时间打造成为“好人之城”,使惠州处处有好人,形成褒扬好人、学习好人的城市风气。

从“文明城市”到“好人之城”,惠州精神文明建设有了一个更高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市已涌现出古槐基、李惠云、李燕书、张宋、陈元娣、赵喜昌等1000多位各类道德典型,成为惠州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2年5月25日至7月25日,中央电视台12频道《道德观察》栏目先后向全国播放了4档有关惠州好人的专题报道:5月25日,《惠州有个“水上漂”》报道了义务打捞上百名溺水者的赵喜昌;6月11日,《车祸发生之后》讲述惠州众多市民合力抬车救人;7月4日,《雨夜烛光》歌颂“好保安”李燕书;《一个和九个》描写博罗园洲七旬老人梁美婵26年把9个弃婴抚养成人的故事。这期间,新华社在7月23日还以《广东惠州打造“好人之城”提升全民道德水平》为题推出惠州市打造“好人之城”的经验报道,广东省内的媒体也是高密度、立体化报道惠州好人,好人群体成为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一大亮点。2012年8月2日,南方日报刊发了《惠州将建设“好人之城”用亲善典范造就居民幸福感》的长篇通讯。

北京:每个人都是一张“文明名片”

厉莉,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的一名普通法官,三年内两度捐赠脊髓,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精神伟力,感动全国。在首都北京,7位全国道德模范,1464位市区道德模范,12253位身边好人、孝星、公益之星、慈善之星,如繁星闪耀。“今天的你,明天的我”,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可亲、可敬、可信、可学,道德模范感召每一位市民见贤思齐,进取向上。从当年的时传祥、张秉贵,到今天的李素丽、宋鱼水,人们从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中,感受首都各行各业的道德标杆……把个人道德追求上升为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和行业准则,给城市带来全新的精神风貌。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170万志愿者累计提供服务2亿小时,给世界留下了美丽而深刻的印象。奥运后,志愿服务在首都蔚然成风,全市注册志愿服务者总数增加到200多万人。

〔典型人物〕“7·21”暴雨中救出170人的刘刚

事件回放:2012年7月21日,京城遭遇特大暴雨,当天晚上7时许,京港澳高速出京方向17.5公里处,南岗洼铁道桥下积水已经齐腰深。房山区城关镇的刘刚驾车途经此处时,不慎涉水导致车辆熄火。这名25岁的小伙子不但在暴雨中成功自救,还组织人力将水中被困的170名乘客解救出来,此后,他又志愿留在现场,配合各有关部门进行救援工作,在高速公路上一干就是5天。

点评:危急关头,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自身和家人的安危。然而,身陷暴雨围困的刘刚简单处理了自己的险情后,立刻想到他人的安危。

一个思想纯洁的人,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一个坚定的目标和排除万难的勇气,他就能够带动一群人,形成一股共同战胜灾难的强大力量。

山东:“临沂好人”展现大美

齐鲁大地上,自古就有扶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进入新时期,山东精神在传承、发扬,山东好人不断涌现。自2007年年底起,山东在全省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的“四德工程”建设。

2012年,山东省提出加快“美德山东”建设,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典型人物〕“最美中学生”龚钰犇

事件回放:2012年11月3日清晨,龚钰犇乘坐同学褚浩的电动车去上学,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在离学校大门二三百米远的地方,一辆“三无”大货车突然径直向他们冲来,就在即将撞上龚钰犇和褚浩的一刹那,龚钰犇下意识地使尽全身力气,一把推开褚浩,而自己的双腿被无情的车轮碾压而过,致使右腿高位截肢。因此,她被网友成为“最美中学生”。

点评:社会学家韦伯将社会行为分为四个类型,即以个人目的为趋向的工具理性,以公共价值为趋向的价值理性,遵从风俗、习惯的传统行为,受情感影响的情绪化行为。伴随着工具理性的大行其道,饱含价值理性的传统道德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然而,在一些人道德焦虑的今天,每一个“最美”标签的背后,都闪烁着价值理性的光芒,在带给我们感动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前行的动力。龚钰犇平时乐于助人、热心公益,看似平凡,却以勇敢一推,再次续写了“最美”标签的道德传奇。

〔典型城市〕临沂:让大美临沂更美

2012年7月17日,人民网刊发了《“临沂好人”让大美临沂更美》的评论文章,文章谈到从“临沂好人”的群像看见一个城市的“内在”表情。

七位义务接送学生的“五老志愿者”,7年来在福利院做志愿者的普通交警汪昭华,6年收留4名智障者的姜玉真、王秀兰老人,捐资助学舍利取义的林凡连,捡拾100万元巨款的顾雷雷,跳下冰窟窿救人的好少年李斌……这组临沂好人的群像,一笔笔勾画出一个城市在创造物质富裕的同时,努力追求精神富有的丰满形象。截至2012年7月,临沂市推选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3名、省级道德模范20名、市级道德模范120名、大义临沂人10名,“中国好人榜”上榜人数已达53人,上榜人数全国领先。特别是在2012年6月的“中国好人榜”评选中,临沂市24人上榜,居全国城市之首。

湖北:“道德群星”现象引人注目

近年来,从放弃高考备考捐髓救人的“最美中学生”张文驰,到休学侍母、孝义感天的“90后”大学生程威;从在异乡厦门街头勇追劫匪中弹受伤的王兵,到勇救两名落水同学而卷入漩涡的少年周浩然,湖北的好人现象不断涌现。2012年3月,在湖北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座谈会上,省委宣传部长尹汉宁提出,大爱、大善、大勇是湖北的历史传统和地域风尚,也是该省的道德优势、道德资源和道德力量。近年来,湖北涌现了一批家喻户晓的英模人物,道德模范数量也居全国前列,他们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湖北的道德资源,展开学雷锋活动。

〔典型人物〕“休学侍母”的“90后”程威

事件回放:程威是谷城县盛康镇人。5岁时父亲遭遇矿难离开人世。

2010年10月,母亲王小红又查出患上子宫癌。面对生活的艰辛,程威没有轻言放弃,他不仅在2011年考入湖北文理学院,而且积极面对困难,在食堂、建筑工地、餐馆勤工俭学。在医生告诉程威他母亲的病治疗已经难起作用,建议他让母亲出院,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后,程威决定暂停学业,带母亲回到老家。2012年11月1日,程威的母亲在儿子陪伴下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李长春、刘云山均对程威的爱心孝心事迹做出过重要批示,高度肯定程威同学孝心爱心感天,要求中央媒体为“爱”的传递鼓与呼,并动员社会予以帮助。程威也因此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孝老敬亲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