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设想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即北打新保安,南打塘沽,最后夺取北平。这个战略部署最初进展顺利,解放新保安,随后解放张家口,北面战场捷报频传,然而,南面战场却迟迟没有动静。南面之所以没有动静,是因为在先打塘沽还是先打天津上,毛泽东与林彪等意见不一致。
按毛泽东的设想,西线的新保安,东线的塘沽,是天津战役棋盘上关键的两个点。塘沽,位于渤海湾,距天津约45公里,是华北地区的重要港口,也是平津国民党军出海的唯一通道。毛泽东告诉林彪:“只要塘沽(最重要)、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只要两地打下,傅作义陆路海路都被封住,傅作义便插翅难飞。
新保安拿下后,塘沽作战便提上日程。早在12月8日,毛泽东即给林彪明示东野入关后的三步曲是:隔断天津,包围唐山,歼击芦、塘之敌。现在前两项目的达到,就等着打塘沽了。后来毛泽东又几次指示打芦、塘。毛泽东认为:“以主力歼灭芦台、塘沽之敌,控制海口于我手中,则全局胜算在望。”林、罗、刘按毛泽东的这一计划,于21日表示,决定“先攻塘沽,后攻天津”。并决定以七纵4个师,二、九纵各3个师共10个师的兵力,由七纵司令员邓华、政治委员吴富善统一指挥夺取塘沽,为使准备充分起见,攻击时间定在27日以后。
对林、罗、刘的这一部署,毛泽东表示同意。21日24时,毛泽东回电说:“攻击塘沽的迟早,以我军由大沽或塘沽附近是否可以炮击塘沽海港和完全封锁塘沽来作决定。如果不能完全封锁,该地敌人仍有由海上跑掉的危险(据外国通讯社报道,国民党有一批军舰停在塘沽附近),则我军应不惜疲劳,争取于尽可能迅速的时间内歼灭塘沽敌人。如果塘沽海港能由炮火完全封锁,敌人无法逃跑,则可从容部署攻击,不必性急,大体于本月底或下月上旬夺取塘沽即可。”
正当东北野战军准备攻击塘沽的时候,出现了新的情况。华北军区参谋长赵尔陆向林、罗、刘报告,平津之敌有突围的征候,塘沽前线部队也反映,塘沽北靠渤海,三面河流,盐田很多,周围地形复杂,不便大部队运动和展开,既不能从侧后切断敌人退路,又不便从正面展开兵力,无法对敌实行四面包围,难以迅速夺取塘沽,而守敌侯镜如的指挥所就设在军舰上,随时准备逃跑。他们要求推迟攻击时间。林彪担心的是塘沽之战不能速决,可能引起平津两地之敌乘机突围。从塘沽的地形看,速决的可能性又大。
26日,林彪据此报告中央军委:“平津敌突围象征甚多,塘沽、大沽目前水的阻碍太大,兵力用不上,故对两沽的攻击时间拟予推迟。”在同一天给部队的命令中,要求各部在暂不攻击塘沽、大沽的同时,同准备打击从平津突围之敌,“如敌不突围,则待命攻击:如敌突围,则先打突围之敌。”此时,林彪还只是建议推迟攻击塘沽和准备打平津突围之敌。
对林彪的建议,毛泽东是重视的。他同意林彪关于缓攻塘沽的意见,决定改变原计划,除以十二纵主力位于军粮城监视塘沽敌人外,集中兵力转发向天津,防敌安全突围,当日22时,毛泽东就防止平津之敌南逃作出部署:“(1)既然平津敌突围象征甚多,目前攻击两沽亦有困难,自应推迟攻击两沽时间,并请考虑将迫近两沽之我军向后撤退,敌人见我不去攻击就一定会逃跑。若干天后海边封冻,再考虑是否攻击。该敌只有五个师,即使从海上跑掉也不要紧。(2)平津两敌则应严防突围逃跑,四纵到后请考虑兵务是否足够,如不足够则应调杨成武部甚至杨得志部参加平津作战。你应考虑平津敌同时突围,我军同时歼灭两敌于突围之际的整个部署。(3)如果平津两敌确有突围征候,即应断然放弃对两沽之攻击计划,将对两沽主力移至平津之间,只以一部隔断津塘、津太沽联系,改变目前不分兵力的形势(这是从平津敌不会农村围这点出发而作的部署)。”“平津敌可能乘我兵力分散,于数日内即突围,请你迅即作出对付敌人突围整个计划电告。”这一部署的重心是将打两沽改为打平津突围之敌,将防敌从海上逃跑转为防敌从陆上南逃。但这时尚未确定先攻天津。根据毛泽东将重点放在打平津突围之敌的部署,林彪和刘亚楼(此时罗荣桓到西柏坡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开始调动部队转围天津,但仍留下一部监视塘沽之敌,如平津之敌不突围,则待海口结冰后攻击塘沽。这时的战役部署还是准备攻击塘沽的。
26日,林彪派刘亚楼到塘沽地区,会同前线指挥员,再次对塘沽周围地形进行调查。调查后刘亚楼向林彪汇报:“塘沽地形,北宁路与海河之间使于接近,但突破前沿后均系独立地物及建筑物,其坚固程度虽不大,但连续扩张较困难。”其他方向均为一片平坦的盐田,无一村庄,无法通行,炮火亦无法封锁海口。刘亚楼估计,“攻占塘沽有把握,全歼则很不容易,最大可能是歼一部,大部逃窜,结果得失不合算。”
根据平津地区敌军动向和塘沽不利攻击的地形条件,林彪果断决策:放弃攻击塘沽、大沽计划,集中兵力夺取天津。
29日11时,林、刘致电中央军委:根据在塘沽附近各部队对地形的侦察报告,均说该地地形不利作战,除西面外其他皆为开阔之盐田,且水沟甚多,冬季亦无结冰把握,且敌有主阵地在新港,靠近海边码头,我军无法断其退路。该处停有兵舰,敌随时可逃入军舰退走,故两沽战斗甚难达到歼敌目的。亦必拖延平、津作战时间。“我们意见目前我军一面准备防平津敌突围,但由于我目前未攻两沽,敌多半不敢突围。
在此情况下,我军拟以五个纵队的兵力包围天津,进行攻天津准备。在我未攻击前,如敌突围则先打突围之敌。如我准备成熟时,敌尚未突围,则发动总攻歼灭天津之敌。”
当天“亥时”(24时),毛泽东复电赞同林、刘建议:“放弃攻击两沽计划,集中五个纵队准备夺取天津是完全正确的。”
考虑到东北野战军攻击天津时,北平、塘沽两地之敌可能同时动作,林彪提议华北杨罗耿和杨李李两个兵团暂不西进解放绥远,全部东调参加平津会战。毛泽东对林彪这一部署极为赞赏,要林彪即以命令规定两兵团行动。华北两兵团由西进改为东进,使得绥远的一部分国民党军得以暂时保存,客观上保存了后来“绥远方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