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音乐的历史
48812600000047

第47章 "指环王"瓦格纳(1)

1937,第三帝国成立了,而人们非要把五十四年前去世的理查 德·瓦格纳和它联系在一起。确实,这位一个世纪前的音乐家与第三帝 国的成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现在的德国把欧洲大陆到处塞满了火 药,战争一触即发。

人们已经认定,瓦格纳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凡尔赛和约的 签订都负有推脱不掉的责任。当然,老克里孟梭[1]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 任,还有所有参加巴黎和会的协约国的其他代表,所有这些人都要对这 些问题负责,尤其是对处理德国问题给出的那个糟糕透顶的方案负责。 但是酿成这一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要归结到瓦格纳身上,因为他给 德国留下了他的精神。

瓦格纳精神对第三帝国的影响极深,简直成为民族的象征精神,虽 然他本人并非纯种的"雅利安人"。但也许正是因为他有犹太人的血 统,所以才会被德国人格外追崇。

瓦格纳是一名混血儿,他非常憎恨自己的犹太血统,因此他的性格 异常乖戾粗暴,同时还喜欢争强好胜。这个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很特别, 他认为粗暴可以解决一切。他也非常执着,不畏艰险,只要认准了目[1] 法国激进党政府总理。

标,就会奋不顾身地前往。正是因为这样,只要有人比他优秀,他就会 痛恨此人,甚至产生报复心理。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他才华横溢,他不仅在音乐方面是个天才,在 文学方面也毫不逊色。不过,他的文风非常犀利,多在诋毁和攻击他人 时使用,甚至有些文字让人不堪入目。但是德国人喜欢他,认为他是真 正的英雄,敢作敢为。造物弄人,偏偏让这样的性格和才华集于一个人 身上,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他在音乐方面有如此高的造诣。

我自知我从瓦格纳的音乐中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虽然上面的叙述 好像略显不妥,但既然要尊重历史,就不必在意这些。况且,瓦格纳已 经随着历史远去了,那些他诋毁过的人,被他骂得狗血喷头的人,被他 欺骗过的人,甚至遭受他迫害的人,也都早已埋进了坟墓。历史就是历 史,诸多不愉快都烟消云散了。我们不可否认他给我们留下了优美的音 乐,虽然这些音乐可能会被蒙上历史的尘埃,但尘埃不能掩盖它的光 彩。音乐是不分年代的。他的音乐今天听起来,仍然优美和动人,就像 是刚刚创作出来的一样。因此,我们不要因为他的人而抛弃他的音乐。 好比一朵玫瑰花,不管它生在哪里,它的美丽和香味是不会改变的。莎 士比亚说过,不管把玫瑰改成什么名字,香味永远幽香。好了,不要多 加责怪了,让理查德·瓦格纳的灵魂也能得到安息吧!

谁敢说自己不曾犯错呢?如果非要给瓦格纳定罪,那么曲解他非 凡才能的庸人们难道就是对的吗?对于他表现出来的非凡才华,他们 难以理解,于是由嫉妒而生恨,不断地毁谤他,取笑他。如果非要这 样做,什么罪名都可能给他安上!他去世多年之后,那些诋毁和谩骂 声仍然不断。

不过,瓦格纳本人是一个极度自信的人,甚至有时还很自负,打击 和失意接连不断出现的日子里,他仍然能坚持不懈地战斗。如果不是他 的自负,估计那些冷嘲热讽和打击早就将他击垮了。他的狂暴不驯和冷 酷自负,就好比生活在丛林的大象身上的那层厚皮,为了抵挡周围不计 其数的毒蛇猛兽的攻击,他必须这样。正是靠这层厚皮,他活下来了。

要弄懂瓦格纳,我们必须 得谈谈他生存的环境,因为环 境造人。

瓦格纳生于1813年5月22 日,故乡是莱比锡。瓦格纳的 父 亲是 犹 太 人 ,但 具 体 做什 么,不是很清楚,可能是法庭 职员、演员、画家或剧作家。 不过,他干什么,关系不是很 大,只要他努力培养瓦格纳艺 术才能就行了。这位父亲很希 望儿子能成名,最好能成为第 二个莎士比亚。不过,他又从 未想过要教儿子有关交响乐或奏鸣曲等的知识,只是按传统的日耳曼戏剧形式向儿子教授了一些悲 剧的设计知识。

瓦格纳艺术天分极高,很快,莎士比亚、歌德、但丁的作品都被 他读完了,同时,他对希腊神话也非常痴迷,从中吸收了很多东西。 德国家庭一般都会教孩子学习钢琴,当地传言弹钢琴可以开发智力, 所以瓦格纳也学习了一些钢琴知识,不过他的兴趣不大,他父亲对此 也很赞同。毕竟十四岁那年,瓦格纳就写出了一部爱情悲剧,其中充 满暴力、幽灵和巫术的东西,这让他父亲欣喜若狂。

瓦格纳最终还是让他父亲失望了,因为他没有成为一名文学家, 而成了一名音乐家。孩提时的瓦格纳逐渐显示出非凡的音乐能力,虽 然钢琴不能引起他的兴趣,但通过练钢琴,他在一些作曲方面的知识 有所增加。在此期间,他还背了不少的曲子。在学习完一些管风琴课 程后,他便有了一套自己的音乐理论。他认为,音乐比其他东西更富 挑战性,更刺激。

瓦格纳对音乐更加痴迷了,他发誓一定要当那个时代的贝多芬。着 迷总能产生自学的动力,因此,当他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哲学的同时选 修了音乐理论。

十九岁那年,急不可待的瓦格纳开始创作了。他创作的第一首交响 曲叫《C大调交响曲》,这首曲子没有获得成功,这极大地挫伤了瓦格 纳的自尊心,他决心再也不创作音乐了。接着,他开始创作歌剧。他的 第一部歌剧是《仙女》,虽然仍不怎么成功,但这一次他坚持了下来, 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坚信一定会成功。

瓦格纳极度自信,很少承认自己有门有派。不过,他也会经常去拜 访一些音乐界的名人,还会去看一些演出。当他第一次看冯·韦伯的歌 剧时,非常赞赏,并认为第一个向世界阐释歌剧的人就是韦伯。其实, 他已经承认韦伯是他的老师了。此时的瓦格纳已经结婚,为了养家糊 口,他被迫到马格登堡当了一名指挥。

1837年,瓦格纳成了里加剧院的院长,但这绝不是他的理想,他要 离开这个小地方,到巴黎去寻找梦想。到巴黎的旅途并不顺利,而且原 因也有些授人以柄。因为当时他受到了梅亚贝尔[1]的邀请,但同时也是 为了逃避几个债主的逼债,而且在从里加到巴黎的路上,晕船使瓦格纳 狼狈不堪。不过,天才的他在这种痛苦的情形下,依然创作出了《漂泊 的荷兰人》。

瓦格纳在巴黎受到了人们热烈的欢迎和真诚的款待。然而,他桀骜 不驯的性格很快就把这一切葬送了,他与周围的人水火不容,即使他的 非凡才华也没有办法改变他孤独的命运。不过,瓦格纳认为这样很好, 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创造佳作,他还认为这让他精神很快乐,是锦衣玉食 的生活不能给予他的。确实,饥寒交迫的生活能让他才思汹涌,他的第[1] 全名:贾科莫o梅亚贝尔,德国作曲家,生于1791,卒于1864年。

一部五幕歌剧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的。这种食不果腹的日子长达五 年之久。他的妻子威廉敏·普兰娜对此非常痛心,虽然她深爱着瓦格 纳,瓦格纳也深爱着她,但多少个结婚纪念日过去了,丈夫从没有送给 她一件礼物。

1842年,瓦格纳开始担任德累斯顿皇家歌剧院指挥,这是一般人 想都不敢想的职位。他把《漂泊的荷兰人》搬上歌剧院的舞台,一举 成功。

从此,他的命运发生改变,后又担任了宫廷剧场的副指挥,这个职 位为他才华的发挥产生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这段时期,他首先创作了一 部歌剧《汤豪舍》,这是根据中世纪游吟诗人汤豪舍的故事改编的。不 过,歌剧的内容过于新奇,那时,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普遍认为它 会把青年一代引向不良的方向,所以没有得到演出的机会。随后,他又 创作了一部作品,叫《罗安格林》,故事原型是保护圣杯的骑士罗安格 林,但这部作品仍与当时的主流相悖,这一次他没有那么幸运,不但演 出机会被剥夺,还丢掉了副指挥的职务。

法国二月革命爆发后,因为瓦格纳的复杂政治倾向,被牵连了进 去,为此他只得仓皇逃走。就这样,他在逃亡中过了十多年。他先是逃 回德国,又逃亡苏黎世,成为靠领政府救济的难民。这种救济生活好 像很适合瓦格纳,因为他的很多伟大的歌剧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比 如《尼伯龙根的指环》就是其中之一。直到1854年,这部伟大的作品 的第一部序幕完成,之后,这部歌剧变成了乐剧,估计又花了二十六 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