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高速智能的计算机
48745200000012

第12章 实际操作——计算机的应用与维修(3)

另外,在使用中我们一般称Power point为“PPT”,其实这是根据它的格式来称呼它的。它是一种文件,也是一种演示稿,其中的每一页被称为“幻灯片”,每张幻灯片之间既是独立的又是可以连接的。并且,在新创建一个演示文稿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模板,这些模板能够增加版面的美观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所要演示的内容来进行选择。

在Power point中,有很多的效果可以添加在演示稿中,这样不仅能增加翻页的速度,而且也能避免观看者的眼睛疲劳。我们还能在Power point中设置动画的效果,能够使要演示的画面更加丰富。不过,要想做到这样是需要细心学习的,一个好的演示文稿是要花很大的心思才能做好的。首先我们要选择与演示内容相关的PPT 模板,还要对它的内容进行编辑,比如加一些图片、视频短片、图像以及音乐等。同时也可以在上面加一些小链接,通过一个按钮就能跳到下一页面或者别的网站上去,使它能够更加生动有趣。

目前的PPT在生活中非常实用,是很多场合必备的软件之一。

它不仅能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方便,而且还能够让人们更容易理解一些生硬的东西。

以上是计算机办公软件中的3种常用软件,它们的存在使人们脱离了传统中只能靠手工来工作的落后局面,为人们的工作带来了更便捷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这也是我们称它们为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细致入微——计算机的维修与保护

计算机和人一样,使用的时间长了也会“生病”,那么,当计算机“生病”的时候我们怎样给它“治病”呢?在它没有“生病”的时候我们又该怎样去保护它、使它有效预防“疾病”呢?

在维修计算机之前必须真正地去了解我们的计算机,知道关于它的一些防护信息,比如它的哪些部位是不能随便乱动的,哪些部位是需要防护的,等等。计算机看上去笨头笨脑的,一副很憨厚的样子,其实它是最需要保护的,与其他的电子产品相比,它是比较脆弱的。那么,在对计算机进行维修之前,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1.有效排查——计算机维修注意事项

(1)先调查后动手

这指的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计算机,当它出现故障的时候要先对它进行全面检查,弄清楚故障发生的原因,把出现故障前和出现故障后的情况进行一下比较,熟悉计算机正常运行和非正常运行时的区别。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效地解决问题。另外,在平时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也要注意熟悉计算机的各个部件的使用情况,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配置以及已使用的年限等。争取在出故障的时候能够有目的地进行维修,不要等到计算机出现问题后才着急解决,要做到未雨绸缪。

(2)查看先外后内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计算机的主机或者显示器不亮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要先对机箱以及显示器的外部进行检查,特别是机外的一些开关、旋钮是否正常,外部的引线、插座有没有出现故障等。因为这些都有可能引起主机或者显示器不工作的现象出现,因此,不要认为这是不重要的检查。如果检查完这些部件后,确定不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再对机箱内部进行检查。

(3)先机械后电气

生活中我们常常也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例如计算机的光驱不能正常使用了,或者与计算机相连接的打印机等设备出现不工作的情况等,这个时候我们先要从这些部件的机械部分去检查,看看是不是机械原因引起的不工作。如果不是机械原因,就再检查是不是由电气故障引起的。例如,当计算机的光驱不能对磁盘进行读写了,我们要先看一下是不是磁盘的问题,或者光头的问题引起的,如果不是这些原因引起的,那就要对它进行电气维修了。

(4)先软件后硬件

对电脑进行维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因为软件是可以修复的,而一旦维修错误导致了硬件的损伤就必须重新换硬件,否则就不能使计算机再正常工作了。例如我们最熟悉的Windows软件,当它的文件被损坏或丢失时,就会造成计算机死机的局面,因为系统的启动是一步一步来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如果有一步错了,计算机就不能正常启动,并且计算机运行到那一步的时候,就会一动不动地停在那里,因此我们就能根据这种情况来判断计算机的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

而计算机的硬件就不同了,例如硬件中常见的插件接口接触不良问题、硬件设备的设置问题、驱动程序是否完善的问题等,也会造成计算机死机的局面。但是,它的检修就比较复杂,因为要对这些有可能引起死机的硬件问题进行一一排查,而软件只需要在启动的时候进行细心的观察就行了。因此要先对软件进行检查,如果是软件的问题就不用再一步步地去检查硬件了。

(5)先清洁后检修

虽然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整天把它们放置在那里,有的时候还是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看上去它们一点也不怕脏。其实不是这样的,计算机是需要对它经常进行清洁的,特别是在维修之前。

当我们需要对计算机的机箱内部进行检查时,要先对机箱内进行清洁,特别是散热的部位,因为很多时候计算机的故障,都是由于计算机内部积存太多的灰尘所致,所以,打开机箱对各元件、引线、走线以及其他各部件之间的尘土、污物或者其他的脏物进行清除,然后再运行计算机。如果能够正常工作就不用再对其他的部件检修了,如果依然不能正常运行,就再检修其他部件。

(6)先电源后机器

电源是计算机以及各配件的心脏,如果电源不能正常工作,那么就不能保证其他部件能够正常运行,我们也就没有办法对计算机进行维修。如果计算机出现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首先要对电源进行检查,很多时候都是由于电源的原因引起的计算机故障。在排除不是电源引起的情况下,再对计算机以及各部件进行检查。这样就能更有效率地进行维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先整体后局部

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医生会先从整体上观察他的脸色、体态等,这叫做整体查看。在计算机上也一样,当计算机出现故障的时候,要先从整体上思考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排除常出现的一些症状,再去检查不经常出现的情况,这样就能逐步缩小检查范围,做到由点到面,减少排查的时间。

(8)先外围后中心

有的时候,在检修计算机某些部件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急于知道能不能继续使用。其实,很多时候某个部件不工作或许并不是这个部件本身坏了,而是部件周围的线路出现了问题,因此要先对外围部分进行检查,再决定要不要重新更换元器件。这样能够避免因误换元器件带来的不必要麻烦,因为有的元器件不是原装的,可能会和计算机有一定的不兼容性,造成使用周期的缩短等。

以上几点是在维修计算机时所需要注意的,另外还要注意,在维修计算机的时候最好不要带电操作,要注意防静电,远离电磁设备,保持环境的清洁,对于拆卸的电脑零件分类摆放以及在维修的过程中要细心。

2.小心呵护,延长寿命——计算机的保护

生活中,一旦计算机出现了故障,多少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在平时用计算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做好计算机的保护工作。那么,要如何进行保护呢?

(1)保持清洁

计算机是一种很爱干净的机器,因此在平时的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计算机摆放的环境。如果计算机运行的环境不良,就应该换到干净的环境中去。如果环境中的灰尘太多就不能长期敞开机箱,并且在不使用的时候要想办法防止灰尘进入到计算机内部去。这样不仅能减少计算机出现故障的概率,而且还能延长计算机使用的寿命。

(2)定期杀毒

我们很早就听说过“黑客”这个词吧?为什么会叫它“黑客”呢?

因为它是一种计算机病毒,能够摧毁计算机内部的文件,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对计算机造成致命的伤害,因此要对计算机进行定期的杀毒,并且还要注意对杀毒软件的病毒库进行更新。这样在杀毒软件的保护下,病毒就不会经常来找计算机的麻烦。另外,一般在杀毒软件中都有实时监控、防火墙等。它们能够起到对计算机的实时监控,一般发现病毒就会把它们隔离起来。还有一点要注意,在使用一些U盘、光盘的时候要先查杀病毒再使用。

(3)不随意删改

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中,有许多文件和设置都是不能随便删除和修改的,如果不小心删除或者修改了,很容易导致系统瘫痪或者计算机无法正常工作。在需要清除电脑中的垃圾文件时,最好使用专门的清除垃圾文件的工具,这样既能把不需要的文件删除了,又不会对那些重要的文件造成伤害。

(4)定期重装系统

无论人还是机器,都要进行新陈代谢,如果一个人只吃饭不排泄或者只排泄不吃饭,过不了几天身体肯定是要出问题的。计算机也一样,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使用计算机,并且还不断地往它内部输入东西,它过不了多长时间也就不能正常工作了。计算机的新陈代谢就是对它的系统软件进行重新组装,因为,计算机在运行一定的时间后会产生一些垃圾,许多没用的文件会留在系统中,积攒得多了就会阻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占用存储空间。另外,硬盘在进行多次的读写之后会产生许多无法使用的“碎片”存储区,严重降低内存的命中率,从而导致存取效率急剧下降。因此,一定要定期对计算机的系统进行重新整理,可以使用系统自带的工具,也可以使用专门的清理工具软件,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Windows优化大师等。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软件,有一些重装系统软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能完成了。

(5)降低计算机的能耗

计算机有时候需要使用一些配件,如果这些配件的质量有问题,就会很容易对计算机造成危害,从而缩短它的使用寿命。例如,在使用一些光盘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版的、质量好的光盘,这样不会对光驱造成太大的伤害;如果使用一些质量差的光盘,会使光驱不停地读盘,致使光头寿命大大缩短,有时候甚至还会对光驱造成一定的危害。

3.找出故障,有的放矢——计算机维修的基本方法

计算机维修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最小系统法、逐步添加或排除法、隔离法、替换法以及比较法等。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对计算机的整体进行观察,它是一种贯穿计算机整个修理过程的主要方法,观察不仅要仔细、认真,而且还要全面。

主要从周围环境、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以及用户操作的习惯、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2)最小系统法

顾名思义,最小系统是指从维修判断的角度上看,能使电脑开机或运行的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它主要有硬件最小系统和软件最小系统两种形式。主要是先判断硬件、软件系统能否正常工作,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就是硬件、软件系统的问题。

(3)逐步添加或排除法

这是在最小系统上延伸而来的一种维修计算机的方法。逐步添加是每次只向系统添加一个部件或设备、软件,用来检查和确定故障发生的部位。逐步排除法是与添加法相反的一种方法,它们两者的结合,在计算机的维修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4)隔离法

这是一种将有可能妨碍故障判断的计算机硬件或软件屏蔽起来的一种方法。这样能够在检查计算机的时候,保护硬件和软件不受伤害。

(5)替换法

在不确定计算机的某些部件是否正常的情况下,用好的部件去替换有疑问的部件,从而证实有疑问的部件是否是正常的。这是一种比较安全的维修方法。

(6)比较法

这是与替换法比较相似的一种维修方法,也是用好的部件与有疑问的部件,在外观、配置、运行等方面进行比较。有时候也会用于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比较,从而判断有故障的计算机在环境设置、硬件配置以及其他方面与正常的计算机有什么不同,以便能够找出故障所在。

目前,市场有很多专门讲授计算机维修的专业书籍,对于刚接触计算机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助手,因为它不仅能够教你去如何正常使用计算机、保护电脑,还会给你一些维修电脑的实际案例。总之,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一定要做到正确使用电脑,只有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才能让计算机为我们更好地服务,才能享受更多计算机带给我们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