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高大巍峨的山
48735300000005

第5章 大地骄子——山之欣赏篇(4)

7.世界第八大奇观——佐治亚石山

如果说拉什莫尔山以总统群体雕像闻名于世的话,那么佐治亚石山是以“南部同盟纪念雕像”名闻遐迩。佐治亚石山海拔约520米,高出周围地面约250米,占地面积为237公顷,坐落在美国东南部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市郊。整座石山是由一块完整的巨石经过长期风吹日晒雨淋形成的,被人们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

佐治亚石山巍巍耸立着,山上绿树成荫,怪石嶙峋。最着名的景观当然要数“南部同盟纪念雕像”。整座雕像形象逼真,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南部同盟总统杰斐逊·戴维斯、南方指挥官罗伯特·李和斯·杰克逊和李将军。

整个浮雕面积达一公顷半,能工巧匠运用自己超人的智慧将3位着名历史人物骑马指挥作战的威武形象融入一个别具一格的框架中。

他们不畏严寒酷暑、风吹雨打,一干就是几十年。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甚至连人物的手指、眼眉、纽扣以及一缕发丝都不放过,充分体现了工匠们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整个形象逼真传神,令人叹为观止,被称为“世界上最大最壮观的石雕”。

整个雕刻工程十分浩大,1915年开始设计构思,直到1970年才全部竣工,其间停工长达55年。1958年,州政府成立了“石山纪念委员会”负责监督石雕工程尽快竣工。1964年正式复工后,采用了现代化的雕凿技术,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终于在6年后实现了人们几十年的夙愿。佐治亚石山走过了历史的沧桑,它上面雕刻的“南部同盟纪念雕像”与拉什莫尔山上的总统群体雕像一样写进了美国的历史,只不过是用雕像写成的。

8.火山公园——奥弗涅火山

奥弗涅火山位于法国中部城市克勒蒙菲朗城的西部,这里是由90多个规模不等的火山堆组成的火山群,其中70多座相对集中在火山带中北部的多姆高原上,绵延起伏30多千米,形成了奇伟瑰丽的多姆山脉。

整个奥弗涅火山群散布在一个南北长70千米、东西宽20千米的矩形地带上。群山形态千奇百怪,多姿多彩,有的如一群奔跑的大象,栩栩如生;有的像玉柱擎天,巍然耸立;有的如一把插天利剑,直插苍穹;有的像脉脉含情的少女,秀帕遮颜。这边看,远山连绵起伏,恰似一条飘带飞向天边;那边看,群山纵横,峰峦叠嶂,犹如大海奔腾,浊浪排空。山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碧绿,有的苍翠,有的暗紫;有的寸草不生,有的绿树成荫,有的松林密布;有的雄奇,有的飘逸,有的浑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独特的火山性质,熔岩流景,十分壮丽。现在,奥弗涅火山地区已经被辟为“火山公园”,供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者游览观赏。

奥弗涅火山群的火山锥大多喷发过或者至少在形成过程中喷发过一次,在山顶上到处可以寻找到火山喷发时留下的痕迹。位于山脉中段的新巴利乌火山锥,顶部有一个直径约300米、深95米的圆圆的大坑,四周封闭,好像一只大碗静静地立在那里。

位于山脉中段的孟叶火山,顶部有3个火山口,其中两个如一双大眼睛,另一个像一张大嘴,从高空俯视,好像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十分形象生动。火山喷发过后,往往在火山口内积聚了大量的熔浆和地下水,形成了火山口湖。位于多姆山脉南北两端的巴万湖和达兹那湖就是着名的火山口湖。

多姆山是奥弗涅火山群中规模最大、独具风格的火山锥。它位于克勒蒙菲朗城以西8千米处,宛如一颗灿烂的明珠嵌在火山群中央地带,登上山顶可以观看山区全景。多姆山海拔为500米,顶部有一个平台,平台上建有石墙和石栏。东侧有一个石柱,上面安有望远镜,可尽情地欣赏美丽的群山。如今,沉睡了千年的奥弗涅火山已经成为法国的旅游胜地,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9.智利的自由之火——圣卢西亚山

圣卢西亚山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市中心,虽然它并不如其他名山那样高大雄伟,但是在智利人心目中它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为它与这座城市乃至这个国家的诞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为智利人眼中一座历史纪念丰碑。

圣地亚哥山顶上有一座宽敞的广场,中央有一盏用青铜铸造的被称为“自由之火”的长明灯,它日夜不停地燃烧着,把自由的火光洒向了全国各地。圣卢西亚山的周围是圣地亚哥市区最繁华的地段,人群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从山上望去,能看到不远处的“宪法广场”。广场上耸立着智利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沃普金斯将军的铜雕,基座下面“祖国祭坛”的大理石棺材中安放着将军的遗体。两名全副仪仗的礼兵日夜守护着这位为智利独立解放献出毕生精力的“国父”。

圣卢西亚山是圣地亚哥人休闲散步的好去处。踏上通往圣卢西亚山的台阶,跨过火山口附近那古希腊雅曲式的白色门廊,门廊的两侧雕刻着那古朴苍劲的巨型壁画,一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要走下来跟你攀谈。郁郁葱葱的树林夹杂着点点红叶,透露出一股浓浓的绿意和舒心的惬意。如此美景对于整日忙忙碌碌的智利人来说无疑是消除疲劳、陶冶情操的最好方式。或许这正是圣卢西亚山的魅力所在吧!尽管圣卢西亚山与其他高山峻岭相比逊色,但是它却记载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座城市的历史,因而也就成为人民心目中的圣山,永远铭记在心!

第四节磅礴秀异——名山拓展

1.地球上的一张超级桌子——罗赖马山

罗赖马山就是着名的桌状山,位于委内瑞拉、巴西和圭亚那三国交界处,是在高地形成的亚马逊地区北侧一个大半圆形的平顶山群,海拔2810米。这块台地约有3亿年历史,原为浩大的浅湖和三角洲,因地壳运动而隆起,后因侵蚀变成山和露出地面的岩层。在有些地方,例如在平顶山顶部尚能看到保存在岩石上的水波纹痕迹。

“罗赖马”在当地语中,意为“河流的母亲”。着名的安赫尔瀑布就是从这座山山顶飞泻而下的。平顶山上的动、植物,至少有半数是别处没有的。比如当地有一种原始蟾蜍,长不到25厘米,遍体疙瘩,皮色黝黑,既不会跳跃,又不游泳,只能缓缓爬行。1912年阿瑟·柯南·道尔爵士所着的小说《失去的世界》,就是以罗赖马山为背景的。那里曾是翼手龙及其他史前期怪兽的栖身之地。

2.阿尔卑斯山的代表——马特洪峰

马特洪峰,原意为“平缓的草原”。位于意大利与瑞士边境,在勃朗峰以东,为彭尼内山的主峰,海拔4478米,四面都是峥嵘峭壁,角峰直插蓝天,号称“山中之王”。它是阿尔卑斯山最美丽的山峰,也是瑞士引以为傲的象征。它以其一柱擎天之姿,直指天际,以其特殊的三角锥造型闻名。

它有4条颇具特色的山脊以及赋予它金字塔形状的4个面,成为阿尔卑斯山的代表。每当朝晖夕映,常年积雪的山体折射出金属般的光芒,摄人心魄。北壁垂直高度为1100米,中间夹杂冰雪坡。

由于地势极为陡峭险峻,许多登山家就视马特洪峰为高难度挑战。马特洪峰北坡山坳中的小山村策尔马特也因马特洪峰而成为瑞士最着名的旅游胜地,不论春夏秋冬这里总是游人熙熙攘攘。

策尔马特虽小,但在国际上享有超然的地位。因为紧贴着世界闻名的马特洪峰,策尔马特成为了探访此名山的落脚点。整个城镇最重要的街道只有一条,一出火车站,那条名为班霍夫的大街即是镇上的交通要道。为了维持这里洁净的空气,策尔马特不准燃油的车辆进入,镇内有无污染的电动车巡回,旅客可以呼吸到阿尔卑斯山最清新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