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怎样当好新妈妈
48686700000023

第23章 婴幼儿喂养常识(1)

新手父母必知的育儿常识

最珍贵的食物——初乳

初乳很少怎么办

初乳黄稠量少。初乳分泌在婴儿出生后的前3~5天,因为大约只有20毫升,所以挤不出很多的初乳是正常现象。初乳是婴儿的第一剂天然预防针,除了水分、蛋白质、糖、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有保护婴儿免于受到感染的抗体、活细胞和生长因子,帮助婴儿的肠道成熟。同时初乳也是轻泻剂,能帮助婴儿排出胎便。

喂奶前必须清洁乳头吗

喂奶前清洁乳头的步骤是不必要的,使用肥皂或酒精擦拭乳房,会让皮肤干燥。同时,乳晕周围的腺体会分泌天然的润滑剂,来滋润皮肤,而且其散发出的特殊气味——母亲的体味,能够帮助婴儿辨认母亲,并帮助初生婴儿更快找到乳房的位置。

奶水来之前

刚出生的婴儿,最理想也最珍贵的食物就是初乳。在奶水来之前给婴儿初乳以外的食物,对婴儿而言,可能会增加过敏的机率,也可能因饱涨而不愿意吸奶,甚至造成乳头混淆。对母亲而言,刺激越少,成熟乳可能分泌得越晚,也可能因为婴儿没有适时吸出乳汁,导致乳房肿胀。而且新生儿出生头几天水分需求不高,不用担心水分不足的问题。

育婴的基础知识

1~2个月婴儿的照料

满月前的婴儿常常一昼夜要吃8~10次奶;而快满2个月时,一般每隔3~4小时吃1次,昼夜吃5~6次就行了。出生后1~2个月的婴儿能吃奶粉冲的奶;有的甚至一次能吃150毫升~180毫升。平时,当第一次给的奶吃光了的话,第二次就多冲20毫升~30毫升,要是也能吃光,则下一次喂时就再追加20毫升~30毫升。2个月的婴儿最多也只能给200毫升,另外可以再补充果汁或凉开水。对婴儿的日常照料应注意经常晒晒太阳(每日30分钟),穿适合婴儿活动的衣服。

出生后2个月

生长:2个月的婴儿与1个月时相比有了不少的变化。体重每周增长200克~250克,满2个月时,身长可增长2.5厘米~3.5厘米。这个月,婴儿每天睡眠约18个小时,醒着的时间增多了。

发育:俯卧时下巴离开床面的时间长些,面部和床面的角度可以达到45度;仰卧时,常无目的地挥动手臂,还能被动地抓握放入手中的物品,但握不了一会儿很快就会掉落。视觉上,能明显地用眼睛去追随做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当母亲和他说话时,能注视母亲的脸,并开始出现微笑。听觉变得非常灵敏,睡眠中听到大的响动会惊醒,醒时则会把头转向发出响声的玩具,听到说话声、音乐声会停止哭泣去倾听。语言上,2个月婴儿的哭声出现分化,因饥饿、不适或疼痛等不同原因,其哭声的长短、高低、大小也完全不同,已经具有了语言的意义。在吃饱睡足之后,高兴时可发出“a~a、i~i、e~e”等单元音。

喂养:母乳喂养,逐渐养成定时喂奶的习惯,一般每2~3小时喂1次,每天6~7次。人工喂养,用奶瓶,每3~4小时喂1次,每次120毫升~150毫升,每天6次。青菜汁或果汁(桔子汁、西瓜汁、蕃茄汁等),每天1~2次,每次由1~2汤匙开始逐渐增至30毫升。此外,还要坚持每天服用鱼肝油及钙剂。

预防接种:月初打乙肝疫苗第二针(出生40天之内)。月末口服第一次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糖丸1粒。

注意事项:1.不必缝布套把小手包起来。应尽量让婴儿多摸一些不同质地的物品,触觉受到多种多样的刺激,有利于大脑的发育。2.青菜汁及果汁要新鲜,餐具用前要消毒。

出生后3个月

生长:婴儿在出生后第3个月,体重仍按每周200克~250克的速度增长,满3个月时,已达6千克左右了。身长又增长了2.5厘米~3.5厘米。睡眠时间缩短为16小时左右,也就是说,每天有8个小时是醒着的,可以更多地观察外部世界,并且努力学习一些新动作,练习新花样。

发育:直抱时头可以竖直。俯卧位时能抬头,胸部也可以部分离开床面,上肢可以支持部分体重。仰卧位时,手不再是紧紧的握拳姿势,经常是半张着的,常将双手放在眼前,不时端详或玩弄。看见物体会手舞足蹈,会试图触碰桌上悬挂的物体和伸臂能及的物体;还会试图从仰卧位变为俯卧位,也就是开始练习翻身。视觉上,开始能比较集中地注意一个新鲜事物。两眼可跟随物体移动180度,也可上下移动或去追随做环周运动的物体。视力可达4米~7米。听觉上,头部可准确地转向发出声响的一侧,对轻快、柔和的音乐旋律表示出愉快的表情,而对强烈的声音表示不快。语言上,高兴时会大叫,常自发“咕咕”声,母亲与其说话时,也会“依呀”作答。

喂养:母乳喂养,每2~3小时喂1次,每天6~7次;人工喂养每3~4小时喂1次,每次150毫升,夜间可减去1次。青菜汁或果汁每日1~2次,每次40毫升。

预防接种:1.去结核病防治所进行卡介苗复查、复种;2.口服第二次脊髓灰质糖丸活疫苗1粒。同时打百白破三联针1针。

注意事项:1.婴儿手臂可及之处不要放置塑料薄膜或塑料袋,以防蒙住口鼻发生意外;2.接种疫苗后可发生局部红、肿、热、痛、全身不适甚至恶心呕吐等现象,轻者为正常现象,重者须到医院就诊。

出生后4个月

生长:从第4个月开始,婴儿生长的速度比前3个月稍稍减慢了。每周平均增加体重150克~200克,身长1个月长2厘米,睡眠时间仍为每天1小时左右。

发育:直抱时头能竖得很直,但倾斜身体时头仍摇摆不定,俯卧时胸部可以全离开床面,用腹部来承受身体重量或能用肘支撑身体数分钟。喜欢玩自己的手,常将双手握在一起拿到眼前捏弄或将手放入口中吸吮。会试着去拿东西,但距离判断不准。摇“花铃棒”能摇很长时间,但若掉落后不知道去捡。视觉上,能区别颜色,能协调好两眼共同注视一个物体。听觉上,不但头转向声响一侧,眼睛也会朝声响方向看。能区分成人发出的声音,如听见母亲的说话声就高兴起来。嗅觉,能稳定地区别愉快的气味,并对酸甜苦等味能比较明确地区别。语言上,逗引时会发出笑声,并会用“咿呀”发音来吸引成人与他说话。能发出辅声“m、k、p、b、ɡ”等。

饮食喂养:母乳喂养,每天喂5次,夜间停1次;人工喂养,每次150毫升~180毫升,夜间停1次。苹果汁每日2次,每次30毫升。开始添加辅食,鸡蛋黄1/4个,米粉、烂粥、菜泥、鱼泥等每天1次,每次1~2汤匙。

预防接种:口服第三次脊髓灰质糖丸活疫苗1粒。同时打第二针百白破三联针。

注意事项:1.添加辅食不可操之过急,先试一种,从小量开始,观察大便无异常,2~4日后再加另一种。2.加辅食时应先给婴儿吃辅食,随之再喂奶,辅食与奶合为一顿;3.加辅食时,如适逢酷暑或婴儿生病,应将时间往后推迟。

出生后5个月

生长:这个月龄的婴儿平均每周增加体重150克~180克,月增长身高2厘米,每日睡眠时间仍为16个小时左右。由于出生后几个月体重迅速增长,这时婴儿小脸蛋圆圆的,眼睛亮而有神,身上也胖乎乎的,手腕形成一条很深的纹,臀部也很明显,与刚出生时的模样已完全不同,变得非常可爱。

发育:翻身自如,一般先学会从俯卧翻为仰卧,后学会从仰卧翻为俯卧。大人扶着可以坐住,头可竖得很稳。因腰肌的力量还不能支持身体,所以不能独坐,但扶着坐时腰能伸直。能主动去拿面前的物品,动作尚不协调,不准确,往往双手去拿,大拇指不起作用。不论什么东西都愿往嘴里放,喜欢照镜子,对着镜中人微笑或用手去抓镜中人。洗澡时拍击水,喝奶时拍奶瓶。视觉上,能比较持久地注意一个物体,并可注视远距离的物体,如天上的月亮、街上的行人、行驶的汽车等。听觉上,能分辨亲人的声音,听到母亲的声音就高兴、活跃。语言上,能发复合音组,如“ma、da、na”等,会咂舌。

饮食喂养:母乳每天喂5次,夜间不喂;人工喂养时,牛奶每次150毫升~180毫升,夜间不喂。苹果汁每日2次,每次30毫升。鸡蛋黄可加至1/2个,米粉制品1/3碗,分2次喂完。菜泥、肉泥、鱼泥少量(2匙)。鱼肝油及钙剂按时服。

预防接种:此时应该打第三次百白破三联针。

注意事项:1.婴儿会翻身后,家长即使离开片刻,也应将床栏拉好,以防跌落。2.考虑到婴儿肾脏排钠的功能较差,辅食中不要放盐或少放盐。为防止形成甜食习惯,也应尽量不放糖或少放糖。

6个月以后的辅食添加

婴儿6个月时,体重增至8千克,身长增至70厘米左右。在发育方面,婴儿会坐,并逐渐会滚、会爬,运动得多了,所需的营养也就应该更多。

在消化方面,婴儿已具有咀嚼运动能力,并开始出牙,胃肠适应能力已逐渐增强,加之已适应了前面阶段的食物,因而此期可以添加的食物种类可以增多了,而且食物的质地也应逐渐由液体变为糊状和小块状。

在这一阶段,可以喂婴儿混合谷类的食物,如营养奶糊等,为婴儿提供较多的蛋白质和铁等营养素,同时让婴儿尝试不同质地、不同口味的新食物。另外,在这一阶段还需添加肉泥、肝泥、蛋黄或全蛋、蔬菜泥、水果泥等,以保证宝宝摄入平衡的膳食。在添加上述食品时,可将其搅拌在稀饭中一起喂婴儿,或者直接选用未添加防腐剂、香料及色素等市售谷类食物喂养宝宝,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婴儿所需,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母亲制作食物的辛劳。

在为婴儿添加辅助食物时,不要喂婴儿那些无益或危险的食品。有些食品不能提供婴儿适宜的营养并且有可能引导婴儿养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煎炸的食物、加香料的饮料、巧克力等。

另外,有些可能引起哽噎的食物,即使在有人看管的情况下,也不应给婴儿吃。这些食物包括生而硬的水果和蔬菜,如葡萄、樱桃、坚果、花生米、核桃仁、油炸土豆片及小块硬糖等。

婴儿期的发育

体重、身长、头围被视为婴儿发育的重要指标,也是婴儿体检时必不可少的内容。母亲可以通过体重、身长和头围来大致判断婴儿的情况。

体重

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2.5千克~4.0千克。出生后头3个月婴儿体重增加最快,每月增长750克~90克;前6个月平均每月增长600克左右;7~12个月平均每月增重500克;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体重的3倍。健康婴儿的体重无论增长或减少均不应超过正常体重的10%,超过20%就是肥胖症,低于平均指标15%以上,应考虑营养不良或其他原因,须尽早去医院检查。

身高

婴儿在0~3岁时,是一生中生长最快的时期,骨骼细胞的生长和数量上的增多都非常快,所以要注意宝宝的营养以及钙质的补充。出生后头3个月的婴儿身长每月增长3厘米~3.5厘米;4~6个月每月平均增长2厘米;7~12个月每月平均增长1厘米~1.5厘米;在1岁时约增加半个身长。婴儿在1岁内生长最快,如喂养不当,耽误了生长,就不容易赶上同龄儿了。这个时期对婴儿来说很关键,一步赶不上,就会步步落后。

头围

1岁以内是婴儿一生中头颅发育最快的时间段,是大脑细胞的完善和进一步发育的重要时期,所以要定期测量婴儿的头围,来初步观测婴儿的发育状况。测量头围的方法,是用塑料软尺从头后部后脑勺突出的部位绕到前额眼眉上边。婴儿出生后前6个月头围增加6厘米~10厘米,1岁时共增加10厘米~12厘米。头围的增长,标志着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婴儿如果出现异常,应马上去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

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

喂哺中母亲的正确姿势

喂哺可采取不同姿势,重要的是让母亲达到心情愉快、体位舒适和全身肌肉松弛,将有益于乳汁的排出。

母婴必须紧密相贴。无论婴儿抱在哪一边,婴儿的身体应与母亲身体相贴,头与双肩朝向乳房,嘴处于与乳头相同水平的位置。

为防止婴儿鼻部受压,须保持婴儿头和颈略微伸展,以免鼻部压入弹性乳房而影响呼吸,但也要防止头部与颈部过度伸展而造成吞咽困难。

母亲手的正确姿势是将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托起整个乳房喂哺,避免“剪刀式”夹托乳房(除非在奶流过急,婴儿有呛溢时),那样会反向推乳腺组织,阻碍婴儿将大部分乳晕含入口内,不利于充分挤压乳窦内的乳汁。

母亲喂哺常取姿势

1.卧位哺乳:侧卧或仰卧位。

2.坐位喂乳:椅子高度合适,并没有把手,椅子不宜太软,椅背不宜后倾,否则会使婴儿含吮不易定位。喂哺时母亲应紧靠椅背促使背部和双肩处于放松姿势,用枕支托婴儿,还可在足下添加脚登以帮助身体舒适、松弛,有益于排乳反射不被抑制。

采用坐位“环抱式”喂哺,尤其适用于剖宫产及双胞胎婴儿,此式可避免伤口受压疼痛,也可使双胎婴儿同时受乳。

不管哪种方式喂奶,只要婴儿能将乳头乳晕大部分含在口中,母亲能感觉婴儿有力的吸吮动作,就说明喂奶成功。喂奶时应两侧乳房交替进行,以免引起两侧乳房不对称。喂完奶,将婴儿竖着抱起,贴在肩上,轻轻拍打婴儿的后背,以利其将吸入的空气排出。另外要注意,喂奶时不要给婴儿穿太多的衣服,否则既妨碍婴儿的吸吮,又易使婴儿吃奶时出汗。

观察婴儿正确吸奶时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