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怎样当好新妈妈
48686700000019

第19章 分娩与产后坐月子(2)

脐带脱垂

脐带脱垂绝大部分发生在胎位不正、破水的情况下。如果胎儿的胎位是足位,也就是在子宫内双脚朝下,当一只脚滑下时,脐带常常会跟着滑落。如果胎位正常,但胎头仍没进入骨盆腔固定,此时如果发生脐带脱垂的话,胎儿反而更危险。

母体一旦出现破水,胎儿脐带脱垂下来,胎头可能因为往下降而直接压迫到脐带,也就是胎儿自己把自己的血液供应阻断了,这会在3分钟内造成胎儿极为严重的缺氧或死亡。

所以,医师通常会让产妇头低脚高地躺着,好让胎头或胎儿身体离开压迫位置,再将手伸入产道内,将胎儿往上顶,使胎儿不要压迫到脐带,然后赶紧施行剖宫产。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仍要在产妇下方,协助主要医师用手将胎儿托住并往上推,以方便医师直接从上方尽快将胎儿拉出。所以,一旦出现胎儿脐带脱垂,准妈妈最好能平躺着,听从医生指挥。

产中及产后大出血

分娩时本来就会出血,例如胎儿、胎盘娩出后子宫内的出血。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出血量如果超过40毫升,就被认为是“大出血”。

如果产妇在产程中大出血,而胎儿仍无法尽快娩出时,医师通常会考虑产妇的安全而施行剖宫产,然后,再寻找出血点,采取措施止血。

导致产中及产后大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子宫收缩不好或产道裂伤等,医师会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止血,包括伤口缝合、加强子宫收缩或尽量将不完全剥离的胎盘刮干净等。

如果在处理后仍继续流血,就得打开腹腔,将产妇的子宫动脉或某些特殊的大血管绑住,做血管结扎手术以减少出血量。如果仍未找到出血点,必要时,只好采取子宫切除手术来止血了。

万一连子宫切除都无效时,就要采取压迫性止血方式,甚至用血管摄影来做血管栓塞性的止血。因此,这种产中或产后大出血一向是妇产科医师很头疼的事,因为止血很困难。

子宫破裂

20多年前的子宫破裂,绝大多数发生于分娩过多胎的妈妈,由于子宫长期撑开,导致子宫壁被撑得很薄,产妇在强力收缩的时候造成子宫破裂。近年来的子宫破裂则常见于做过剖宫产的准妈妈,在生产下一胎时力图自然分娩。不过,此类破裂较多见于“直式剖宫产”,而目前新式的“横切式剖宫产”较不易发生子宫破裂。至于子宫破裂的前兆,包括胎儿心跳变慢出现窘迫现象,可从产妇腹部清楚地摸到胎儿的肢体或躯干。如果产妇的肚子膨胀得很厉害,这是发生了内出血,而且出血量非常大。

因此,产妇发生子宫破裂时,医师的选择只有尽快施行剖宫产。

早期破水合并感染

以往认为准妈妈破水24小时后,胎儿容易有感染现象,现在则认为破水18小时后,胎儿的感染机会就会增高。那么产妇破水是否一定要施行剖宫产呢?其实,只有在胎儿已经有感染迹象,而又无法很快经阴道娩出时才需要手术。总之,尽快生下孩子为宜。一般情况下,产妇开始出现发热、心跳加快、羊水有异味、肚子有压痛、血常规检查有白细胞明显上升现象时,就能够判断出胎儿已有感染迹象。如果产妇破水达48小时,又出现了感染时,医师会建议使用抗生素,并采取适当方式协助胎儿尽快娩出。

如果胎儿已严重感染却无法立即生出时,医师会立即为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因此,产妇一旦在孕期33~35周发生破水,最好尽快生下胎儿,因为此时胎儿的成熟度已经足够了,千万不要安胎太久,否则会增加感染机会。

难产

难产就是当分娩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胎儿无法顺利通过产道娩出。难产不见得是巨婴造成的,但是,巨婴的确较容易造成难产。

难产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肩难产,也就是胎头出来了,但肩膀却卡住了。此时,一位医护人员可从产妇上面帮忙推妈妈的肚子,另一位就帮忙转胎儿。但是这种处理容易让胎儿产生锁骨骨折或拉伤孩子的臂神经丛。第二种难产则较少见,那就是胎位不正的产妇尝试自然分娩,但当胎儿的身体出来后,胎头却被卡住了。其后遗症与肩难产一样,都是容易拉伤孩子的臂神经丛,甚至发生皮肤裂伤。所幸这种胎儿的臂神经丛拉伤会通过各种治疗复原。

由于难产发生的时候,医师已经无法为产妇施行剖宫产手术,而90%以上的情况都无法将胎儿推回去,所以,医师一定要因人而异,想办法把胎儿挤过妈妈的产道,有时还要故意制造胎儿锁骨骨折,使胎儿整个肩膀占据的空间变小,这样才能顺利通过产道。

羊水栓塞

所谓羊水栓塞就是大量羊水进入准妈妈的血液中,造成栓塞现象,并大量消耗掉凝血因子,造成凝血功能障碍,使产妇发生休克及大出血,甚至死亡。由于这种情况几乎无法事先预防或预知,使产妇的死亡率高达90%。

当产妇发生羊水栓塞时,如果医院没有充足的鲜血供应,即使输入大量凝血因子,也会因大量羊水进入血液中而被消耗掉。因此,医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给妈妈输入大量新鲜血液,但即使如此,也常常无法减弱这种血流不止的现象或循环功能的衰竭。

若是胎儿尚未出生,医师通常会考虑施行手术,但是,剖宫产的伤口就又成了一个出血点。所以,此时医师的治疗会非常慎重,要多次跟家属沟通来商议解决办法,看是救妈妈还是救孩子,无论做哪种决定,都是令人十分心痛的选择。

产后坐月子,恢复好身体

产褥期护理要点

个人卫生

清洁与洗浴

产褥期由于妊娠期体内积蓄的一部分液体要排出,出汗很多,所以要经常清洗,才能保持皮肤清洁。只要用热水,洗淋浴或擦浴,不洗盆浴,决不会留下“月子病”。产后1周内因子宫颈口尚未关闭,不宜坐浴。

漱口刷牙

口腔是食物必经之路,饭后5分钟口腔内的细菌就会繁殖,而且食物残渣留在口腔中发酵、腐败,与细菌混合,可造成口腔感染,如牙龈炎、牙周炎,这样反可使牙齿松动、咀嚼无力和牙齿脱落。

产妇每次饭后应刷牙漱口,但要用温水漱口,牙刷要软,刷牙时要沿牙缝上下刷,不要左右刷,这样可以保护牙周不受损伤。

勤换内衣

内衣裤直接接触皮肤,汗渍污垢会弄脏衣物,必须勤洗勤换,应该天天换,洗后在太阳下晾晒,用天然的紫外线来消毒。内衣裤应用棉制品,透气、吸水性好,尼龙制品不透气、影响皮肤呼吸。

洗头剪指甲

很多人认为“月子”里不洗头,不剪指甲,结果蓬头垢面,一股酸臭味,指甲长长,甲缝内黑黑的窝藏许多圬垢。这样要护理孩子时头发中的脏东西,指甲中的污垢均可给孩子造成感染;长长的指甲可以划破孩子娇嫩的皮肤。所以,头发要常洗,指甲要勤剪。用温热的水洗头,好好擦干头发,是不会受凉的。

勤换卫生纸

产后恶露要持续数周,实际上在恶露中有血、黏液、坏死的蜕膜组织,还有细菌等病原体,不及时换垫,细菌就会在垫上繁殖,从外阴向体内或从伤口向深部扩散,是造成产褥期感染的主要渠道。所以,外阴要天天洗,大便后也要洗。洗时用温水,由前向后(即从会阴向肛门方向洗)。会阴垫要用干净的纸或卫生巾,不要用脏的破布来垫,而且要勤换。

环境卫生

新妈妈及新生儿需要一个舒适、宁静、明亮、清洁的环境。温度要适中,一般以22℃~24℃为宜。所以夏天要注意降温防暑,冬天要注意保暖防冻。室内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通风时可将产妇与孩子搬到另一间房,或盖好被子,不要让风直吹。一般要通风20~30分钟,每日1~2次。

饮食卫生

常言道:“病从口入”。食品卫生尤为重要,食品一定要新鲜、干净,尤其生吃食物一定要认真洗净,最好用沸水烫一下。新妈妈最好不要吃剩菜,饭前便后要洗手,给孩子喂奶前也要洗净双手;要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蒜、咖啡、酒等),因为吃后喂奶常可造成宝宝肠痉挛、腹痛难忍,哭闹不止。

产后营养

产后的营养是维持新妈妈健康及婴儿发育的保证。如果母亲的营养不足,会影响乳汁的营养成分,所以哺乳期与妊娠期一样,要保证合理平衡的营养摄入,即各种营养均具备,比例适当,就可组成平衡的营养。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营养素主要通过膳食来供应,要选择含营养素较丰富的食品。为了能摄取必需的营养素,食谱要广、不要挑食、偏食,荤素搭配,粗细配合。如每日可进主食400~500克,鸡蛋只或豆制品100~200克,牛奶或豆浆250毫升,植物油50克,水果1~个;每周可吃猪肝1次、动物骨或虾皮、海带、紫菜2~3次。

产后1~2天胃肠功能还没恢复时,宜吃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以后逐渐增加品种及量,但切忌过分油腻。千万别暴饮暴食,产后因要哺乳,消耗能量多,容易饥饿,应增加餐次,可煮些莲子、枣、玉米、红豆粥,或喝些骨头汤、鱼汤,这样可以增加奶量。

新妈妈在产后还要好好地摄入蛋白质粉。因为蛋白质粉非常好,它不仅是必要的营养素而且还可以紧实皮肤,同时还要大量地补充钙镁片。另外还要活动与锻炼。

产后子宫的恢复和养护

子宫恢复的主要动作是持续的收缩,从生产时不断的收缩将胎儿挤出,再将胎盘挤出。子宫内的血液不断被排出体外,即为恶露。

子宫经由不断且强力的收缩,将血管的开口压住,这样就让血块形成而停止出血。子宫再进一步挤压,将血块不断排出,子宫体积就会慢慢缩小,在产后4~6周会恢复成原来的大小。

子宫的收缩恢复是否良好,可由两项外表的指标来判断,第一,如果子宫恢复良好,检视刚生完的子宫底,从肚脐可以触摸得到,到约两个星期,子宫就无法摸到,除非是长子宫肌瘤。第二,恶露的颜色从鲜红、暗红、深黑到淡红色,最后无色。

子宫收缩不良

前面提过,子宫体积缩小、恶露减少至消失是子宫恢复的指标,因而常有人将下腹部突出归为子宫收缩不良。事实上不然,产妇小腹无法消除,常常是因为怀孕时将小腹的皮肤撑到松弛,以至于无法缩小,其实多数产妇的子宫仍然是收缩正常的,如果满月后恶露仍不净,需要再到医院检查,如果是真的子宫收缩不良,最主要的危险就是会造成产后大出血,这是真正需要加以注意的地方。

子宫复原不全

子宫复原不全是指产后已经多日,子宫收缩不好,还是比较大而柔软,迟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褐色恶露却常常持续不断。

如果子宫复原不全,子宫迟迟不入盆腔,我们在耻骨上区就总能摸到子宫底,有时还有压痛。如果恶露量多,且为暗褐色或红褐色,就应考虑为子宫复原不全,如有臭味,可能已经并发感染了。

我们主要可以通过注意观察恶露的颜色、量和气味来判别是否有子宫复原不全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在产后3周左右恶露就干净了,也有少数延长到产后6周才干净。根据恶露的性质和阶段性,一般可分为3种:一种是产后3~4天,量比较多,颜色鲜红,称为血性恶露(红色恶露),除大量血液、小血块及坏死的蜕膜组织外,有时里面还有胎膜的碎块、胎儿皮脂、胎毛及胎粪等。第二种是产后的1周左右,恶露变为淡红色,所含的血液量较少,有较多量的宫颈黏液及阴道渗出液,还有坏死的蜕膜、白细胞及细菌,这种恶露称为浆液性恶露。第三种是产后10~14天,恶露呈白色或淡黄色,血量更少,内含有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细菌及黏液,这时的恶露称为白色恶露。子宫复原不全者,血性恶露明显增多,且持续时间延长,可能长达10天左右(正常情况为3~4天),恶露混浊或有臭味,有时可能发生大量出血,血色恶露停止后,白带(也称白色恶露)增多,产妇有时感到小腹坠胀或疼痛。

小心产后子宫脱垂

除了以上所说的子宫复原不全以外,产后子宫脱垂也是影响产妇子宫健康的又一疾病。正常子宫的位置是前倾前屈的,子宫颈在坐骨棘水平以上。这个正常位置是依靠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以及子宫的韧带来支持的。如果这些组织发生了损伤或过度松弛,子宫就会沿阴道下降,甚至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这就是所谓的子宫脱垂。

分娩时用力不当,例如有的产妇子宫口尚未开全,即过早屏气、使劲,分娩时未能很好保护会阴,产后又未能及时修复,导致子宫的支持组织松弛或撕裂,产后经常仰卧或过早活动,尤其是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提拉重物,长时间蹲位、立位等等,这些原因都可能会引起产后子宫脱垂,影响产妇的子宫健康。

子宫复原靠收缩

按摩加中西药

子宫恢复靠收缩,但子宫收缩靠什么呢?靠自然机制,也就是生产发动之后,子宫就不断地收缩,排空了再排空,让子宫腔不会有空隙。我们传统上倡导产妇按摩子宫,使用子宫收缩剂或是中医使用生化汤,都是扮演辅助的角色。其目的还是引导子宫不断地收缩,直到没有出血且子宫腔保持净空为止。

当子宫内尚有血块或是残留有胎盘时,子宫会先被血块填塞,然后,子宫平滑肌就会停止收缩,这时候就是所谓的子宫收缩不良,会有大量出血的危险(血崩)。

子宫收缩剂和生化汤

为了预防产后大量出血,医生通常会用子宫收缩剂。但是,民间自古又流传用生化汤来去淤活血,作为产后帮助子宫恢复之用,到底应不应该用?又或者如何使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