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新股民新基民必读全书(基金篇)
48649200000007

第7章 投资基金要有基本知识(3)

许多投资人在股市行情看淡时会忍不住出脱手上的基金,在基金波段回档时赎回,这是相当可惜的事。投资人若有闲置资金,选择长期投资是最好的方式。但基金投资也不是不能赎回,投资者也总有需要现金的时候,无论是由于退休,还是为子女交学费,基金的业绩不佳,以及基金投资方向的变化和投资者资产配置的转变,都是赎回基金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投资者可以考虑对所持基金份额进行赎回:

1.难以扭转局势。比如在2005年,股票市场普遍走低、债券市场一路凯歌的情况下,即使股票基金管理人的能力再出色,也很难回避市场风险;而在2006年债券市场调整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也很难有债券型基金能够重现2005年的雄风。所以,如果投资者认为自己所持有的基金整体资产配置、收益表现均不好时,不妨赎回此类基金而换成其他类型的基金。

2.基金经理更换或者基金风格变化。

3.基金业绩长期欠佳。

虽然基金强调长期投资,但这并非意味着把钱投下去后就十年八年的完全不用理会,投资者需要至少每季度检查一次自己的基金绩效表现比较基金的绩效可以用我们介绍过的a系数或夏普指数,考核期也不宜太短。一般至少要考察基金近一年的表现,比如在2006年第三季度时。从基金2005年第三季度起进行考察就相对比较合适、现在有些评测机构为了制造新闻效应,只考察基金每月或每季度的表现,这样做会使基金排名的次序变化得过于频繁,投资者高频率的进出基金会导致交易成本的提高,从而影响投资效果。一般只要你投资的基金长期绩效表现远远超越大盘和其他同类型基金,且长期下来能够达到你的理财目标,你就不该为了该基金某个月的表现欠佳而急着将基金赎回或转换。此外,在每季度一次的检视中,投资者还需要观察股票市场的多空变化,确定基金所投资的市场整体的涨跌趋势。基金的表现不佳可能是由于基金管理人操作失误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它所投资的那类资产整体表现不良引发的。对于前者,基金管理人一般能够及时加以修正。而对于后者,基金管理人相对于基金经理的更换,投资者应该冷静对待。很多情况下,明星经理的退出并不会明显影响基金的业绩,所以投资者不必一见到更换基金经理就急于卖出基金。一般通过6个月左右的观察,如果基金表现没有大的异常,就可以认为基金已经实现了正常的过渡而不必赎回。另外,基金的投资风格也会发生变化有时候基金管理人会通过召开持有人大会来修改基金投资风格,而有时候则不会征求持有人建议而直接采取行动比如一些基金管理人为追求更大的收益而将投资集中到一些热点板块中去,从而可能提高基金的风险水平,如果投资者对改变后的基金风格不适应,也需要赎回基金。相反的变化也要注意,比如积极成长型基金的目标应以投资股票市场为主,追求资本利得的最大成长。如果基金经理人因应对金融市场的变化,大幅提高债券或短期票券的投资比重(甚至超过公开说明书的规定),基金整个形态已转为收益型,投资人应考虑是否赎回或转换基金。

基金规模出现异常变化,基金的规模与业绩有较大的相关性,能掌管小基金的管理团队未必能管理大型基金。虽然基金的优秀业绩经常会引来更多的资金,但这也会增加基金管理人的操作难度,甚至引发基金投资宗旨的变化。按照基金持单只股票不能超过资产10%,不得超过上市股本10%的规定,一只20亿元规模的基金,单只股票投资比例上限在2亿元左右,可选的股票比较多,只要市值在20亿元以上的股票就可以较大自由的投资,而如果基金的规模达到100亿元,就需要投资很多只股票才能实现整体资产组合,由于仓位过度分散,其投资效果往往接近指数基金。所以,规模过大的基金往往会引发基金战略的改变,如果投资者所持有的基金发生这种情况,就不妨考虑赎回。单一市场行情反转而下已成定局。

基金价值取决于投资标的的涨跌,当基金投资标的市场呈多头走势,基金表现理应上涨,反之,当投资标的出现空头,基金表现会相对较差。一般而言,投资者不必由于市场的短期变化而赎回基金,但当市场出现长期空头且空头走势未见停歇时,投资人应趁早看清局势,提早出脱,以免损失扩大。例如1992年日本市场步入空头,1997年东南亚股市连番下跌,如果投资人未适时出场,继续持有这些国家的投资基金,损失肯定不小。我国市场也是如此,2003年绝大多数基金投资者都得到了相当的收益,但2004年宏观调控之后,很多投资人没有出来避风头,所以收益皆无,损失惨重。一般资者可以风格灵活的配置型基金为投资主菜,以主题型基金、区域型基金或较高风险基金为投资配菜,在回避风险的条件下争取获得更大的收益。

投资业绩已经实现了目标或需求改变,投资基金之前首光需要明确买基金的目的,比如打算取得30%的收益,或者为子女积累大学学费,为自己积累退休金,为支付住房贷款而积累资金等。如果投资的目的确实已经达到,那么就没有必要再继续持有基金份额。

除此以外,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规划与理财策略会随时间、年龄与收入不断改变例如,年轻时能够承受风险较大的积极成长型基金投资;年纪较长了,有较多的家庭计划(如子女教育、购屋)需要实现,这时就应该转换为稳健成长型或价值型基金;如果中年人为了退休基金做准备,就可以转而考虑债券市场基金这类风险低、收益固定的基金。

投资者本身的收支状况改变,投资者在收入较少的情况下,投资的目的往往是应对短期的财务需求,而若投资者收入增加,闲置资金多了,就可以做一个全面的投资规划例如手中只有1万元时,只能投资一些流动性强、中低风险的基金,如货币市场基金、中短债基金,以应对短期资金需求并防止可能的投资损失;但手中有3万元时,就可以考虑一些稳健的投资型基金,如保本基金和红利基金等;而当手中有10万元资金的时候,就可以考虑中长期的投资,将一些原来投资的低收益基金赎回,转移到以前因资金不足而无法投资的长期投资基金,或者是由定期定额投资,转向报酬收益较高的单笔投资基金。相反,若是投资者的支出增加,出现日常生活维持的困难也应该将高风险的基金转入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型基金,以求稳定的配息收入。

不少投资者认为,基金如同股票,也有潮涨潮落,只有顺势而为,方能趋利避险而实际上,基金往往较股市慢半拍体现其净值,当投资标的涨至高点时,基金净值未必是高点,而且由于基金本就有主要操作的成分,所以其与投资标的的相关性并不是完全的。而且股票型基金赎回后,基金公司一般会在第三个工作日(T+3)把资金从账户划出;货币市场基金赎回后,一般会在下一个工作日(T+1)把资金从账户划出,考虑到时间成本和交易费用,投资者还是审慎赎回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