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综合运输体系的社会公平性与和谐性研究
48634600000031

第31章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公平性与和谐性的有机统一

4.1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社会公平性与和谐性的辩证关系

何为公平?“公”为公正、合理、能获得广泛的支持;“平”指平等、平均。公平即为公正、不偏不倚。《管子·形势解》:“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在现代社会中,公平并不一定指结果的完全平均,而是指机会的均等。具体到交通运输领域,综合交通的社会公平性体现在地区间、城乡间、不同群体间在享受交通运输服务的法律地位平等、机会平等、承担的成本与享受的利益对称等多种层次和多种角度。

总体来看,综合交通运输的社会公平性指通过政策制定、市场导向、投资决策、交通规划等手段将有限的交通资源在地区间、城乡间、社会各群体间公平合理地配置,达到保障交通资源合理布局、社会成员享受均等运输服务和出行机会及统一权利和义务的目的,使全社会各地区、各阶层、各群体民众能充分享受到交通发展与改革的丰硕成果,充分体现交通事业的社会性、共用性和公益性。

“和谐”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即和睦,“谐”即协调、相和,和谐即最佳的整体融合状态。费孝通对和谐的描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一幅和谐社会的美景。而交通运输体系的和谐,体现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内部各交通运输方式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和谐,体现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和谐,体现为满足人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和谐,还体现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所产生的与自然系统的和谐。

从公平性与和谐性的内涵来看,公平性是和谐性的内容之一,二者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含关系,没有社会公平性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公平是和谐的前提之一。这一点从胡锦涛主席对和谐社会的定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公平性与和谐性的这一关系,同样适用于交通运输领域。构建和谐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也必须以保障公平性为前提,这是因为和谐的交通运输是以人为本的,也就是说民众的基本交通需求都能够保质保量地得到满足,整个系统能够实现公平、有效、安全、便捷的运行,所以和谐的交通理念本身就包含公平性要求,只有在公平性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实现交通系统的和谐。

基于上述分析,其实本书的书名直接称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和谐性研究”即可,为什么作者还要特意加上“公平性”三个字、并且占用本书近一半的篇幅来专门讨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公平性问题呢?这是因为作者认为交通运输的公平性缺失是当前影响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和谐性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对这一部分浓墨重彩,重点分析,并在标题中加以突出,只是彰显强调之意。

4.2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公平性与和谐性研究的最终目标

建立公平和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影响深远,作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平和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群众出行和国防安全的需要,与自然环境协调,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相协调的运输方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框架下,构建具有社会公平性及和谐性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可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提高交通运输体系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作为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交通运输将通过其管理体制、政策体系、法律环境的建设,实现交通运输提高效率、合理分工、有机衔接、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因此,在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升规划管理、建设管理与运行管理的手段、效率和效果,将成为体现交通运输体系公平和谐的又一个主要标志。

第二,完善交通运输体系的结构、规模和布局。在目前和未来经济发展形势下,在我国构建起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扩展城市运输、城间运输、城乡运输等各种运输方式,适应全网的服务广度要求,已经成为对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战略性要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则体现为通过政府的规划与相关公益性建设,将交通运输发展的触角深入延伸到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与环节,构建新型农村路网系统、城乡一体化运输网络系统、跨区域运输组织与服务系统、跨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系统等。

第三,实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不断降低交通运输体系的资源消耗与环境破坏,使交通运输体系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的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的同时,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从而实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缩小地区间的差异,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和谐发展。我国交通运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在地区之间出现了不公平、不和谐的问题,这不利于我国整体经济和谐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体现在交通资源配置上的公平、整个体系的和谐,所以很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借此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五,为社会每个成员提供和谐的生活和发展环境。交通是人们参与各类社会活动的基本手段,全体社会成员都会产生出行与交通需求,也都享有获得基本交通服务的权利。无论是哪个地区、哪个阶层、哪个群体的基本交通需求得不到满足,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不公平的,对于整个交通系统来说也是不和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关注各社会群体的交通出行状况,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出行和参与社会的机会,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基本出行水平。由于不同社会阶层会采用不同的交通方式为主体出行方式,社会应该为全体成员提供一个基本的出行服务水平,交通公平提倡“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均等”,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出行水平的提高。

本书的研究为建设和谐的综合交通体系寻找突破口,为构建和谐社会拓展了内容,提供了更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便在建设和谐社会这个大环境下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促进交通公平,实现交通与经济、交通与社会、交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