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中小城市总体规划解析
48618100000027

第27章 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点分析(中部)(1)

宣城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人均GDP不足1万元人民币,属于中部欠发达地区,但东邻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很大的发展机遇,编制宣城的总体规划要更加重视城市与区域的联系以及城市定位研究。

7.1规划编制要求

由于安徽省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省情,省建设厅与地方政府分析提出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规划编制要求。

7.1.1城建部门要求

安徽省建设厅对省内各市提出了规划编制要求,其中对宣城有特定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紧密结合安徽省的城市化纲要,合理确定宣城的城市化水平。

②与安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相协调,与皖江城镇带规划纲要协调。

③加深近期建设专项规划内容,并单独报批。

④加强城市发展与“泛长三角”关系的研究。

与东部发达省份不同的是,省建设厅更注重城市发展机遇的研究,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和深度不严格限制,参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进行。

7.1.2地方政府要求

与省建设厅相比,地方政府更关注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投资环境的研究。宣城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求包括总目标和近期建设目标两部分。

1)总目标

①整合各类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成果。

②规划确定宣城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以提升宣城在皖东南区域中的功能和作用为宗旨。

③调整城市性质、规模和用地发展方向,确定城市布局形态和城市结构。

④挖掘宣城文化内涵,结合自然地理特色,做好城市特色文章,重塑城市品位,重整城市格局。

⑤遵循“城市发展,交通先行”的规划原则,建立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⑥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提高城市效率,指导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经营的目标。

⑦为城市下一层次的详细规划做指导。

2)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目标

①制定宣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主要包括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以及近期建设用地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②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外交通设施,城市主干道、大型停车场等城市交通设施的选址、规模和实施时序的意见。

③完成近期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措施,提出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垃圾处理厂,以及相应的管网等公共设施的选址、规模和实施时序的意见。

④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文化、教育、体育等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实施时序。

⑤提出城市绿化、城市广场等的治理和建设意见。

7.2规划设计方法

7.2.1设计方法

宣城市总体规划中主要的规划设计方法包括问题导向、区域定位和GIS地势分析等方法。此外,城市经济分析中也运用了对比法,与江都总规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1)问题导向法

从当时的发展条件来看,上版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比较准确,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基本切合当时实际,城区布局结构较好地结合了宣城的地形、地貌。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及行政建制的变更,原版总体规划的某些方面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结合城市发展现状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8个问题上。

(1)中等城市的城市框架尚未形成

受原行政建制的限制,城市建设的框架没有拉开,以往城市建设集中在旧城进行,既不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人口、建筑物和交通拥挤,建筑容积率高,配套设施水平差),也使城市的建设缺乏可利用空间,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偏小,不能满足各项用地需求。由于基础设施向外围拓展不足,城市的建设没有向外的拉动力。此外,城市建设起点低,档次不高,而投资成本攀升,致使供开发的地价高,从而比较优势下降。

(2)中心城区用地功能分区不明晰

老城区内部功能混杂,商业区、住宅区和文教区以及行政办公用地等布局不集中,尤其是受原地市两级行政体制的影响,市委、市政府两套班子在地市合并后由于办公用地资源缺乏而依然分处两处,不利于现代化办公,降低了办公效率。此外,部分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之间缺乏隔离而相互干扰。

(3)工业经济支撑体系乏力

按城市发展现状,比较集中的工业用地为北门工业区,只是靠为数不多的个别企业(纺织、酒厂等)支撑,难以发挥中心城区应有的集聚型工业经济规模效益,缺乏对市域范围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混杂,既影响环境和景观,又没能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在价值。

(4)居住用地分布不平衡,居住条件差距大

居住用地缺乏统筹规划,老城区居住人口密度大,道路、绿化等居住环境较差。

除敬亭苑以外,新建居住区建设不成规模,生活服务配套设施跟不上,在大市政与小区之间出现市政的建设缝隙。城乡结合部住宅建设混乱,城边村现象日见端倪,抑制城市合理拓展,甚至形成“城中村”的不利现象。此外,排水、排污系统不完善,抑制了城市的发展。

(5)公共设施不足,尤其是文、体、卫设施匮乏

公共设施配备不足,特别是象征城市文化水平和档次的大型标志性文化、体育设施、教育设施缺乏,大大降低了宣城市的城市吸引力和市民的城市自豪感。不仅代表城市历史的古文化建筑保护不足,而且象征现代的文化设施也十分匮乏,减少了城市的活力。宣城市文化品牌打造不足,新版城市总规的修编应沿着城市文脉,深层次挖掘城市历史和民俗的文化内涵。

(6)城市景观基础较好,但城市绿地园林不成体系,城市形象欠佳绿化用地利用不规范,绿荒地较多,缺乏管理,人均公共绿地较少。特别是城市中心区,远未达到人均公共绿地标准(7平方米/人)。宣城市现有绿化主题不突出,缺乏全市绿化体系的统一布局。

(7)道路交通功能混杂,系统整体性不强,利用率偏低

城市交通性干道和生活性干道不分,过境交通穿城而过,沿街铺面吸引的人流与交通流相混杂,城市交通效率不高。道路系统的设施建设欠账太多,路面差,没有市政集散广场(新建火车站广场远离市中心),缺少停车场,公交站场较差。道路的交叉口处理不当,城市主要出入口与铁路的交叉立交桥过少,致使通行不畅。

(8)城市中心不显着,城市特色不鲜明

宣城市没有形成高水平的中心区,城市缺乏明显而有特色的公共中心区,缺少大众化的市民广场和集散场所。城市中心区的定位和城市行政中心选择举足轻重,将会有利于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虽然宣城的部分建筑秉承了徽派建筑的特点,但城市建筑景观比较单一,缺乏标志性建筑,街道和街区面貌平淡,对自然环境借鉴利用不够,人文、自然景观发掘不足,对历史文化地段保护力度不够,对城区段水系、支流保护不够,旅游开发力度尚小。此外,宣城市原有的文化底蕴破坏严重,古城风貌难成体系。

此外,城市发展面临着以下三种新形势。

①省辖宣城市的成立,既为城市发展带来机遇,又为总体规划及城市建设带来新的要求。设立一市一区的行政建制撤销了原来的县级宣州市的行政机制,规划区内乡级行政区划调整等,均改变了原有经济机构模式。

②水阳江上游骨干控制工程港口湾水库的建成,改善了原有的城市防洪体系,相应提高了城市防洪标准。因此,原规划中的用地评价结果发生变化,对城市发展方向将发生一定影响。

③市域城镇发展出现了新的机遇。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全省城镇化发展纲要,对宣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加快宣城经济融入苏浙沪经济圈的战略决策,宣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必将进一步加快。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营城市的理念,首宗城市土地的拍卖成功,都将为未来宣城市的城市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市域各县、市、区都大规模地开展了撤乡并镇工作,改变了原来乡镇的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及空间序列。这些都将为宣城市的城市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2)区域定位法

区域定位法,即通过区域位置分析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宣城地处上海市经济辐射圈西部边缘,距上海市仅280km,随着宜(兴)-黄(山)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两地的空间距离将进一步缩短,宣城市将成为上海市经济辐射的直接腹地。宣城市东部与浙江省经济最为发达的杭嘉湖地区接壤,北部同江苏省经济最为发达的苏锡常地区相连。同时,通过皖赣铁路、宣杭铁路、318国道、205省道、宣广高速公路把整个市域与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嘉兴、湖州、苏州、无锡、常州等各级各类中心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阜淮铁路、淮南铁路、皖赣铁路、皖浙铁路和杭甬铁路组成了华东第二通道,宣城市是皖赣和宣杭两条铁路的交会枢纽。东部经济对西部地区的梯次推进,使得宣城市处于第一过渡的经济地带,成为承接经济发达地区辐射的第一站。宣城市地处安徽、江苏、浙江三省交界处,省际边境贸易向来繁荣。

(1)融入“泛长三角”的战略目标

2003年9月中旬,一个规模庞大的区域合作会议在南京举行。安徽的合肥、淮北、宣城、马鞍山等9市,与江苏的南京、徐州等6市达成5项行动要领,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支持和鼓励城市经济圈形成。同时,皖苏两省企业签订了36个合作协议,总投资17.5亿元。安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力融入长三角经济圈。而这无论对安徽还是对长江三角洲,都可能带来一次新变革。2004年4月,安徽省委七届四次会议做出加速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重要决策。高规格访问沪苏,则是全省“融入战略”的第一个大动作。在华东,安徽一向被称为资源大省:安徽煤炭资源总量约占华东地区的一半,安徽电网在华东电网中担负着重要的能源输出任务。今年,安徽省政府再次明确,要依托富集的煤炭资源优势,加快改造,新建一批高效的现代化大型矿井,积极推进煤电联产,实施“小西电东送”计划,加速建成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从长远看,资源依然是安徽最重要的资本之一。在融入长江三角洲的进程中,应逐步发挥这一明显的互补性优势,把安徽建成长江三角洲加工制造业承接基地、煤炭能源基地、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劳动力供应基地和旅游观光休闲基地等“五大基地”。安徽通过融入长江三角洲,能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把握当前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通过与长江三角洲观念、机制方面的对接,实现全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作为安徽唯一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接近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区,马芜铜地区“泛长三角”面临新机遇,打破马芜铜的行政区划束缚,鼓励尽快融入长江三角洲。同时,引导三市加强经济联系,实现资源的共同开发和产业的优化重组,形成整体优势,成为全省乃至整个长江流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增长点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城市群。构建“马芜铜经济圈”成为安徽大开放的重要议事日程。

马芜铜的突进,标志着安徽与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也表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开始向周边省市扩展,一个“泛长三角”的雏形逐步显现。对于宣城而言,融入长江三角洲的战略其实是城市发展实现根本性跨越的基本点。宣城的定位是长江三角洲的“后花园”,保护环境将决定宣城今后能否真正融入长江三角洲,只有融入长江三角洲,全面融入苏浙沪经济圈,宣城才会有持续发展的动力。近两年,宣城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吸引内外资金分别达到40多亿元和5000多万美元。今年1至7月,引进省外投资项目558个,其中来自苏浙沪的项目达497个,占九成以上,引进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5.78亿元,进度居全省第一,总量居全省第三。对安徽来说,宣城的做法无疑具有探路与示范的价值。

从长远看,长江三角洲越是封闭,就越不利于发展。一些新城市的加入,就好比新鲜血液注入长江三角洲。如果拥有资源、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安徽城市加入,无疑会使商务成本不断攀升的长江三角洲有了更大的腹地资源和竞争优势,让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有了进一步转移的余地。同时,安徽还是一个相当广阔的消费市场,这对于长江三角洲更多地吸引外资也是一大有利因素。但同时也应看到,长江三角洲在得到关系密切的腹地后,也可能面临新的不平衡。在经济发展状况上,安徽的许多地区与长江三角洲还有较大差距。更重要的是,还要消除体制上和观念上的落差,加快体制和机制上的接轨,培育融入的软环境。一旦“泛长三角”加速成形,对上海的城市功能也将是一个新的考验。作为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上海的城市功能已发生重要转折,去年三产比例突破50%。而长江三角洲不论是“有形扩容”还是“无形扩容”,都会对上海的城市服务功能提出更高要求,要求这座城市全面加快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迈进的步伐,与之相匹配的交通、通信、信息、物流、研发等诸多服务功能也都要有大的突破。不过,这对于上海又是一种推力和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