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48591200000010

第10章 “阶梯式”开发智力秘诀(5)

四十是四十,

谁能分得清,

请来试一试。

爱心指导

语言游戏注意事项

1语言与生活联系。在生活中,尽量让孩子联系实际生活学说话,这样可以丰富其生活经验。例如,给孩子穿鞋时,家长可指着鞋说“穿鞋”;吃饭时,可以说“吃饭了”。

2语言要规范。教孩子时,家长尽量用普通话。从小学习普通话,有利于孩子将来识字和阅读。对于孩子说不清楚的话,家长要及时纠正。

3游戏方式和内容要有趣味性。家长在选择游戏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特点、爱好来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孩子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小小科学家

1七色太阳

孩子画画时,总是喜欢为太阳涂上鲜艳的红色。家长可以对孩子说:“实际上,太阳并不是红色的,不信的话,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家长拿出1个三棱镜,然后让孩子进行观察,孩子就会惊讶地发现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2变化的月亮

家长每隔几天,就在夜晚带着孩子观察月亮形状的变化,并指导孩子将月相的变化在纸上描绘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家长根据孩子的图画,教孩子总结出月亮由上弦月到满月再到下弦月的变化规律。

3摩擦起电

准备一个橡胶棒和一张纸,家长指导孩子把纸撕成小纸片,接着将橡胶棒放在头皮上摩擦,有热量感产生后,让孩子观察橡胶棒将小纸片吸起来的过程。激发出孩子的好奇心后,家长可以借此机会向孩子讲摩擦起电的原理,并鼓励孩子拿出其他东西(如筷子、汤匙、梳子等)进行摩擦试验,观察能否产生电。

4磁铁石

准备两块磁铁石,并在每块磁铁石上都画上小眼睛和小嘴巴。家长告诉孩子这两块小磁铁石有时是好朋友,有时也会争吵,当他们是好朋友时就会紧紧地贴在一起,争吵时就会相互排斥。让孩子自己动手试验。激发出孩子兴趣后,家长可向孩子讲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

5漂浮的鸡蛋

准备一瓶水、一个鸡蛋和一些盐,将鸡蛋放入瓶中,鸡蛋会沉到瓶底。接下来,家长指导孩子向水中添加盐,盐水的密度大于水,不一会儿,孩子就会惊讶地发现鸡蛋慢慢地浮上来了。

6区分生熟鸡蛋

家长拿出一生一熟两个鸡蛋,然后让孩子挑出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从外表看,生、熟鸡蛋几乎没有差别,这时家长就可以指导孩子进行生、熟鸡蛋的区分游戏了。放在耳朵边,用手晃一晃,听到有晃动声音的是生鸡蛋,没有声音的是熟鸡蛋。

爱心指导

家长如何让孩子成为一名小小“科学家”

1当孩子进行探究活动时,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真实的物体,而不应该草草应对。因为,真实的事物会带给孩子大量有效的信息。

2家长不要看到孩子进行探究活动时手忙脚乱,就急于将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只有让孩子自己在不断尝试、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他的智力才能得到开发。

3在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对生活现象的好奇心。家长可以经常对孩子说:“你自己想办法,看看能否解决这件事情。”

4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大人最好少参与,让孩子自己沉醉在奇妙的探究中。

量词小游戏

1找出家中的“1”

家长带领孩子找出家中所有的“1”,并让孩子将这些物品的名称都讲出来,如1面镜子、1张桌子、1把椅子、1台电视机等。当孩子的量词使用发生错误时,家长要指出并及时纠正。

2描述我的小房间

家长首先为孩子做示范,对自己的房间进行描述:“我的房间里有1张床,1张小桌子,桌子上放着1本书、1支笔,还有1盏灯……”当孩子明白了家长的意思后,再由孩子对自己的房间进行描述。

3量词儿歌

量词是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量词有许多,其用法也各不相同,孩子掌握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将量词知识融入到儿歌当中,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可以缩短孩子学习量词的时间,同时有利于智力的开发。

(1)量词小口诀

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金鱼四只鸭。

五双鞋,六顶帽,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九辆车,十只青蛙叫呱呱。

量词千万莫说错,说错就要闹笑话。

(2)我家门前

一座山,两匹马,四只山羊一群鸭。

十棵桃树万朵花,我家门前一幅画。

4开店铺

家长和孩子分别扮演店铺主人和购买者,在游戏中双方要进行物品交易,购买者分别从店铺主人手中购买1把椅子、2面镜子、3双袜子、4顶帽子……家长要注意在游戏过程中指出孩子量词使用错误的地方,并及时纠正。

爱心指导

家长教孩子量词四大绝招

1从“个”字开始教,逐步增加其他量词。“个”字是量词中最常用的,孩子掌握起来比较容易。如,一个人,一个碗,一个脸盆等。再结合孩子喜欢的小动物,教他学习用“只”。如,“一只小狗”,“一只熊猫”,“一只老虎”等。

2家长不要孤立地教量词。教孩子学习量词时,应把量词夹在孩子能够理解的词句中学习。这样做,能够让孩子通过数词和名词的前后呼应了解量词应用的意义,使孩子既能理解量词的意义,同时也学会了量词的使用方法。

3成人与孩子游戏或谈话时,应做到正确地使用量词。虽然有的量词孩子没有听到过,也不理解,但成人也应正确使用。要从一开始就教给孩子正确的概念。成人如不注意,势必造成孩子概念上的模糊,给以后纠正增加困难。

4与孩子谈话,要随时纠正孩子使用量词的错误,并教给孩子正确的量词。

植物的生长

1豆子发芽了

准备一些黄豆,家长指导孩子将黄豆泡在水中,水刚没过黄豆即可,然后将泡好的黄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黄豆就“种”好了。

家长每天都和孩子一起观察豆子的生长变化,并指导孩子用简单的文字或是绘画方式将豆子变化记录下来,制成豆子发芽日记。在观察豆子生长变化的过程中,家长要向孩子讲解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氧气、适宜的温度等。如果没有黄豆,也可用绿豆、花生代替。

2白菜“新生”了

做菜时,家长们大多会将白菜根丢掉,实际上这些没用的白菜根也可以“废物利用”,充当孩子观察植物生长的试验品。

方法为:将白菜根埋在土中,浇一些水,也可以施适量肥料。不久后,孩子就会发现白菜根上长出了绿色的叶片,有时还会伴有花蕾生出。别着急,再耐心地等几天,当绿叶长得更大,花蕾也会快速地生长起来,过不了几天就会开出亮黄色的花朵,还会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呢,一颗没用的白菜根就这样“新生”了。

3栽棵小树苗

家长和小朋友一起栽一棵小树苗,让小树苗伴随孩子一块长大。这样做,不但环保,还能让孩子体会生命的含义,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种树最好选择在阴天或是临近下雨时。种树前,家长要先在平整的土地上,根据树苗根系的大小,挖出一个圆柱形的树坑。要注意挖出的表层土和深层土要分开堆放,以方便埋土时按土原来的位置回填。种树时,家长要指导孩子将树苗垂直放入树坑中,用手扶正,然后家长进行填土。家长每填一次土,就要让孩子在土上踩踏一次。将树苗栽好后,为了让树苗成活,就要开始多浇水。

爱心指导

三种方法让孩子掌握更多植物知识

1抓住外出旅游的机会。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而言,他们接触自然界的机会比较少,对植物的认识相对较少。这时,家长应该抓住旅游的机会,让孩子认识一些常见的植物。

2让孩子亲自动手。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去周围的植物园,一起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让孩子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去感受这些植物的特征。这样做,可以让孩子通过实践,真正掌握植物生长的情况。

3让孩子学会坚持。植物生长需要一个过程,有时十天,有时一个月,时间有长有短。因此,要想了解植物生长的情况,一定要学会坚持,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一笔画图

1连通图

一笔画出来的图形叫连通图。

2你能一笔画出来吗?

掌握了一笔画图的规律后,小朋友们就可以练习一笔画连通图了。下面有几个图形,小朋友们可以找支笔试一试,判断出哪些是能够一笔画出的。

爱心指导

一笔画图规律的起源

欧洲的一座城市里共有七座桥梁,连接着四个小岛,小岛上的居民每天出行都要经过这七座桥梁。有人曾提出过一个疑问:“可不可以一次就走遍小岛上的七座桥,并且每座桥只经过一次呢?”

这个问题提出后,大家都很感兴趣,纷纷来到小桥上做试验,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一次经过所有的桥。后来,有人找到了数学家欧拉,请他来解决这个难题。

欧拉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要怎么办好呢?聪明的欧拉想出一个办法,他在纸上将小岛用点、桥用曲线表示,得出了一个图形,然后看能不能够用一笔画出这个图形。经过反复研究,欧拉发现,中间的一点总有画到那一点的一条线和从那一点画出来的一条线,除了起点和终点外,经过中间各点的线都是偶数,也就是说,无论从哪一点出发,最后总有一条线是无法画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