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医学信息学
48552800000085

第85章 中医药领域的信息处理(2)

中医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有时会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实际上,将阴阳对立的概念应用在中医的临床“辨证”方面,是一种定性分析的手段。“阴证”与“阳证”是性质绝然不同的两个方面。《黄帝内经》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就是要求人们认识疾病必须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首先判别机体整体的动态特点。阴阳辨证实际上是中医“辨证”的基础。中医学中的“伤寒六经辨证”是按疾病的进程及机体抗病力的强弱分为阴证与阳证,阳证群为太阳、少阳、阳明;阴证群为太阴、少阴、厥阴;中医的“八纲辨证”把机体的“动态”分为以阴阳为总纲的症状群,其中表、热、实为阳的辨证群,里、寒、虚为阴的辨证群;中医的“卫气营血辨证”是把机体“动态”分为卫、气、营、血四大证群,其中卫、气属阳,营、血属阴。中医学的这些辨证方法都是环绕着阴阳的辨证总纲而进行的。

为了将中医理论的“阴阳学说”与计算机文化中的“二进制”原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与对比,我们可以从元数据“0”与“1”和“阴”与“阳”的属性开始分析。“0”与“1”和“阴”

与“阳”一样都是性质绝然不同的符号,因此在计算机文化中人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对事物的特性进行逻辑分析,逻辑运算是构成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一个重要基础。与“0”“1”相类似的中医学中表里、寒热、虚实、气血、脏腑、升降、浮沉等概念也是代表着性质不同的两个方面,不过,这些概念中还蕴涵着对事物进行另一个层次的逻辑判断的内容。

在计算机文化中用二进制的“0”与“1”来表示文字、图画、声音等一切信息,同样在中医学中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脏腑、气血、升降、厚薄等概念来存储中医的临床信息。

若将中医学中的这种存储信息的方法与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方法相比较,所不同的是计算机中的一串串代码只有两个符号,而中医学中的符号更多,因此相比之下中医学中的信息量更丰富。《易经》中的六十四卦是由阴阳二爻构成的,阴爻为“——”,阳爻为“——”,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均由六个阳爻或阴爻排列组合而成,例如第一卦《乾卦》,为六个阳爻,即全部由阳爻组成,阳爻与阴爻的这种排列组合的方式共有2的6次方种,即有64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计算机中的基本单位是“字节”,它是由8位“0”与“1”组成,共有2的8次方种,即可以表示256种不同的数字、符号或字母。中医的“阴阳学说”所应用的符号远远超过二个,其组合方式也很丰富,也远远超过8位,因此,它与《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及计算机中的“字节”相比,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可以表达的基本对象也远远超过256种。

在计算机中,对于同一串二进制代码由于解码方式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例如,有时候对于同一幅图像若用不同的解码规则会获得不同效果的图像,即对象与规则之间存在着一对多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情况。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在体格检查时,对于同一幅图像,色觉正常的人看到的是“一副眼镜”,色弱者看到的是“一只公鸡”,这是由于在各自不同的生理条件下,对图像解码规则的不同造成的。再如在中医临床上,对同一患者,中医学中的各个流派可以用各自不同的规则来解释对象,其结果也往往不同,这是由于在一个多维空间中针对同一个对象,各个流派站在不同的角度上进行观察而造成的。同样,在计算机中,如果我们对于一封用简体汉字(GB -2312码)书写的电子邮件,直接用繁体的BIG5码的规则来解码的话,就会得到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符号。不过,由于我们对GB -2312码及BIG5码了解得很透彻,因此我们现在可以通过相应的软件在这两种码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我们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当人们对人体内在各种层次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及在不同环境之下的各种人体现象都能透彻了解的话,那么,各个流派之间、各种医学之间的沟通也就会迎刃而解。

把分辨机体“动态”的基点放在阴阳上,存在着很多优点,它与近代电子计算机技术中利用二进位制编码的手段来区别对象有很多类似之点。以八纲结合六经辨证为例,对某一患者我们先辨阴、阳,若确定是阳证,就可以在太阳、少阳、阳明范围内进行辨证;进一步辨表、里。若是里证,就在阳明证的范围内分辨;进而辨寒、热,若是热证,范围就缩小到阳明热证;再进一步辨一下虚实,若确定是实证,就可以采用承气汤之类的治疗措施。

那么与二进位有什么关系呢?为了方便起见把上列辨证措施仅分辨三次。我们若把八纲辨证属于阳的表、热及阳都用“1”代替。属于阴的里、寒及阴都用“0”代替,进而我们可以用二进位数字来给病症状态编码,这就显示了二进位制与阴阳学说的共同之点。

二进位数与十进位数是一样的,它可以表达一切“自然数”,我们知道自然数是“无限的”,若我们用一个自然数来代替一种疾病状态的话,可以推导出阴阳学说的分辨能力是无限的,我们要建立一种理论体系就需要这种无限的趋势,这样我们可以从理论上阐明中医的这种以“阴阳学说”为基础的理论体系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实际上,这种思想早在中医的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中就有了,所谓“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就包含着这种意思。

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有时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使初学者感到深不可测。实际上,从近代计算机文化中的“二进制”的原理着手,通过分析计算机内部信息表示的方法,可以看到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实际上是我们祖先发明的一种很好的存储临床数据及解析诊疗信息的方法。

19.2中医信息标准化、规范化

在计算机内部,任何形式的数据,无论是数字、符号、图画、声音,还是影像,它们都必须转换成二进制形式的编码后,才能由计算机来进行处理。我们要用计算机来处理中医药学的数据,必须将这些数据转化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文字、图像、声音或电信号等数据,然后,再对这些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实际上,在实现中医药数据的数字化之前,必须完成的第一步是实现中医药数据的客观化、规范化及标准化。

19.2.1中医信息标准化的问题

中医临床上是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来收集数据,然而,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临床信息的过程,一般都是由医生主观决断的,缺乏量化依据,因此,不便于教学及科研,也无法实现数字化。

以中医的脉诊为例,中医脉象是中医采集患者临床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几千年来,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中医一直依靠医生指面的感觉细胞来收集患者的脉象数据,并运用形象化的概念来确定其收集到的数据的性质。例如,通过指面感觉到的“替替然如珠之应指”,来确定脉象的性质属“滑”;以医生均匀地呼吸时,一呼一吸指下感觉到的患者脉搏跳动的次数来判别脉象的“迟数”,“迟脉”一息三至,即每分钟脉搏次数少于60次,“数脉”一息六至,即每分钟超过100次等等。我们分析一下上面所提到的几个中医脉象的概念,像“滑”脉这样的概念,其本身比较笼统,无法进行量化,全凭医生的主观感觉,没有客观的量化标准;再如脉象“迟数”的概念,虽然有量的概念,但是每分钟脉搏次数是61次或62次,这些能不能算“迟”?可见中医脉象的“迟数”概念从“迟”到“不迟”,从“数”到不“数”,其间没有明确的分界,其边界很模糊,没有精确的判别标准。中医的临床辨证的关键是四诊合参,非典型数据的模糊的边界只有通过在“合参”中的分析、对比才能明确它的属性。总之,在中医的脉诊中,掺杂了医生的感觉及判别经验等诸多主观因素。这一切不仅造成对疾病定位的分歧,而且给中医的教学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解决这一难题的第一步是数据必须客观化,因此,中医脉诊客观化势在必行,也就是研制能替代中医指面收集脉象数据的脉象仪的工作势在必行。同样,中医四诊中的“望”、“闻”的客观化工作也势在必行。中医四诊信息客观化是中医临床诊断数据数字化的基础。

我国地大物博、疆土辽阔、民族众多,加上风俗习惯的不同,地区、气候、环境、方言等的差异及丰富的汉语词汇等,这些内容交杂在一起,使中医药领域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的内容。以下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在中医的针灸学中,任脉的“关元”穴,其别名不下五个,在气功学中常称为“丹田”,在《素问·气穴论》中称“下纪”,在《灵枢·寒热病》篇中称“三结交”,在《针灸·甲乙经》中称“次门”,在《针灸资生经》中又称为“大中极”。

在中医药这一宝库中,使用天然药物的宝贵经验均以方剂的形式记载在历代方书或其他文献中。回顾一下,从马王堆出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五十二方》到《中医方剂大辞典》,方书不下几百,方剂已逾数十万。载方文献仅宋至清就有1400余种。在众多的方剂中存在异方同名、同方异名等许多问题。例如:《太平圣惠方》卷七、卷三十、卷五十四均有“汉防己散”,但药味及药物各不相同。另外中医方剂的用法、禁忌、病证名、治则名、中药名、中药炮制名等均需规范。

在中药学中,别名就更多了,就拿常用的中药“金银花”来说,就有50多种不同的别名。再如,昆虫“蟋蟀”,在《方言》中称“蚟孙”,在《广雅》中称“促织”,在崔豹《古今注》中称“吟蛩”,在《贵州民间方药集》中称“叫鸡”,在《河北药材》中称“蛐蛐”,在《纲目拾遗》中称“将军”。在《药录》中,中药大黄亦称“将军”。同称“将军”,竟是两种绝然不同的中药,因此,中药名称必须规范化。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为了让计算机能处理中医药领域的数据,必须对其进行预处理;即为了实现中医药数据的标准化,必须先对中医药数据进行客观化和规范化处理。

19.2.2中医药信息标准化的进展

近年来,在中医药数据标准化方面,通过国内外中医药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在某些方面已取得了显着进展。例如在中医药学术名词规范化方面,1982年至1987年WHO 西太区在马尼拉、东京、香港、汉城召开了4次针灸穴名标准化工作会议,制订了“标准十四经穴名”、“十四经穴名简释”、“标准经外奇穴”、“标准头针穴名”、“标准耳穴名”、“标准奇经八脉名”等标准。1989年10月底,WHO 在日内瓦召开全球性的国际标准针灸穴名会议,WHO 西太区推荐上述标准针灸穴名为国际针灸穴名方案。1990年我国技术监督局颁布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GB/T12346-90《经穴部位》,具有国家法律效力,要求在针灸教学、科研、医疗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必须贯彻执行。这是我国第一个中医药国家标准。

GB/T12346-90《经穴部位》规定了人体腧穴定位的方法和361个经穴、48个经外奇穴的标准定位。按照经脉归类特点将361个经穴归为十二类。

例如,手阳明大肠经(The Large Intestine Channel of Hand‐Yangming)的穴位有:商阳LI1、二间LI2、……口禾髎LI19、迎香LI20;这里,前面的中文是穴位的中文名称,后面的字母加数字是该穴位的国际通用编码。其中穴位的国际通用编码的前二位字母代表的是穴位所在的经络,这两个字母基本上与该穴位所在的经络的英文字母有关,后面的数字表示该穴位在某经络中的第几个位置。仔细推敲一下,在这编码的过程中,有时我们也损失了一部分信息,以督脉的水沟穴为例,水沟穴俗称“人中”穴,从中文名称来看很形象,也便于记忆,然而改为DU26后,一般人就不熟悉了,只适合专业人员理解了,不过后者由于数据规范化了,更适合于计算机处理。

最近,由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的11项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从200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内容包括耳穴名称与定位,艾灸、头针、耳针、三棱针、拔罐、穴位注射、皮肤针、皮内针、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等技术的操作规范。

随着中医药领域国家标准的广泛推行,必将促进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及国际交流的发展,同时对针灸临床、科研、教学的规范化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