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医学信息学
48552800000064

第64章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4)

③文档结构标准:如国际HL7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电子病历文档结构标准(CDA和CCD)等、卫生部制定的《电子健康档案标准》等。

(2)数据标准化。如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疾病术语标准SNOMED、检验术语标准LONIC 等,卫生部正在组织力量制定一系列国家标准。

2)管理规范和标准

(1)业务管理规范和标准,如:①电子病历管理办法;②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业务模型研究。

(2)技术管理规范和标准,如:①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②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标准和规范。

(3)运行维护管理规范和标准,如:①项目管理规范和标准;②资金管理;③系统运行和维护管理的规章制度。

14.7.2几个重要标准简介

1)HL7(Health Level Seven)组织和相关标准简介

HL7组织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认可的、专注于卫生领域标准开发的组织,主要制定电子健康信息交换、管理和集成方面的标准。HL7从HIS 接口结构层面上定义了接口标准格式,并支持使用现行的各种编码标准,如ICD 9/10、SNOMED 等。HL7采用消息传递方式实现不同模块之间的互联,十分类似于网络的信息包传递方式。每一个消息可以细分为多个段、字段、元素和副元素。目前,HL7的常用版本为2.4,国外HIS 软件一般都支持该标准。HL7最新版本为3.0(HL7V.3)。HL7V.3采用了面向对象的中间件技术和XML语言,建立了全新的医院信息化模型,在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虽然HL7V.3的概念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使用价值,但基于该模型制定的HL7V.3系统接口标准并没有被广泛使用,主要原因是HL7V2.X 已经十分普及,HL7V.3标准又比较复杂,升级比较困难。HL7标准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应用。

HL7组织除了制定HIS 子系统接口信息交换标准之外,还组织开发了用于临床文档(Clinical Document Architecture,CDA)的表示和展现的标准。CDA 定义了临床文档的结构和语义,一个CDA 文档是一个具有完整信息定义的实体,可以包含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内容。最新的版本R2属于HL7第三版本系列标准,其语意部分完全从HL7的RIM 模型导出,用XML的方式来表示,以提供撰写不同结构程度的临床文档的能力,从而使不同结构程度的文档(从完全不由CDA 控制的无结构不透明数据块到用CDA 模型定义的高度结构化、编码表达的临床信息)可以方便地用同样的方式管理。CDA R2并不规定文档的存储和传送方式。其他标准或规范可以用作CDA R2文档的交换。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交换医疗信息,也就是交换电子病历或电子健康档案,而基本格式应该遵循CDA 标准。我国应用国际标准一直比较欠缺,但建设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必须遵循CDA 的文档标准,以支持电子病历或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共享。

2)IHE(Integrating the Healthcare Enterprise)简介IHE 是北美放射医学协会(RSNA)和美国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HIMSS)于1998年成立的组织,其目标是促进医疗信息系统的集成,为不同子系统之间的互联提供集成方案。需要注意的是,IHE 并不是定义新的集成标准,而是基于现有成熟的标准(例如DICOM、HL7和其他一些系统集成的行业标准)制定的一套集成方案。IHE 定位在制定一套规范的流程,并通过DICOM、HL7等信息系统实现这种流程,以实现不同系统的集成(可参考第4章)。针对区域医疗卫生信息交换,IHE 制定了相关的规范,我们在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一节已经介绍。

3)加拿大的《电子健康档案建设蓝图(EHRs BLUEPRINT)》和我国卫生部的《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讨论稿)》

加拿大政府为了建设全国性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编写了指导国家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文件《电子健康档案建设蓝图(EHRs BLUEPRINT)》。该规范从需求分析、业务架构、概念架构、使用和实施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原则、方法、模型、实施等内容。

参照加拿大的EHRs BLUEPRINT,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卫生部组织编写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讨论稿)》。该《方案》讨论了我国的区域卫生信息化的特点和需求,定义了相应的信息模型、系统架构、技术架构、应用模型等内容,是我国建设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重要指导文件。

4)我国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

《国家卫生部中国电子健康档案标准》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基本数据集标准》

《国家妇幼保健中心妇幼保健数据集及数据代码标准》

《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HIS)基本功能规范》

《疾病分类代码标准(ICD 10)》

《卫生部标准WS/T1021998,临床检验项目分类与代码》

《医药行业标准YY02521997,化学药品(原料、制剂)分类与代码》

《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标准》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和疫情直报系统数据标准》

14.8电子健康档案

1)电子健康档案的提出

“共享医疗”和“电子健康档案”(HER)的概念在“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中”已介绍。电子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管理(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电子健康档案是以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并能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满足个人及管理需求的信息资源。

居民要想通过双向转诊、共享医疗,在以区域为半径的各级医院得到经济、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要使所有健康、医疗信息能够被所有的机构“互认”和“共享”,必须使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因此,作为所有居民的健康、医疗信息的载体——电子健康档案(含电子病历)被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