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医学信息学
48552800000006

第6章 医学信息的管理(2)

信息具有针对性。对一些人无效的信息可能对另一些人是有用的。股市上某一个股的涨跌信息对于非股民来说通常没有很大意义,而对该股的持有人来说关系可能很大。

医院对病人疾病的诊断结论通常只对病人本人有用。

信息是可以暂时消失或永久消失的,例如通过考古人员的努力可以找回一些有关人类古代文明的信息。在计算机应用中,我们可以把放到回收站的数据理解为准备做“暂时消失”处理的信息,对回收站的数据进行清空处理就相当于“永久消失”,另外像对磁盘进行格式化处理,也相当于对磁盘上的信息进行“永久消失”处理。

综上所述,信息有以下一些特性:信息不是物质,信息是可以共享的;信息没有质量,然而信息的传递需要载体,没有载体的信息是不存在的;信息不是能量,信息是可以暂时消失或永久消失的;信息是可以处理的,信息只有通过处理、发布、交流、使用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信息是有时效性及针对性的;信息是可以通过不同的载体进行传输或存储的。

2.1.3信息管理基础

首先对几个关于信息管理的名词作简单解释。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点,是要将信息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管理。狭义的信息管理:对信息的管理。广义的信息管理: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信息、技术、人员、组织进行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控制,从而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信息管理科学:信息管理科学是一门以普遍存在的社会信息现象为研究对象,在揭示其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社会信息服务中的各种问题的科学。

1)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IRM)的基本点,是要将信息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就是采用全新的思想,以最有效的模式管理一个组织的信息,以支持一个组织正确地进行管理和决策。IRM 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息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正是IRM 的兴起,才使信息资源在组织中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

(2)必须将技术、经济、人文手段相结合,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整体管理。IRM 使信息管理摆脱了单纯依靠技术因素的观点,以一种全新的、综合的、系统的管理思想为指导,逐步成为管理科学中独立的领域。

(3)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模式。IRM 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是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先进性。更重要的是,IRM 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具实用性的信息管理模式。

一般来说,IRM 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人的、组织的和社会的IRM。但IRM 突出了组织机构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或面向组织的信息资源管理,即非国家层次及个人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多种多样,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从其性质来划分,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主要有技术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四大类。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可划分为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三个层次。在这三个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中,宏观管理和中观管理是微观管理的前提,微观管理是宏观管理和中观管理的基础。组织机构的信息资源管理问题正是本章重点要讨论的。

2)信息管理

对信息管理的理解,一种认为就是对信息的管理。在这里,信息管理是指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另一种则认为,信息管理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信息、技术、人员、组织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有效的控制,从而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在这里,信息管理是指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管理是管理的一种,既要对信息进行管理,也要对信息活动进行管理。信息和信息活动都是信息管理的客体。简言之,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和信息活动的管理。这是我们对信息管理的全面理解。

基于以上认识,可以把信息管理定义如下: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信息管理是信息人员围绕信息资源的形成与开发利用,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的信息活动。这一定义概括了信息管理的三个要素:人员、技术、信息;体现了信息管理的两个方面: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

信息管理的历史发展可划分为三个时期:传统管理时期(以手工文献为象征)、技术管理时期(以电子信息系统为象征)、资源管理时期(以信息资源管理为象征)。

美国的马钱德和克雷斯林以及中国南开大学钟守真等人,分别提出了信息管理发展阶段新假说,指出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时期,认为信息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管理阶段、系统管理阶段和资源管理阶段,目前正步入知识管理阶段。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新发展,是对信息管理的提高和升华。

从组织信息管理角度来看,岳剑波把现代信息管理时期的信息管理活动分为以下两个发展阶段:一是面向技术的信息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阵地,以解决大数据量信息的处理和检索问题为主要任务,管理手段计算机化,主要管理者是管理信息系统经理。二是面向资源的信息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资源为中心,以战略信息系统(SIS)为主要阵地,以解决信息资源对竞争战略决策的支持为主要任务,管理手段网络化,主要管理者是信息主管(CIO)。

卢泰宏对信息管理的研究内容做出了高度的概括。与信息管理的技术时期相比较,他提出了信息管理的技术管理、经济管理和人文管理三种模式,并分别对应三种社会背景: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概括而言,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们综合采用技术的、经济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管理,以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另外,与管理的一般职能一样,信息管理的主要职能仍然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3)信息管理科学

关于信息管理科学,目前国内外正从不同角度展开全面研究,以下归纳已达到基本共识的定义:信息管理科学是一门以普遍存在的社会信息现象为研究对象,在揭示其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社会信息服务中的各种问题。

对社会信息现象与规律的认识是信息管理科学的基点。

信息学、管理学和系统科学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三者构成了信息管理学基础理论体系结构,是信息管理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

鉴于信息管理科学的跨学科特征,其研究方法理应是综合性的。以信息论为主体包括控制论和系统论在内的学科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研究方法。

4)信息管理学的实用体系和相关内容

信息管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信息管理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组织层面。

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技术是前提,信息系统是手段,信息经济是宗旨。基于以上观点,信息管理学的实用体系框架是: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经济研究。

如果进一步将“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管理”两个基本概念加以对照和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实际上是对同一内涵从两个不同角度的分别概括。“信息管理”是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对这一内涵的宏观概括;而“信息资源管理”则是从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角度对这一管理过程的微观描述。

通常认为信息资源管理由信息源、信息服务和信息系统三部分组成。

信息资源的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获取资源;②加工资源;③利用资源;④废弃资源。

从系统观点看,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整个信息系统的管理。从过程观点看,信息是一种具有生命周期的资源,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更为全面的是钟义信教授提出的信息技术四基元,即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智能技术、控制技术。

把信息技术单纯理解为“一个C”(计算机)、“两个C”(计算机与通信)和“三个C”(计算机、通信、控制)是不够全面的。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传递、处理和存储、以及利用信息的技术。感测技术是信息的采集技术,对应于人的感觉器官;通信技术是信息的传递技术,对应于人的神经系统;计算机技术是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技术,对应于人的思维器官;控制技术是信息的使用技术,对应于人的执行器官。

另外,按照专业信息工作的基本环节,可将信息技术比较完整地划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加工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检索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等。

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程序管理方式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整个数据库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用户应用程序、介于数据库和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存储在外存储器上的经过组织的共享数据库。其中,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对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软件系统,它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用户应用程序对数据库进行的所有数据操作都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统一管理下进行的。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阶段、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阶段、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阶段。

由于网络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人们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网络定义。第一种网络——计算机通信网是指以传输信息为目的、用通信线路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第二种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方式连接起来,并且各自具备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输出信息的系统,称为信息系统。换句话说,一个信息系统由输入(数据)部分、信息处理部分和输出(信息)部分组成。信息处理部分,通常被称作信息处理器,它是信息系统的主要成分,也是全面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关键所在。

几类主要的信息系统模式:①情报检索系统;②MIS 与EDPS、DSS ;ES、EIS、OAS、SIS。

信息经济学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以及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

信息经济概念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已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进化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以信息技术为物质基础,以信息产业为部门构成,以信息活动作用的强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经济时期。

信息产业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信息资源,使其在社会经济领域里的应用不断发展,从而形成的一系列的产业群体。所以,信息产业的发展基础一是信息资源,二是现代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可分为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世界发展中大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产业信息化、信息产业化。产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石,它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技术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人员信息化。

5)信息管理学的学科发展与专业教育

我国图书情报界、计算机界、工商管理界竞相开展信息管理学研究,对这一新兴学科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开拓,虽然人们对信息管理的定义存在着学科角度的差异和应用角度的分歧。目前,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计算机信息管理研究和工商信息管理研究三者在学科建设上呈现出一种逐渐整合的趋势。但是现在所设的该专业实际上只是一个统一的名称,并未完全打破原有的专业早已形成了的较为稳定的教学体系。

国外基本上把信息管理视为一个新领域,它主要研究组织机构(而非个人或社会)的信息资源的管理问题。我国的本专业建设也应把探求组织层次的信息管理或信息资源管理教育作为新的方向,因为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这类新型人才的需求将会迅速增长。

2.2医学信息的管理

1)医学信息

医学信息(Medical Information)是指一切与生命健康科学有关的信息,它来源于人类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理论创见,它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正如第一章所述,从分子水平到基因水平、蛋白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个体水平、再上升到公共卫生水平。因此,医学信息的应用范围遍及医疗卫生各个领域,我们将在以下各章节介绍。

如前所述,“信息”离不开“数据”,医学数据是医学信息的素材、载体和体现。事实上,所有医疗保健活动都涉及数据的收集,分析或使用。

医学信息管理是指对医学信息进行搜集、加工、组织、存储、传递、访问、分析、利用、研究的过程,即对医学信息的开发管理和利用。

2)医学信息的计算机管理

传统的医学信息管理强调使用纸质记录来存储和检索信息,但是在使用中由于一系列的实际问题的存在,使这些记录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例如:

(1)能否找到所需要的医疗记录?

(2)能否在这些记录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