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宁夏文化发展研究
48535500000041

第41章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的宁夏传媒影响力建构策略(2)

第三,提升我区新闻人才的培养层次。目前,宁夏新闻人才培养还停留在本科人才培养层面,以宁夏大学为例,新闻学本科专业已经创办29年,但由于人才流失、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原因,至今没有新闻传播学硕士点,而宁夏也是目前全国仅有的2个没有新闻传播学硕士点的省(另一个是青海)。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点不仅仅是硕士人才培养问题,它还在新闻学研究、本土传媒产业决策咨询、传媒机构人才继续教育、传媒产品研发等方面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今后,应该在政策上、投入上给予一定倾斜,帮助宁夏大学早日建成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整合资源,建立并建设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专业,使其成为自治区新闻宣传工作和传媒实践的智库。

第四,提升宁夏新闻传播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能力。截至2009年,宁夏本土研究人员从未承担过新闻传播学类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等重大项目,每年被批准立项的宁夏社科规划项目中也少有新闻传播学类项目。但是,2010年至今的3年,宁夏大学研究人员不甘落后、披荆斩棘,先后斩获新闻传播学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国家广电总局研究项目各一项,宁夏本土新闻学研究的层次得到显著提高。与其他产业不同,传媒产业是内容产业,竞争的核心是内容上的竞争,这就是所谓“内容至上”、“内容为王”,而内容竞争的制胜法宝就是“研发”,即媒体的策划能力,它不仅需要传媒内部研发力量的投入,也需要具有宁夏本土新闻传播研究经验的外部智库的参与。

二、宁夏传媒的文化引领力建构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承的社会功能,它能够将文化传递给社会公众,促成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从而增强社会的凝聚力。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当前,宁夏传媒建构文化引领力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针对宁夏地处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实际,通过媒体信息传播引领民族团结和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先进文化,增强文化引领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特色

第一,要通过生动鲜活的新闻及广播影视作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引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先进文化,要做到报纸有民族团结专栏、广播电视有民族团结专题节目、网络媒体有民族团结专题策划。宁夏是少数民族地区,回族文化、回乡文化既是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重要的宣传资源。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宁夏的发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宁夏人民群众的关爱,同时,宁夏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宁夏媒体要深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挖掘民族团结的鲜活宣传案例,在区内外宣传宁夏在民族团结方面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宣传宁夏回族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与繁荣,宣传宁夏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新举措、新经验,宣传当代宁夏回商文化的新发展,宣传当代宁夏回族文学作家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繁荣与发展的贡献。

第二,要弘扬“解放思想、不甘落后、自加压力、干事创业”的先进文化,营造全区民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宁夏地处祖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是,从自治区成立以来的54年,宁夏人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宁夏传媒要弘扬并引领“解放思想、不甘落后、自加压力、干事创业”的先进文化,在新闻宣传工作中通过典型报道、先进市县区发展经验宣传、适当的舆论监督为宁夏实现跨越式发展呐喊助威。要大力宣传各行业中由宁夏先行先试,推向全国的“宁夏经验”,大力宣传宁夏近年来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实施的成功的改革经验,大力宣传宁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推崇“只争朝夕、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精神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宁夏人“小省区要有大作为”的雄心壮志和“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和魄力。

(二)深入宣传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引领科学发展的现代生态文化

宁夏地处祖国西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胡锦涛总书记来宁夏视察时强调,“宁夏要为构筑祖国生态屏障贡献更大力量。”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的指导下,宁夏在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发展循环经济、改善人居环境等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了王有德等先进典型人物,宁夏传媒要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新闻宣传引领现代生态文化在宁夏继续发扬光大,要大力宣传防沙治沙战线模范人物的无私奉献精神,宣传宁夏在生态建设领域的成功经验。要把宁夏生态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的成果与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提高文化引领的针对性和时代特色。

(三)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用先进文化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教育和成长成才日益成为当代家庭最关注的问题。大众传媒承担着社会教育的重要职责,其传播内容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通过大众传媒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传媒要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用先进文化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首先,要办好宁夏广播电视总台少儿频道和《小龙人报》,使其成为我区青少年获取新知、接受教育的重要平台。少儿频道要坚持公益频道定位,在现有节目的基础上,“开门办频道”,教育主管部门、各类学校要支持少儿频道举办寓教于乐的青少年节目,通过各方参与,打造本土精品青少年节目,要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举办参与性较强的少儿才艺展示、青少年科技创新类电视赛事活动,提高频道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小龙人报》是宁夏唯一的少儿类报纸媒体,目前该报纸的定位是学习辅导类报纸,功能较为单一,要创造条件使其扩展服务少年儿童的媒体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要关注农村地区,特别是南部山区青少年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体信息需求,在传媒资源配置方面要适当倾斜。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当前,我区青少年传媒资源配置依然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南部山区及农村留守儿童的传媒占有量较少、接触率较低。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区南部山区青少年教育工作,先后通过兴建六盘山中学、育才中学扶持山区学子走出大山,还在农村地区实施营养早餐工程,这些德政工程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下一步,应该在山区青少年教育的软件建设、思想道德建设领域有新的作为,实施媒介援助就是一个好做法。建议将《小龙人报》整体办成服务山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免费报纸,开创全国首个由政府投资举办,以赠阅形式免费向山区青少年发行的农村少年儿童公益报纸,如果可以实现,这将是宁夏传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个创举。

再次,传媒要针对我区实际情况,主动出击,结合学校教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所谓媒介素养,是指国民正确判断媒介信息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并有效使用和传播信息的素养。作为媒介受众,青少年如果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就可以分辨大众传媒背后的各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对接收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坚持和弘扬健康向上的观念和文化,抵制和批判消极腐朽的观念和文化。在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对青少年群体作用力最大,一些青少年迷恋网络、乐于接受过度成人化的内容、不能分辨信息优劣,有的甚至沉迷于情色信息。媒介素养教育在国内一些省区已经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媒介素养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等教育教学机构的工作内容,传媒自身也应该承担起这项社会责任,宁夏传媒特别是定位于青少年的传媒,应该在此方面先行一步,在青少年中通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引领先进文化。

(四)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当前,宁夏网络文化建设应该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首先,做大做强宁夏新闻网等门户主流网站,使其成为向国内外传播宁夏本土信息的主渠道;其次,做好专题网站建设规划,针对新闻宣传、外宣报道的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做好视频类、民族文化类、文化旅游宣传类、重点项目建设类的代表性网站;再次,协助党政部门做好政务信息公开网站,形成主流新闻网、重点专题网和政务信息网的协同互动。

三、宁夏传媒的形象塑造力建构

宁夏地处祖国欠发达地区,能否通过媒体传播,展示并建构良好的地区形象,对于我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这也是宁夏传媒承担的对外宣传——让宁夏“走出去”工作任务的落脚点。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面对世人“宁夏在哪里?”的疑问,宁夏传媒完成了“宁夏在这里”的外宣使命,那么今天的宁夏传媒则肩负着宣传“宁夏是个好地方,这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欢迎您到宁夏投资创业、旅游消费”的重任,具体地讲,宁夏传媒应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要以增强宁夏软实力为目标,生动形象、迅速及时地向世界传播宁夏的特有文化资源,增强宁夏形象的知名度、美誉度

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同样,增强文化软实力,对于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宁夏有独特的回乡文化、西夏文化、黄河金岸文化、西北塞外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已经和正在成为宁夏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资源支撑,宁夏传媒要通过深入挖掘、精良制作、巧妙包装,将这些资源禀赋展示给世界。

首先,要“请进来、走出去”,确定重点,不撒胡椒面,集中力量采制、拍摄几部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制作的形象宣传片、风光专题片、人文纪录片,力争在央视和高收视率的省级卫视频道乃至国外媒体播出,并且免费在国内外各大视频网站发布,最大可能地提升宣传效果;其次,要研究外宣策略,把提高宣传效果、增强宁夏形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作为宁夏外宣工作的落脚点。在对外宣传中,要减少“宣传味”,增强人文性、情趣性、知识性、故事性,增加图片和视频等视觉类内容,要通过“名人效应”,邀请区内外知名人士讲解或者展示宁夏本土知名人士的生活工作提升传播效果,要重视外宣作品中“人”的要素,通过“人”展示宁夏人的生活、情感和精神世界。

(二)“跳出宁夏看宁夏,站在全国看宁夏,站在世界看宁夏”,向世界展示宁夏新世纪以来的重大工程,展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宁夏人负重拼搏的良好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