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荞麦
48527700000068

第68章 如何防治草地螟?

草地螟属鳞翅日,螟蛾科,是杂食性、暴食性害虫。在北纬37°~40°地带普遍发生。草地螟除危害荞麦的叶、花和果实外,还危害豆类、马铃薯、甜菜及谷子等多种作物。

该虫在山西多数地区一年发生三代,以幼虫和蛹越冬,第三代幼虫危害最为严重。成虫体长12~13毫米,深褐色,有趋光性,飞翔能力较弱,黄昏时有结群迁飞的习性,寿命5~7天。卵扁圆形、乳白色,有贝壳光泽,散产或单产。幼虫黑绿或墨绿色,体长20~75毫米,共计五龄,二三龄时稍触动则弹跳,卷曲后退,能吐丝悬垂;四龄后活动剧烈,每分钟行25~30厘米,有群集暴食习性,通常在叶间结网潜居,嚼食叶面,残留表皮,为时约15天,老熟幼虫入土做茧成蛹越冬。

其防治方法主要如下:

(1)网捕成虫。利用成虫羽化至产卵2~12天空隙时期,采用拉网捕杀,是减轻当代虫口、降低危害的有效方法。

(2)灯光诱杀。利用其具有趋光性及黄昏后有结群迁飞的习性,采用灯光诱杀,效果较好。

(3)药剂防治。在幼虫三龄前,用90%敌百虫、80%敌敌畏1000倍液或40%乐果1500倍液喷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