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荞麦
48527700000050

第50章 如何栽培无公害苦荞麦?

中国西南的高寒山区、民族地区是苦荞麦的故乡,也是世界苦荞麦的集中产地,常年播种面积在1800万亩以上。

苦荞是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也是很好的药用植物。苦荞粉和叶中含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尤其富含芦丁,含量为0.8%~1.5%。

苦荞食品具有明显降低血脂、血糖、尿糖的作用,故一些医学专家把它称之为三降粉。它对糖尿病有特效,对高血脂、脑血管硬化、心血管病、高血压等症,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苦荞还具有较高的辐射防护特性,对辐射病患者是一种极好的疗效食物。

(1)植物学特征。苦荞麦是短日照作物,但对日照要求不严,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都能生育结实。生育期最适宜的温度是18℃~25℃。凉爽的气候和湿润的空气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当温度低于10℃或高于32℃时,植株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的抑制而造成减产。苦荞麦生长快,早熟品种生长期为80~95天,中熟品种为96~110天,晚熟品种为111~125天。

(2)选择基地。

其一,空气清洁。无公害荞麦生产区域内,要求没有污染型企业和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堆放物等可能造成环境与农产品污染的污染物。

其二,灌溉水清洁和排灌方便。选择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的农田作为基地。基地用水一定要控制污染源,禁止使用工厂、医院等排放的废水。

其三,土壤质量。荞麦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只要气候适宜,任何土壤,包括不适于其他禾谷类作物生长的瘠薄地、新垦地均可种植,而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营养充足、保水力强、通气性良好的土壤更适宜种植荞麦。

其四,种植地区及海拔。苦荞适宜在长江以南海拔1500~3500米的各苦荞栽培区种植,尤其是四川、云南和贵州等省区的高寒山区、民族地区效果较佳。

(3)选用优良荞麦品种。长期以来,许多地方的荞麦品种未得到更新,品种退化、混杂严重,制约了产量的提高。

当前推广的西荞一号、九江苦荞、额土、额落乌且等优良品种,具有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等特点。播种前用0.3%的硼砂水溶液浸种,均可增产16%以上。因荞麦种子寿命很短,发芽率每隔一年平均递减35.5%,所以应选用新而饱满的种子。

(4)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其一,精耕细耙。一般苦荞地耕作层过浅,会影响根系的生长。实践表明,每亩产量在150千克以上的,耕作层均在30厘米以上。加深耕作层并细耙整平土壤,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可为根系营养生长和植株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其二,施足基肥。苦荞生育期短,花期长,需养分多。研究表明,生产100千克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取氮3.5千克、五氧化二磷1.5千克、氧化钾4.3千克。播时每亩用腐熟农家肥500千克作基肥,用50千克草木灰、8千克过磷酸钙混合作盖种肥,苗期追肥用5~8千克尿素,初花期用1%硼砂水溶液叶面喷施,能显著提高结实率。

其三,适时播种。苦荞麦喜冷湿的气候,但宜在温暖的气候中生长,而开花结实期昼夜温差较大更为有利,若生育期遇高温、干燥会导致苦荞减产。我国西南地区春荞应3~4月播种,秋荞宜8~9月播种。播期对生育进程影响较小,但对产量影响较大。播种方式应改传统的撒播为开厢条播或窝播,每亩用种量为3~4千克,总苗控制在12万~15万株/亩。

其四,加强田间管理。苦荞生长快,现蕾封行早。幼苗2~4片真叶时,要及时间苗定苗,淘汰弱苗,并及时追肥,中耕除草。现蕾期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并适当培土护根防倒。

(5)综合防治病虫害。苦荞麦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轮纹病、褐斑病。播前按每100千克种子加1千克40%五氯硝基苯粉剂拌种消毒,或苗期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进行喷撒,均可取得显著的效果。害虫主要是钩刺蛾,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在幼虫大量孵化至三龄以前,用90%敌百虫1000~2000倍液喷雾。

(6)适时收获。苦荞麦的成熟期很不一致,当全株有2/3籽粒成熟时,为最适宜的收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