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荞麦
48527700000020

第20章 我国荞麦生态区是如何划分的?

种植荞麦在不同地理位置有明显差异。海拔高低,南北纬度不同需在选择品种时慎而用之。我国荞麦种植区划分为以下四个生态区。

(1)北方春荞麦区。该区包括长城沿线及以北的高原和山区。本区属高纬度、高海拔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左右的山地和高原。无霜期100~130天,大部分地区≥10℃积温不到3000℃,年降水量为300~400毫米,春季干旱,夏季降水比较集中,荞麦生育期间气候温暖湿润,光、热、水能满足要求。本区耕作粗放,栽培作物以荞麦、燕麦、马铃薯等喜冷作物为主,辅以其他小宗粮豆,是我国甜荞的主要产区,甜荞种植面积占全国荞麦面积的50%~60%。一年一作,春播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本区南北有纬度差别,东西有地势上的不同。北部气候寒冷,生育期短,需用耐寒的早熟品种;南部气候稍暖,生育期略长,可选择中、晚熟品种。

(2)北方夏荞麦区。本区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位于我国中部,大部为平原低海拔区,也有部分丘陵山地或河谷沙土。无霜期170~225天。春季有寒潮,秋季有早霜,夏天温度很高。

本区≥10℃积温3600℃~4800℃,降水为500~900毫米,7~8月份雨季集中,土壤肥力中等。本产区人多地少,耕作较为精细,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产区。荞麦是小麦的后茬,平原7~8月份复播甜荞,高寒山区5~6月份春播苦荞为本区特点。本区是我国荞麦复播区。近年来因农田水利的发展和高产作物的推广,太行山以东的平原地区,荞麦种植面积大大缩小,太行山以西无灌溉条件的丘陵和高寒山区,仍继续种植荞麦。该区以种植早、中熟品种为宜。

(3)南方秋冬荞麦区。本区位于我国南方及沿海地区,海拔较低。本区范围广阔,气候温暖,无霜期长,雨量充足,以耕作为主,荞麦为稻—稻的后作,多零星种植,种植面积极小,不到全国荞麦种植总面积的5%。荞麦在本区温光不足及水利条件差的山地仍有种植,选择适宜的茬口,安排好白露至立冬期间60天的空隙,荞麦生产在本区可有一席之地。

(4)西南高原春秋荞麦区。本区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包括西藏、青海高原、甘肃甘南、云贵川高原、川鄂湘黔边境山地丘陵和秦岭、巴山山脉南麓。海拔800~3000米范围内,农业立体性强,种植垂直带明显。耕地多分布于山地平坎,盆地沟川或坡地上。年平均温度在7℃~18℃之间,≥10℃积温2700℃~4700℃,降水900~1300毫米。

本区海拔400米以下的河谷平坎地区,≥10℃积温超过5500℃,无霜期长于300天。本区是我国苦荞主要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苦荞总种植面积的25%~35%。一年一作,春播。在低海拔的河谷平坎地区为二年三熟制,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