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宁夏贺兰山森林资源
48513200000017

第17章 森林资源现状(2)

第四节防护林资源

防护林是以发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林地。贺兰山防护林主要是农田牧场防护林和护路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是以保护农田、牧场减免自然灾害,改善自然环境,保障农牧业生产条件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林地。护路林是以保护铁路、公路免受风、沙、水、雪侵害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林地。

贺兰山防护林面积114.9平方米,蓄积量1526.5立方米,分别占保护区二林种总面积、蓄积的0.3%和0.1%。

1.防护林各地类面积蓄积结构

防护林中,乔木林面积、蓄积分别为103.4平方米和1526.5立方米,分别占保护区防护林面积、蓄积的90.0%和100%;疏林地面积、蓄积分别为11.5平方米和0.0立方米,分别占保护区防护林面积、蓄积的10.0%和0.0%。

2.防护林各林种面积蓄积结构

防护林中,农田牧场防护林面积、蓄积分别为43.6平方米和0.0立方米,分别占防护林面积、蓄积的42.2%和0.0%;护路林面积、蓄积分别为59.8平方米和1526.5立方米,分别占防护林面积、蓄积的57.8%和100%。

3.防护林乔木各龄组面积蓄积结构

防护林乔木林中,幼龄林面积、蓄积为8.4平方米、107.2立方米,分别占乔木防护林面积、蓄积的8.1%和7.0%;中龄林面积、蓄积为95.0平方米、1419.3立方米,分别占乔木防护林面积、蓄积的91.9%和93.0%。

第五节特种用途林资源

特种用途林是以保存物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用于国防、森林旅游和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林地。贺兰山特种用途林主要是环境保护林和自然保护林。环境保护林是以净化空气、防止污染、降低噪音、改善环境为主要目的,分布在城市及城郊结合部、工矿企业内、居民区与村镇绿化区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林地。自然保护林是各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内以保护和恢复典型生态系统和珍贵、稀有动植物资源及栖息地或原生地,或者保存和重建自然遗产与自然景观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林地。

贺兰山特种用途林面积、蓄积量分别为35323.4平方米和1319195.2立方米,分别占全区四大林种总面积、蓄积的99.7%和99.9%。

1.特种用途林各地类面积蓄积结构

在特种用途林中,乔木林面积、蓄积分别为18531.9平方米和1276015.6立方米,分别占保护区特种用途林面积、蓄积的52.5%和96.7%;疏林面积、蓄积分别为7817.8平方米和43179.6立方米,分别占保护区特种用途林面积、蓄积的22.1%和3.3%;灌木林面积为8973.7平方米,占保护区特种用途林面积的25.4%。保护区灌木林地全部为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

2.特种用途林各林种面积蓄积结构

特种用途林中,环境保护林面积、蓄积分别为22.0平方米和0.0立方米,分别占特种用途林面积、蓄积的0.1%和0.0%;自然保护区林面积、蓄积分别为18509.9平方米和1276015.6立方米,分别占特种用途林面积、蓄积的99.9%和100%。

3.特种用途林乔木各龄组面积蓄积结构

特种用途乔木林中,无幼龄林;中龄林面积、蓄积为9263.7平方米、909858.8立方米,分别占特种用途乔木林面积、蓄积的50.0%和71.3%;近熟林面积、蓄积为7329.7平方米、289828.4立方米,分别占特种用途乔木林面积、蓄积的39.6%和22.7%;成熟林面积、蓄积为1921.2平方米、75935.5立方米,分别占特种用途乔木林面积、蓄积的10.4%和6.0%;过熟幼龄林面积、蓄积为17.3平方米、392.9立方米,分别占特种用途乔木林面积、蓄积的0.1%、0.03%。

第六节灌木林资源

灌木耗水量小,耐干旱、耐盐碱、耐高寒,具有很强的更新和自然修复能力,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在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灌木是重要的混交树种,发挥着重要的防护作用。在城乡绿化中,灌木对美化环境也具有较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灌木林分布范围广阔,在乔木树种难以适应的高山、湿地、干旱、荒漠地区常能形成稳定的群落,灌木林的生态防护效益非常显著,尤其在我国目前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保护和发展灌木林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贺兰山灌木林地面积为8973.7平方米,全部为国有天然的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

1.灌木林各优势树种(组)面积结构

灌木林中,优势树种主要有四合木、柏类灌木和其他灌木。其中,四合木面积为306.9平方米,占灌木林面积的3.4%;柏类灌木面积为385.1平方米,占灌木林面积的4.3%;其他灌木(主要是忍冬子、绣线菊等)面积为8281.7平方米,占灌木林面积的92.3%。

2.灌木林覆盖度等级面积结构

灌木林中,按覆盖度等级分,疏(覆盖度30%~49%)面积为8148.8平方米,占灌木林地面积的90.8%;中(覆盖度50%~69%)面积为671.3平方米,占灌木林地面积的7.5%;密(覆盖度70%以上)面积为153.6平方米,占灌木林地面积的1.7%。

第七节生态公益林资源

生态公益林是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其他林地,确定为生态公益林,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生态公益林按事权等级划分为国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

国家公益林是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划定,并经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核查认定的公益林。国家公益林划分标准按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通知》(林策发[2004]94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地符合国家重点公益林的生态区位,范围内的林地全部划分为国家公益林。

生态公益林按保护等级划分为特殊、重点和一般保护三个等级,划分标准执行《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18337.2——2001)和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区位生态重要性和脆弱性等级,国家公益林的保护等级为特殊和重点保护,地方公益林的保护等级为重点和一般保护。

根据国家林业局、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有关技术标准,按森林类别不同进行区划,贺兰山林地面积为191127.08平方米。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为191127.08平方米,占林地面积的100.0%,无商品林面积。按林地权属分,全部为国有公益林地。

1.生态公益林各地类面积结构

生态公益林中,乔木林地面积为18635.3平方米,占生态公益林面积的8.6%;疏林地面积为7829.3平方米,占生态公益林面积的3.6%;灌木林面积为8973.7平方米,占生态公益林面积的4.2%;未成林地面积为343.1平方米,占生态公益林面积的0.2%;宜林地面积为179877.2平方米,占生态公益林面积的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