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宁夏党史口述文库
48512300000039

第39章 在党的旗帜下前进(2)

1950年春天,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彭德怀来宁夏视察。当时我是政府干部科的小干事,负责在会场门口收入场票。彭总进会场门口看见我这个小青年收门票,就亲切地拧着我的耳朵问:“怎么让一个小鬼收门票?”潘自力书记笑着回答说:“他是我们干部科的小干事,他给谁发票,他知道,他收票。”彭总一边笑着问:“我要票不?”一边哈哈笑着走进会场。我当时觉得这样大的领导,和一个小不点干事开玩笑,真是和群众心连心啊!这次事情使我记忆一辈子。

1976年12月2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接见全国“农业学大寨”的会议代表,我当时在宁夏农办工作,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中间,中央领导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陈云、邓颖超、杨尚昆、郭沫若、王震、彭真、聂荣臻、习仲勋、马文瑞等接见了会议同志,并同与会者合影留念,宁夏代表都站在叶帅身后,他问道:“宁夏农业情况还好吧?宁夏是个好地方,民以食为天,要把农业生产抓好。”我当时见这么多党和国家领导同我们合影,真是一生的幸运和光荣。他们都是为新中国成立与建设立下伟大功勋的领导人,这么看重农业,看重民生,看重粮食问题,我们对中央领导的关怀非常感动。会见合影后,我们又一同到毛主席纪念堂地基处添土奠基,这又是难得的机遇。这次我又受到了很深的教育。我干的是农业,回到宁夏后,我就上山下乡,在农村跑了8年,从六盘山到黄河两岸,直到磴口、阿拉善旗(当时属宁夏)的乡村、草原、湖泊我都去了,了解民生,探询解决贫困的途径,我唱着《十送红军》《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井冈山》《宁夏川》等激动人心的歌曲,豪情满怀,踏着家乡的土地,搞了几年农村调查研究,为宁夏脱贫致富而奋斗。1980年经过调查研究,根据自治区党委指示,我起草了《宁夏加强民族团结》的报告,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审议修改后,以党委91号文件发往各地市县区贯彻执行。我还撰写了《关于南部山区建设方针》。因为在六盘山跑了多年,重走了毛主席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的光辉征程,在激情的岁月,我又先后写出了一些文章,如《毛泽东的宁夏情》《周恩来与宁夏》《中南海心系宁夏》《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邓小平与当代中国》《邓小平在宁夏》《中共在宁夏的火种》,以及中共1926年9月在宁夏建立特别支部后,李临铭任书记与宁夏早期中共党员张子华、孙殿才、梁大均及爱国人士袁金章、黄执中、徐宗孺团结战斗的历史。这些都表达了我对新中国的热爱,对党和人民的培养之恩的感激之情。

五、党给我的任务

1964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到宁夏视察工作时,我在银川市委工作,也参加了接待工作。考察过程中,邓小平的车到了玉皇阁时停了一下,又继续往前走,我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回来后邓小平同志对自治区领导杨静仁、李景林讲,他在大革命时第一次从苏联回祖国,途经宁夏银川在这里住过,这次来想看望一下原来的房东老妈妈。她曾操心过他的吃喝,他很想念这位老人。邓小平同志还说:“事前没有给你们打招呼,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以后有机会再说吧!”之后,自治区党委给我交代了一个任务,让我把邓小平同志在宁夏住过的房东的情况了解清楚,写一个材料报到北京去。我于是把情况调查清楚并写好了材料,给区党委李景林书记汇报了情况。据当年接待邓小平同志的时任冯玉祥部留守银川人员孔广耀(以后曾是自治区政协委员)说:“1926年冬天,邓小平(当时名邓希贤)从莫斯科回祖国,第一站到宁夏银川。他先住在山河湾旅店,在店后有一家土小院,住着两户人家,一户是毡匠,一户是拉骆驼的驮夫李宗仁。邓小平从阿拉善旗骑李家的骆驼到银川城。邓小平总把驮夫李宗仁叫老哥。李宗仁病了,邓小平一路上亲自给他喂药吃,不把他当驮夫。李宗仁说他这一辈子也忘不了邓希贤小兄弟,这个好人。李宗仁的老母亲有眼病,邓小平上街买来眼药,亲自给这位老妈妈点眼药,还帮老人提水洗菜。”这家人说:“我们生来是苦命人,总忘不了这个年轻人,他不嫌弃我们这些穷苦人。”孔广耀、梁大均、金三寿等同志都介绍了邓小平同志在银川城传播了马列主义革命火种,宣传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因我没能把宁夏党委让我将了解到的邓小平在宁夏的情况及时送到北京给小平同志,成为我一生的遗憾。因那天我正要上火车到北京去,“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广播了邓小平已受难被批判了。为此,我于2009年写作并出版了《邓小平与宁夏》,用此书来记录当年邓小平在宁夏的这些令人感动的事迹。

六、“文化大革命”挨批斗

“文化大革命”中,因我是银川市委秘书长,市上的造反派把我押在群众大会上,开我的批斗会。开批斗会总得找个理由吧,说我是反革命挂不上,说我是叛徒没有这个历史,说我是走资派没有这个行动,就从我的言论上找问题,也没有找到,只是批我接待过邓小平,为邓小平看望房东,为区党委接待邓小平派船到黄河捞鸽子鱼吃。当批我时我又顶住说理,就给我定了个“顽固派”的罪名。造反派让市委办公厅的干部起来批斗我,但是干部都维护我,批斗会无法开下去,不了了之。我在干校时,每天拉大粪,虽然很辛苦,但我一边拉车,一边学毛选和背诵毛主席诗词:“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还高声唱“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你批我,我不在乎,我就去读毛主席诗词,我心情还是舒畅的。我母亲是个老党员,她到党校来看我,看到我受虐待,我母亲就和干校造反派争论:“我们家是贫下中农,你们欺负我儿子就是欺压贫下中农。为啥要把他关起来?毛主席说,打击贫下中农就是打击革命。”造反派听到这个老太太说话上纲上线,就把我“解放”了,让我回家了,但每天也都在干校厨房帮工。打饭时我就给那些被打倒的老干部多盛一点肉菜补补身体,所以我打饭的这个窗口人就多,于是造反派也不让我打饭了,让我到菜田种菜。不久,银川市革命委员会就把我调回去了,先在农具厂工作,后又调我到银川市教育局任局长,又先后调到石嘴山市政治部和自治区农办工作。

七、见证改革开放春满宁夏

我有幸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和宁夏解放、建设、改革的历史。宁夏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1980年,宁夏人大代表到北京去开会。永宁县有个全国人大代表叫贾创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靠勤劳致富了,开会时他在北京王府井买了一台彩电,宾馆里有很多人围观,大家都很羡慕。当时买彩电的人很少,买不起啊,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我根据这个新鲜事情,写了一篇《贾创业代表买彩电》的报道,新华社记者王作言看见了认为是反映了农村改革开放包产到户的先进典型,给我改成《春满宁夏》,并于1980年12月2日向国内外播发,对宁夏农村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和农民生活走向幸福进行了宣传,轰动了正在召开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议。12月4日,《宁夏日报》进行了刊登,全国各省市区和《解放军报》也进行了转载。其实全国都在进行着农村改革,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春潮已在全国涌动。八、宁夏有着光辉的红色历史我非常热爱党的历史。中央领导都很关心弘扬延安精神。2010年几位中央常委都作了重要批示,认为延安精神是党领导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发扬延安精神,不断赋予延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结合新的实际,加强学习,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就。宁夏是陕甘宁边区的组成部分,我三次去延安学习,瞻仰了延安中央大礼堂、中央党校,毛主席题的“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看了毛主席纪念张思德讲话的演讲台,保卫延安三大战役的古战场,喝了延河水,深深感受到延安精神是中华魂,是新中国的力量源泉。还先后去了我们党战斗和活动过的一些重要历史地方,比如井冈山、毛主席的家乡韶山、上海党的一大会址、遵义会议旧址、六盘山,以及毛主席住过的单家集、张易乡、青石嘴、王洼、乔渠等地。通过参观这些地方,丰富和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定了热爱共产党,热爱解放军,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信念。宁夏是有着光辉历史的地方,红军长征、西征都经过宁夏,在这里浴血战斗,书写了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红色篇章。老一辈革命家很多都来过宁夏,在宁夏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朱德、叶剑英、彭德怀、董必武、贺龙、林伯渠、邓小平等都在宁夏战斗过。宁夏在1926年就建立了中共宁夏特别支部,一直战斗到宁夏解放,这里还有许多革命英烈献出了鲜血和宝贵的生命,我们要铭记党的历史、红军的长征史、宁夏党史,宣传党的历史,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党的红色历史永放光芒!

九、我的红色记忆

我一生很平淡,没有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但我感觉活得很充实、很幸福。我从一个贫苦农家孩子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是党培养教育了我,给了我为党和人民服务工作的机会,也给了我幸福的生活。几十年来,我跑遍了宁夏山川和祖国的大江南北、雪域高原,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为宁夏的建设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退休后,我在宁夏社科院的帮助下,仍然笔耕不辍,坚持每年写一本书,退休十多年写了15本书,有《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宁夏的魅力》《解放宁夏》《伟大祖国》等,主编了《伊斯兰与回族荟萃》《第三产业战略》《人民代表大会词典》等3本书,还写作了《毛泽东的宁夏情》(北京《中华魂》杂志刊登)、《红旗漫卷六盘山》(《中国民族》《民族团结》刊登)、《邓小平理论指明了宁夏前进方向》(《科学社会主义》刊登)、《中南海情系宁夏》(于上海《国风》刊登)、《邓小平在杨郎乡唱马赛曲》(陕西《金秋》刊登)、《红军三军会集在同心》(《宁夏社会科学》刊登),另外,《弘扬延安精神,建设和谐富裕宁夏》《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和谐宁夏》《江山如此多娇》《回民骑兵团战斗在同心》等文章,先后在《宁夏工作研究》《档案博览》《宁夏党史》《银川党史》《宁夏社会科学》《宁夏地方史志》《回族研究》《宁夏石油化工》及《宁夏日报》《新消息报》《银川晚报》,及宁夏人大、政协等刊物刊登,为宣传宁夏、推介宁夏尽了绵薄之力。

2011年7月1日前夕,宁夏党委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座谈会,安排我在会上发言《弘扬延安精神,建设和谐富裕宁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党史研究室、宁夏党校、党史学会联合举办“党史学习直播课堂”系列讲座,庆祝党的生日。我在会上作了题为“宁夏红色历史”的报告,全区有3100多个收视点7万多名党员收听。我向宣传文化系统作了题为“毛主席长征过六盘山”和“人民解放军风雨解放银川”的报告。《宁夏日报》《新消息报》还发表了《我随大军进银川》《李云桥退而不休写党史》《李云桥一腔热血书写党史人生》等文章。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同志为我的拙著题词:“高举旗帜,团结奋进。”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同志也作了题词:“祝宁夏人民幸福。”

口述:李云桥

采访:饶彦久惠卫明刘志整理:惠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