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溢出一世风光(课外雅致生活)
48431900000039

第39章 鎏金鸳鸯纹银盆

银盆浇铸成形,侈口,腹壁下收,做四曲形,圈足外撇,盆外壁两侧口沿下各铆接两个铺首衔环,环上再套接弓形耳。盆底捶揲双鸳团花,鱼子纹地,四曲盆壁,每曲錾刻两个鸳鸯团花,四角填饰卷云阔叶纹,内外纹样相同。纹饰皆鎏金。造型厚重端庄,盆底鸳鸯嬉游纹样姿态生动,构图巧妙,器壁内外纹饰完全相同,有如透印,工艺水平极为精湛。盆外底錾刻“浙西”二字,应是浙西道(今镇江一带)进奉之物,说明晚唐南方金银器制作水平已不低于宫廷作坊的产品。

唐代多数帝王崇信佛法,故当时佛教极为昌盛。法门寺藏有佛骨真身舍利,自唐高宗开始,大唐皇帝曾七次迎取佛骨至宫内供奉。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僖宗最后一次送还真身舍利至法门寺,连同皇室后妃、贵族百官所捐献施舍的奇珍异宝一起被封存于地宫之中,直至1987年才被发现。共出土121件(组)金银器,相当数量可确定为懿宗和僖宗供奉,品级很高。此件银盆1993年曾与兵马俑、金缕玉衣、乾隆皇袍等中国最高等级的文物一起前往瑞士洛桑举办展览,引起了轰动,其作为唐文化代表的地位,当之无愧。

收藏金银器,除了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以及深入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更全面广泛的修养,尤其是审美能力的提高,是极为重要的,因此不能只局限于金银器的狭小范围之内,还必须对各类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书法以及其他工艺美术门类等加以足够的重视,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鎏金表面的灰尘,应用软毛刷、羚羊皮等柔软物质轻轻拂拭,注意防止硬物与细小颗粒的机械性划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