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
48185900000036

第36章 资本的力量

上市不到一年的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5月12日起正式跻身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综合指数系列及恒生流通指数系列成份股。另外,从6月1日起,富力地产股票还被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纳入其中。

恒生指数是反映香港股市走势的权威指数,入选恒生综合指数的上市公司均为市值排行在前200位的在港上市公司。截至2006年3月底,富力地产平均市值排名第121位,成功跻身香港上市公司市值最高的200家之列,因而获选晋身该等指数之成份股。

由于富力地产主营业务为地产并均在中国内地,因而在恒指所划分的行业指数与地域指数系列中,富力地产分别被划入地产建筑业与中国内地企业指数系列。富力另外被列入的恒生流通指数系列采用流通市值调整的计算方法,在编算上顾及由策略性股东长期持有而不在市场上流通的股份,给投资者另一组市场参考指数。

富力地产成为中国内地首家跻身恒生股指的房地产企业,标志着中国房地产行业在海外资本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5年7月14日,香港联交所。

富力两位联席董事长李思廉先生与张力先生的酒杯紧紧交错在一起。

这是一个令他们的兴奋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富力地产一鸣惊人,在那个国内地产“凉夏”到来之际,成功登陆H港(股票编号:2777)。与此同时,富力地产上市首日表现平稳,报收11.15港元,上涨3.2%。

富力上市的头一天,由于英国伦敦的地铁爆炸案和首创置业被联交所“盈利警告”,股价上颇受影响,最后以每股10.80,市值盈率8.5倍的低估而上市。

“富力的成功上市意味着企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富力地产董事长李思廉在上市当日在香港举行的酒会上对企业成功上市作出了一个圆满的评价。对于富力地产逆风上市,业界颇感意外。自05年3月份以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接连出台,全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波动,引起海外投资者的关注。因而富力上市之举并不被外界看好,但这一切都没阻挡富力地产坚定的上市之路。

对此,富力地产联席董事长兼总裁张力曾就做过注解:宏观调控的对象主要是房地产泡沫严重的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地区,并以高档住宅物业为主,而富力开发项目均集中在广州及北京,且大多为中高档普通住宅物业,不太担心受到政策收紧的影响。而在外界的猜测却认为,富力此时上市是缘于资金压力。有些媒体的报道有失偏颇,对一个年销售近百亿的公司来讲资金压力,显然是不合实情的。在港上市对富力来讲,融资并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通过上市,可以为企业搭建一个与世界接轨的平台,使富力的管理更为规范,发展更为迅速。

尽管富力的上市动机不断被媒体讨论,但事实求是的讲,在万马齐喑的市场中,富力这一举动对行业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广州市房协相关负责人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广州地产企业的实力。”

而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相对众多同行,富力取得H港入场券的历程显得轻松许多。据了解,富力地产上市于2005年5月8日获中国证监会批准,6月13日通过了香港联交所聆讯,7月14日正式登陆。从富力传出准备H股上市,到登陆成功,富力仅仅花费了一年功夫,进展相当迅速。富力集团董事长李思廉也称:“我们经历了最难的考试,但是我们考成功了。”

客观地说,当时国内的房地产企业到境外上市,其实更多的时候反不利于融资。在国外,如果不严格按国际惯例运作,企业立刻就会被摘牌。因此以“境外上市不是为了圈钱,而是为了建立一个国际化的公司运作平台,与国际接轨”为动机,绝对不是避实就虚、哗众取宠,而是企业扩张极具战略性的一步。

一直以稳健发展著称的富力地产以如此沉稳的身姿迅速登陆国际资本市场,令不少中国房企在不期而遇的市场迷局中振奋了精神,看到了希望。

富力地产彪炳的殊荣彰显了资本的力量,富力上市以后,股价由上市时的每股10.80港元,短短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以倍数蹿升至接近50港元,市值约升近4倍,达到近373亿元。(以2006年5月9日收市之股价计算),跃升353%。2005年全年业绩录得纯利约人民币12.7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134%,在香港股市地产股中名列前茅,引起市场投资者的强烈关注。另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信息,富力地产被评定为2004至2005年度中国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第一,如此佳绩也再次显示出市场对富力地产的实力之肯定。

基于富力地产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土地储备,市场对富力地产股票一直青睐有加。短短十个来月的时间这匹地产“黑马”已经变成了路人皆知的“白马”,更是逐渐成了一只“大牛”,很多媒体还喜欢用诸如地产“大鳄”之类的词汇。

由于富力地产业绩优异并大幅超出市场预期,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招商证券、高盛等国际投行及券商先后对富力股票给予“增持”或“买入”等积极评价。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称富力的股本回报率是同业之冠,并预计富力当年业绩将超越同业高速增长。

应该说这一切都得益于富力地产在内地的业务版图及实力的日益强大。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坐拥市值约人民币373亿元(以2006年5月9日收市之股价计算),业务集房地产项目设计、开发、工程监理、销售、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于一体,并拥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一级开发资质、甲级设计资质、一级物业管理资质及一级房地产中介资质,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房地产企业之一。富力地产近年不断壮大,从广州大本营伸延发展至北京、天津、西安、重庆,已成功进驻内地五大核心城市,当时已开发约50个地产项目,土地储备约1,200万平方米,另在建面积约350万平方米。

中国的经济发展正突飞猛进,对商业地产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随着各地中央商务区的逐渐形成,促使商业地产散发出蓬勃生机。深具战略眼光及市场触角的富力地产在继续打造理想住宅的同时,亦向商业地产领域进军,全力打造21世纪优尚的商务环境。因此富力早已积极在中国主要城市购入一些位置优越的黄金地皮。尤以广州大本营为甚,于2003年已在广州中央商务区展开购地行动,到2006年中,在珠江新城(广州CBD区域)共取得11个项目,包括7个在建项目和4个待建项目。当中3幅土地是富力2006年4月通过拍卖方式以高价取得,成为市场一时佳话。其中2幅土地成本约人民币11.36亿元,总占地面积近2.1126万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约为27.4806万平方米。另一幅土地总占地面积近1.4391万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约为10.0735万平方米,土地成本总值约为人民币4.6亿元。此外,富力地产亦与全球著名连锁酒店管理集团——万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和凯悦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携手合作,联手打造地段价值卓著的超五星级酒店。

同时,富力地产亦于北京和天津全力扩大其商业地产版图,2006年初以约人民币18.04亿元购买京津两地共4幅土地,总建筑面积约为107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为96.3万平方米。可以预见,商用物业的投资、开发与管理将会成为富力地产拓展业务之重要策略,而蓬勃的市场发展及商机将为富力注入一股新的原动力。

李思廉对此很欣然,他认为富力能加入恒生综合指数系列、恒生流通指数系列及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除证明富力多年来的努力获得认同外,还提升了富力在国际投资市场上的企业形象与知名度。

随着富力地产的不断开拓进取,品牌与业绩进而也必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富力地产作为行业领跑者的形象也将更加突出,由此,富力地产的发展轨迹也越来越印证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富力地产飞奔向前的脚步声也成为了行业发展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