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
48185900000001

第1章 序一 我看到的谢强

任志强

我与谢强的第一次相遇时收到了一份礼物,就是他的文学著作。当时出书还是一件少有的事,他在我心目中的第一印象,“这是个文人、诗人”。

当我关注这个从文人、诗人进入了地产行业的人物时,更多地了解到这位曾经是首长秘书的人物,是从政府官僚体制中随着小平先生改革开放的步伐进入到市场经济之中的。

更令我惊讶的则是不久,谢强就从一个中国知名的“珠江合生”地产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的位置上辞职了。正当我对这位有经验的管理者产生兴趣并希望其能加入华远的团队时,他成为了中国另外一个知名企业“富力”的北方区总经理。

历史上中国没有职业经理人这样一个精英群体。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让“现代企业”开始在市场经济框架的建设中崭露头角,于是大量的精英从旧体制中被释放出来,成为了委托代理制中的管理层,并逐步建立了职业经理人这个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队伍。

如果中国最出名的职业经理人是以唐骏为代表的一群人,那么谢强可以说是地产界中横跨了多个著名地产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代表。人生角色的转换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像成思危前副委员长所说的,“人生有两张脸:一张在做自己不得不做的事,另一张脸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角色也在多张脸中体现。因而人生的选择中就不得不同时面对各种复杂的局面,既要做好自己不得不做的事,又要做好自己想做的事。”

谢强从一个公务员、一个诗人、文人变成一个职业经理人,进行了多次人生角色的转换。从一个知名企业跨入另一个知名企业,又经历了动荡的地产10年,深深地卷入了调控政策变化背景之下的市场之争的大浪之中,同时也深陷于尚未成熟的委托代理制的环境背景之下,股东、雇主与经理人决策的权力之争的角斗之中。这种亲力亲为的内幕通常都难以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也必然会引发各种各样的争论。

其实,市场经济之中个人功过难以用眼前的一得一失来衡量,人生选择中的对与错,大多数的验证是在多年以后。然而人们又无法让时光倒流,回到从前的情境之中再实践和交易一次。于是他人的经验就成为了一种最好的借鉴,让这种不可能从头再来一次的难题提前被解剖,可以让不了解这个圈子的人和即将进入这个行业的人透过迷雾看到真实,避免人生选择中的弯路。

谢强是个职业经理人,也称得上是地产界的大腕级人物,而其与这些被称为是腕级的人物们的交往和轶事都从一个更新的角度解读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旧事。本书让这个被许多人称为是“恶势力”的地产行业增加了鲜活的色彩,还了其真实的灵魂本质,让无数张冰冷的面孔不被粉饰地露出了一丝暖意,展现出文人墨客的浪漫主义情怀。

市面上大多数的地产案例都出自于外行之笔,他们将网上、报纸上的许多新闻组合成了一个个“成功”的案例。但只有亲自深入其中操刀的人才知道决策的难度和“突围”的痛苦。这种有血有肉的挣扎才真正能体会出其中的酸甜苦辣之滋味。

谢强就成为了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先行者,用一个职业经理人的眼光来剖析地产的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