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六十年
48151100000012

第1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搭建民族伟大复兴新平台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在改革开放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进步潮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扬民族复兴的旗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新的历史起点,构筑起了民族发展崭新的起飞平台,进入了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里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立足基本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在改革开放中既坚持与时俱进,又加强与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谋发展,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共产党为领导,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依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和主线,以改革开放路径为动力,以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形成了完整、配套、协调的科学体系。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平台。

(一)在改革开放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因此,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强大和繁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振兴中华民族。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一再强调中国要得到发展,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否则,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①

1.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体制自我完善的需要

从国内看,“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这是总结新中国成立20多年的实践经验与教训的重要结论。邓小平说过:“20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主要根据苏联模式,建立起了一套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政治等体制,这套体制虽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起了一定的历史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旧体制的种种弊端日益显露出来了,主要有两点阻碍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一是“照搬苏联模式”,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二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盲目追求所有制的“一大二公三纯”和分配制度的平均主义。这两大弊端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压抑了地方、企业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对原有的体制进行改革。

2.改革开放是顺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从国际上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要条件。邓小平指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0世纪70年代,正值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和平、发展与合作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日本等周边国家却因为开放,抓住了世界新一轮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机遇,迅速跻身世界强国。就这样的国际环境来讲,中国原有的经济体制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适应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和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如果不对中国的旧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那么中国只能在世界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落伍。因此,中国的改革开放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次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要把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是社会深层次矛盾的调整,它必然要引起整个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并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改革同革命斗争一样,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不仅需要极大的政治热情和百折不挠的坚韧毅力,而且还要有敢闯、敢冒险、敢于试验、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胆略。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之所以重要,之所以不可逆转,之所以生机勃勃,其根源就是它“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全世界所瞩目”。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谱写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而且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道路。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在谈到改革开放伟大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与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吹响了立足中国实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1.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的尝试和实践,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继而开辟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我国改革从农村起步,渐次推开。在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城市,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入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在沿海,创办了经济特区。改革的试点启动和局部试验,冲破了极“左”思想的长期束缚,在中国实现了三大转变:其一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二是从封闭、半封闭状态进行建设转向对外开放、合作发展。其三是从墨守成规转向大胆改革。全国人民迸发出了巨大的创造活力。改革开放的尝试带来观念转变和巨大成就,既鼓舞了人们继续前进,也在振奋人们精神之中,坚定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因此,党的十二大首次鲜明地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庄严地宣告中国坚持走“自己的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

2.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改革全面展开和向纵深推进,促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完善。从1984年10月到1992年10月,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尤其是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这一时期,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同时,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也已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在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一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逐步形成,不仅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石。1987 年 10 月,党的十三大概括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首次将其命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意识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得以初步建立,直接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框架的形成。这一时期,从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上,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必然,逐步构建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形成。

因此,30 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回首改革开放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的过程,既是党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探索和创新,成功地开辟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不仅突破了苏联模式,而且正确对待和分析世界各种制度的优劣,通过及时了解世界范围内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大胆借鉴和利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坚持不懈地推进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民族复兴开辟了新航线

道路问题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而且决定了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物质前提和根本基础。因此,每个国家发展的关键就是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中国要发展,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要选择一条从中国实际出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纵观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这就证明我们已经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的新路子,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奠定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着力开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推进的伟大道路,是在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事业是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要发展,民族要复兴,就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路径。路径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决定着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存亡与兴废。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究其本质,是在制度文明和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中,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变革与超越,是对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的否定与扬弃,并在扬弃中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这一道路的“中国特色”既是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现实考虑,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的深刻反映,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有机结合的一个根本体现。也正是“中国特色”剔除了这一发展道路中非科学的体制弊端,赋予了这一道路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来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标志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程度。因此,是否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强盛的根本标志;能否按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始终兴旺发达的不竭之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了“第二次革命”的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要通过改革生产关系使之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相适应来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发展生产力。伟大的改革开放思想不仅为迷茫徘徊中的国家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把民族兴亡的命运、国家的前途与党的命运紧紧地联系起来。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根本目标和中心任务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目标就是要通过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中国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与发展,其最终奋斗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目标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民族伟大复兴理想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的一致性,还现实地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方针路线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既是党的工作路线,也是中华民族长治久安、繁荣发展的生命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党、立国之本,也是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中华民族只有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践也同样证明: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在找到了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获得了自身存在的客观依据和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才可能真正肩负起民族振兴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铸就了民族复兴的新平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30年的发展,实现了国强民富的奋斗目标,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人民逐渐富裕,国家逐步实现了现代化,民族在日渐崛起中走向复兴。“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崛起的中国不仅一洗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而且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为民族复兴提供物质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过了30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在这一道路上,“改革开放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继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后的第三次革命”。伟大的革命带来了辉煌的成就,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

1.中国经济形势发生深刻改变

第一,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

中国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10.4%,大大超过了世界经济平均增长4.9%的水平。从1979年到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4038.2亿元人民币增加到300 670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已从1978年的世界第十五位,跃居世界第三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5 616亿美元,首次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跻身世界第三强。外汇储备19 46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8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3386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22.72倍。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了小康。30 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发轫于农村的改革,迅速以不可阻挡的磅礴之势推向全国,神州大地的广袤乡村经历了历史性的变革,9亿农民迈进了富裕文明的新时代,现在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30年前,商品短缺,人民温饱堪忧,到2008年,全年粮食产量52 850万吨,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 488亿元。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提升。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提高到2007年的13 78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2007年的414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3 倍。收入增长带动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2007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7.3万亿元,比1978年的211亿元增加819倍,人均储蓄存款由1978年的21.9元增加到2007年的13 058元,增长595倍。

第三,中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加入W 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中国的出口增长了124倍,其中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从第32位升至第2位。2008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1.9万亿美元。在对外开放格局上,对外开放区域有所拓展和扩大。在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两个“三角洲”和一个“三角区”以及“两个半岛”的“经济开放区”的基础上,把整个海南省作为“海南经济特区”,并开发了上海浦东新区。1992年,国家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范围,又分别设立了13个边境城市、5个长江沿岸城市、4个沿边地区的省会城市和11个内陆地区的省会城市等内陆地区,形成了全国性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2.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

第一,交通条件的改善有力地改变了中国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发展实现了通车里程和建设规模总量快速增长,交通网络覆盖不断扩大,形成了多层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综合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化解了中国交通的紧张局面。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五纵五横”十条综合运输通道。到2006年底,中国交通网总里程达到370.7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2.41倍。

首先,铁路运输系统形成了“八纵八横”的主干线,基本形成了全国铁路网架构;铁路营业里程达到了7.7万公里,中国铁路营运里程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复线铁路和电气化铁路里程均位居亚洲第一;2006年青藏铁路正式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铁路的营运里程从1978年的5.17万公里增长到2007年的7.8万公里,增长了50.9%。通过六次大面积提速,铁路全面掌握了时速 200 公里及以上线路的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等成套技术,进入了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先进行列。而且,中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运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

其次,公路运输系统中“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已全部建成,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45.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3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国道干线公路通达全国各地,国道主干线和高速公路网络骨架已经形成。

基本建设方面,到2008年6月底为止,中国公路的总里程达358万公里,公路桥梁已经建成57万座。

再次,中国港口基础设施、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事业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水路运输系统沿海港口拥有生产性泊位4179个,其中深水泊位790个,最大深水泊位可以停泊30万吨级船舶。内河航道12.34万公里,其中3000吨级航道占18.9%。以长江、珠江和京杭大运河为主航道的内河运输网初步形成。民用航空机场 147 个,以枢纽机场、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相配合的机场布局正在形成。

第二,农田水利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实现了传统农田水利建设向现代农田水利建设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不断转变治水思路。在从逃避洪涝灾害的治水思路,向管理洪涝灾害的治水思路转变之中,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构建防洪抗旱减灾体系的过程中,全国兴建了很多里程碑式的水利工程。长江中下游干堤修完修好,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全面展开,治淮、治太骨干工程基本完成,三峡、小浪底、临淮岗等枢纽工程全面发挥效益,一大批水资源配置工程先后建成。其中,中国最大水利工程——三峡工程成功建成,总装机容量为1820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三峡工程水库蓄水成功、永久船闸通航、首批发电机组全部投产,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

水利部门通过大搞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不断开发新灌溉面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54万座,水库总库容6345亿立方米,堤防28.4万公里,发展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67亿亩,水利工程年实际供水能力达到6591亿立方米。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水库总库容增长58%,堤防长度增长72.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长20.2%,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3.5亿亩。

3.教科文卫事业取得重要进展

第一,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中国各类教育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为国家建设输送和储备了大量的科技型人才,而且为中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动下,国家教育事业和科技创新体系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加强。目前,全国有 2.6 亿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400 多万名教职员工,62 万多所学校,遍布全国的城市和农村,教育普及程度已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民群众享有越来越多的受教育机会。

首先,各级各类教育得到全面发展。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到2007年,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提高到 98%,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 3.58%。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49%,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高中毛入学率达到 66%。学前教育也进一步得到发展,幼儿园毛入园率达到 44.6%。2007年,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加起来招生数达到1100万人,在校生人数超过3000万人。我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接近8.5年和10.5年。其次,高等教育就学机会大幅增加。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 16.5 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 96 259 万的0.0171%。2008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607.7万人,在校生2021.0万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 512.0 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 131 448 万的0.3895%,30年间增长了22.77倍。

第二,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政府高度重视免疫规划,预防、控制以至消灭了许多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

首先,卫生机构的规模得到了极大扩张,卫生机构由 1978 年的约 17万个增加到2008年的30万个;床位数由1978年的204.2万张增加到2008年的370.1万张;到2008年,全国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9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05万人,注册护士162万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和床位数相应由1978年的1.1人、1.9张增至2008年的1.56人、2.63张。与此同时,为了建立合理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在农村大力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的试点改革,截至2008年6月30日,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到2729个,参合人口达8.15亿,参加比率达到91.54%,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筹608亿元资金。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医疗卫生设备得到极大改善,从医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医疗系统的应急机制得以健全,卫生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2008 年全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354.1万例,报告死亡12 433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68.01/10万,死亡率0.94/10万。此外,到2007年,全国孕产住院分娩率为91.7%,孕产妇死亡率为36.6/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8.1‰,婴儿死亡率为15.3‰,均已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由此来看,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已经处在发展中国家中等偏上水平,服务规模和服务能力持续扩大与提升。

第三,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科技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首先,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科技队伍。在国家逐年加大科技投入的基础上,科技研发人员的水平与素质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截至2007年底,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255万人,是1978年的5.2倍。全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454.4万人。目前,我国研发人员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科研人员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数逐年增加。2006 年中文科技期刊刊登的科技论文达 40.5 万篇,《科学论文索引(SCI)》2006 年收录我国论文 7.1万篇,论文总量世界排位跃升到第五位;《工程索引(EI)》2006 年收录我国论文 3.6 万篇,论文总量世界排名跃升至第二位;《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2006年收录我国论文6.5万篇,论文总量世界排名跃升到第二位。

其次,尖端领域产生了一批重点研究成果。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发射了110多颗卫星和7艘神舟飞船,航天技术实现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航天科学领域,不仅掌握了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等技术,而且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突破。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特别是“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神舟号飞船载 6 名航天员三上太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工程取得成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再次,重点领域产生了一批领先世界的技术成果。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量子信息领域避错码研制成功;纳米电子学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进行6000米洋底调查任务的自制水下机器人完成;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每秒峰值运算速度10万亿次)系统正式启用。生物学领域实现了“三大首次突破”,一是首次完成水稻基因图谱的绘制;二是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基因绘制图;三是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经性高频耳聋基因、乳光牙本质Ⅱ型、汉孔角化症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此外我国在体细胞克隆羊、转基因试管牛以及重大疾病的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技术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高技术研发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4.外交实力显著增强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时期,伴随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的外交综合实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第一,全面走出孤立,融入国际社会,党和人民更加自信。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日益强大,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的不断抬升,中国主动应对国际事务和走向国际舞台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强。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洗尽了中国人的百年国耻;2001年11月中国成功入世,标志着中国全面走出孤立,积极融入国际社会;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参与、主导国际事务的能力和水平。从1990年以来,中国已参加16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共派出维和军事人员5915人次。2000年以来,中国向7个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893人次。

第二,改善和发展同各主要大国的关系。首先,从与主要大国关系的处理来看,与各大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新型合作关系,构筑有利的大国关系框架。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以及1989年5月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在此基础上,1996年,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1993年,江泽民主席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会晤,1997年,中美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 年,中国与欧盟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与日本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第三,促进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和发展,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实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1997 年,继与印度尼西亚复交、与新加坡和文莱建交、与越南和老挝关系正常化后,中国与东盟确定建立睦邻互信的伙伴关系。在与朝鲜保持传统友好关系的同时,实现同韩国关系正常化。在与中亚五国建交的基础上,又与俄罗斯共同推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并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缔结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此外,中国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建立不同形式的战略伙伴关系,同哈萨克斯坦等国签订友好合作条约。

第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合作,并取得重要进展。中国高举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旗帜,妥善应对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巩固其在中国外交全局中的基础地位。2006 年,我国成功主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这是新中国外交史上主办的规模最大、领导人出席最多的国际会议。2004年成立“中阿合作论坛”,同拉美、加勒比和南太平洋地区国家互利合作不断深化。

此外,中国多边外交丰富多彩,并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中国推动形成上海合作组织、朝核问题六方会谈、10+1、10+3等组织或机制,参加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六国会谈机制和参与其他有关多边国际问题的调处。在联合国、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G8+5)等多边舞台上,宣示中国主张,拓展与多边的关系,积极参与解决全球性和地区热点问题,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树立了良好国际形象。

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今后中国要大力推进全方位外交,继续巩固和发展与主要大国的关系;全面深化与周边及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务实合作;继续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努力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外交新格局。

30 年来的辉煌成就熔铸成一座座历史的丰碑,记录了中华民族复兴史上这段光辉的历程;30 年来的坚毅跋涉塑造了一个民族的和平崛起,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永恒基业。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民族复兴的前进方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的起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起点。作为世界改革史中最成功的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改革开放是积极稳步向前推进的,没有出现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失误和反复。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成就已超过了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和 19世纪的美国。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的奥秘,其原因主要是得益于科学的理论体系给予的正确指导。

1.邓小平理论开启了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受命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危难之际。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危难局面,为力挽狂澜,避免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滑向更加错误的深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首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在领导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作为科学的理论指导,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科学指南,就对开启中国发展的新里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进行正确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并系统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明确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邓小平理论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也在同时关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究竟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和奋斗目标。结合中国国情和建设实际,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并在三步走战略中,使用了中国传统意义上对社会发展状态的界定概念“小康社会”。这一概念的使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中华民族的社会发展理想有机结合起来了,并且被明确地写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中。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确定把小康建设作为90年代经济建设的主题,党的十四大决定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和第三步奋斗目标。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分阶段发展的指导思想。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指引中国进行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正确回答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难题,逐步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转变,成功地指导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30 年的实践成就证明:邓小平理论为中国指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中国发展之路、富强之路、繁荣之路和强大之路,也是中华民族崛起之路和复兴之路;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同时也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门。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谱写了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面对世纪之交的世情、国情与党情的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概括新的实践经验,探索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①

。创造性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思想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下中国的发展问题相结合,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从而以新的思想创造、理论贡献谱写了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推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崭新篇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基础上,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前进的方向。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统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的进程”。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以“三个先进性”为代表,尤其要重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团结人民群众,充分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和依靠。这不仅表现在党找到了民族复兴的主体力量,而且表现在党为这种主体力量的创造性发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为,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才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社会实践已经证明:只要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就很好地把握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源、复兴之魂、复兴之本,是对中华民族百年复兴史进行科学总结的高度凝练和升华。

3.科学发展观规划了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蓝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是一条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康庄大道,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途径。进入21世纪,立足于民族复兴的新时期、新阶段,审慎应对民族复兴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科学发展观从新的高度审视中国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目标进行了科学的定位和规划,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勾画出了崭新的宏伟蓝图。

首先,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取向,使社会发展既有强大的凝聚力,又更具人本主义的科学性特征。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价值层面真正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统一。“以人为本”坚持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的唯物史观,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这在根本上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强调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每一阶层甚至个人利益的内在联系,倡导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主张。从推进民族复兴角度看,科学发展观明确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不但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进一步实现民族团结,而且使民族复兴既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的合理性,同时也更加体现出社会发展中的“民本”思想的科学性,使社会进步更好地体现出人类当代文明的共同特征。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在2020年前后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报告在对“全面小康”进行界定时,就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小康”的一个组成部分。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也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在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党始终把建成民族、富强、文明、和谐的国家作为奋斗目标。因此,科学发展观在总体目标定位和指导下的发展模式转变与战略重构,不但表明中国共产党主动将民族复兴置于世界历史进程中加以思考和把握,努力取得长期发展的主动权与可持续性,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的责任和态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新执政使命,涵盖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的战略举措。在全世界关注中国发展的时候,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特殊历史发展阶段,即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这个阶段是经济起飞阶段,也是经济转型时期,充满着不同社会群体利益的调整、冲撞,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凸显。党中央及时觉察出快速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借鉴和总结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教训,意识到在此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和谐的地方,若一直发展下去将会形成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如果这个阶段各种矛盾处理得好,一个国家就可能比较顺利地进入更高、更快的发展轨道。可见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社会各组成部分的要求,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趋势。

总之,中华民族对实现伟大复兴的探求已跨越三个世纪,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民族复兴才结束徘徊不前的局面;只有当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民族复兴才逐渐看到胜利的曙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初步显示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展望未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职责光荣而任务繁重,道路广阔而充满挑战”。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下去,必定能够完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定能在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里程。

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60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勇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了两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任务:一是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二是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伟大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为世人带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带来了一个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的中国,带来了一个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迎接各种挑战、奔向未来的中国。

§§第五编 伟大的历史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沧桑巨变,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在60年的风雨岁月,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在封锁围剿中挺直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中破浪前行。面对灾难和战争,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显示了泱泱大国的气派和力量;“一国两制”开历史之先河,显示中华民族海纳百川之巍然气概;港澳回归,强我国力,壮我国威,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国耻。60 年的辉煌与变迁,所有成就都与社会主义制度连在一起,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连在一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踯躅的探索与实践,作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部分已然永载史册,而艰难探索中的丰硕成果也昭示出深刻的历史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的繁荣和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