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默洛传
48059000000012

第12章 卷二(二)明天

自从和黄洛伊短暂重逢又迅疾分别之后,默台一直悒悒不乐。不过这些他都装在心底。

祖父的病情越来越重,默台也越来越担心。这时的他即将踏上高考的旅程,每次打电话回去,祖父都要他专心学习,不要做无谓的担心。

很快,竞赛的成绩下来了。默台的数学和物理都是省级一等奖,化学是省级二等奖。这样的成绩被一中报道在了喜报的最开头。

袁老师找默台谈话,说:“默台啊,学校里的领导前两天刚刚和省里几个高校招生办的人谈过。咱们学校有一批人有保送的资格,你的条件很好。我这儿有一个文件,你看看,仔细考虑考虑。”袁老师顿了顿,“不要有太大压力,你已经做得很好了。”默台抬头看了看袁老师,心里很暖。他知道老袁很了解他家的状况,这是有意在帮他。默台点点头,沉默半晌,说:“谢谢您,袁老师。我以前不懂事,给您找了很多麻烦。对不起。”老袁一听默台这么说,心里乐了,臭小子,终于像话了。“没事儿,我知道你爷爷身体很不好,你不用担心,过两天回去看看他,顺便和他商量一下。”老袁慢慢说了一句,默台应了一声,就离开了办公室。

回到宿舍里,默台把文件仔细看了一遍。“南陵大学”的字样赫然在列。默台心中暗喜,祖父当年就是这所学校的前身毕业的。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回到老家了。

这时,沪上某区的区长办公室里,一名身形魁梧的中年人接到了一个电话,“区长,您的女儿收到了好几所大学的询问,她的成绩达到了好几所学校的门槛。”“嗯,很好。辛苦了。”区长黄诚挂断了电话,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站了起来。他就是黄洛伊的父亲,除了是一区的政府要员,也是一个疼爱女儿的父亲。其实黄诚很早就想把女儿送到国外去见识一下,但女儿生性执拗,虽然不会大吵大闹,但生起闷气安静的吓人。他和妻子年纪都大了,突然也不想女儿走的太远。他还记得早年在汪都县的时候,政绩极佳的他要升迁它地。等有一天告诉女儿,过段时间他们得搬家,不在汪都生活。一向沉静的女儿突然脸色黯然,回到房间不想去学校。直到他和妻子安慰很久,她才肯接受。所以,黄诚这次就打算让女儿去离家近的大学,离自己近,也方便照顾。

黄洛伊最近一直魂不守舍,自从遇见过那个对她好像很淡漠的初中同桌。她总是在不断回想那天和刘默台相遇的场景,寥寥的几句却总不够她来咀嚼。他好像在躲着我?这是黄洛伊苦思几日的结果,否则他那么爱讲话的人怎么可能突然变得这么冷呢?可是很快洛伊又变的很怅惘,算了,就算这样又会如何呢,我们大概很难再见了。这时,她的心境就会陷入混沌和虚无。

默台很快就起身回家,他得赶紧告诉祖父所有的好消息。到了家门口,默台发现停了好多车。默台突然紧张了起来。走进半掩的门,发现庭院里很干净。并不宽敞的堂屋里挤着好多人。默台看到了这些,预感到了,脚步忽然变得没有力气。

默台摸了摸发麻的头皮,硬是顶着一股气走了进去。

虽然从院子到内屋不过几步远,可是默台觉得很遥远。屋子有一群不认识的人,老的少的,只是隐隐的耳边有人告诉他:“你爷爷病的很重。”“你爷爷在房间里。”默台也不知怎么的,浑浑噩噩的走了进去。

祖父的房间里充斥着一股膏药的味道,默台小心翼翼的望着。祖父的床边正坐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爸爸,默台回来了。”那个中年人轻唤了祖父一声。祖父低垂的眼皮跳动了一下,紧接着,身体也缓缓的坐了起来。“默台,你回来啦。”祖父虚弱的说了一句,默台立即走了上去,哽咽着说:”爷爷,我回来了。”祖父苍白的脸上显出一丝微笑。“明国,我有几句话要对默台说。”“嗯。”那个中年人应声走了出去,把门带上。

“默台,你先什么都不要问。我一句一句说给你听,等我说完了,你再问。”默台的祖父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还有些喘。

“那个人是你的亲叔叔。当年你的父母出了车祸,你叔叔才上大学。那时候,他很叛逆,也很冲动。听说自己的哥哥去世了之后,就去了国外。他嫌那时候的中国令他伤心。我拗不过他,老天让我失去了一个儿子,又要让另一个远赴异邦。最后我托付当年的老同学,把他接到国外去了。后来,他在美国成了家立了业,每年都寄一大笔钱给我,我都存起来,够你用到大学毕业了。屋子外面那些有的是你叔叔带过来的,有的是我的老同学、老战友。是我主动打电话请他们来的。默台,我很快就要不行了。你不要难过,爷爷也放心不下你。但是,生死有命。你记住爷爷教你的话,永远不要后悔自己的选择,要有良心。”默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一味的点头,可是眼泪还是不争气的留了下来,本来想和祖父说的那些话,统统咽回了嘴里。

祖父摸了摸默台的头,“你长大了,以后不能委屈自己,要爱惜自己,也要爱惜他人。”祖父用最后的力气说完这些,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然后,祖父的被子渐渐不动了,默台这时才发现祖父的身上已经穿上了寿衣。

默台告诫自己不要哭,祖父照顾了这么多年,现在是他休息的时候,不能哭。他轻轻的为祖父盖好被子,推开门,向外面的人说了:“我爷爷走了。”

刘明国一听,“哇”的一声冲进了房里。默存这一天都不知道身体以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只是模模糊糊的听到自己的叔叔嚎啕大哭,众人百般劝慰,中间还有人来安慰自己,默台也只是有一声没一声的答应着。

好在自己的叔叔伤心过后,就开始操持丧事,家里也并不显得乱。

乡下的丧礼显得特别隆重。刘明国买了一口水晶棺材,请了戏班子唱了三天,来上纸的乡邻很多,来的人都说,默台的祖父刘绍清是个大好人。

默台这几天协助着叔叔做些事情,其实他也并没有做些什么。祖父的故交们没事的时候在堂屋里聊天,都说默台的祖父是顶呱呱的老实人,不争名不逐利,世上少有。

默台只知道自己的祖父是个受过教育爱读书的乡村教师,没事儿的时候喜欢听评书和听戏。小时候,祖父经常带他去听戏。那时候,乡下红白喜事都戏听。默台安安静静的坐在祖父身边,祖父就给他讲戏里的故事。没想到今天,默台在祖父的丧礼上听见了。默台只觉得声音很聒噪。

丧礼很快就办完了。最后一天,刘明国抱着父亲的骨灰盒,把他葬在了刘庄最高的土丘上,为的是让父亲百年之后仍能看到村子里的一切,看到默台。

刘家的客人们陆陆续续走了,默台依照礼节客气的送走了他们。看着冷清的屋子,他反反复复有一种错觉,祖父还活着。

“默台,面对现实吧。你爷爷已经不在了。”刘明国这样安慰自己的侄子。刘明国这两天忙着操办丧事,慢慢发现自己的侄子真的像自己的哥哥,高大英俊,文质彬彬,就是什么事都放在心里,显得心事重重。

默台想想,的确,祖父已经去世了。他还得走下去,要不然祖父临走前说的话都白白叮嘱了。

刘明国望着自己的侄子,这个从小失去双亲的孩子。和他说:“默台,你跟我回美国吧。我和你阿姨都没有孩子,以后你就和我们过。”默台看了看自己的叔叔,摇了摇头:“不,阿叔,我在这里过的很好。爷爷相信我能走下去,我不能辜负他的期望。而且我已经拿到了这里保送的名额,我打算去南陵大学,毕竟爷爷也是那里毕业的。”刘明国一听,便知这孩子是刘家的真种,自己当年不也是谁说都不听就去了美国。于是,也不再勉强。“那这样。你就在这里,以后每个月我都会负责你的生活费,加上爷爷留下来的钱,你要好好照顾自己。”默台点了点头,以后自己就是一个人了。

刘明国在这边帮默台准备好一切东西之后,就赶回美国,毕竟那边的生意还要继续做。默台之后回到了学校,填好了准备去南陵大学经济学的报告,很快就通过了。

于是一中的学子知道了:大才子刘默台被南陵大学经济系录取了。默台办完这些琐碎的事,就不需要再参加高考了。老袁考虑到他家没人,就让他继续住在了学校里。

默台的通知很快就拿到了,他不需要和别人一起参加高考了,也不在一起上课。大部分时间,他留在宿舍里看经济学的书,以应付大学开学时的考试。其余的时候,他也会到班上听听课,现在的他觉得身边的人真的很可贵。即使看到他们在忙碌,也会觉得很温暖。

照着以前的老习惯,他晚上还会去散步。不管天气如何,他总要留点时间去思念祖父,思念心里牵挂的人。

仿佛夜空知道这样一个孩子每晚的忧愁,所以夜夜繁星点点,晚风醉人。何时他的身影,不再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