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耽美小说纯惠公主传
48054100000003

第3章 惬意金秋意绵绵

暑热一过,渐渐进了秋凉。中秋过后,朝中开始事物繁忙,国公爷与郑元涛每日天刚擦亮便速速进宫,时至3更才缓缓返家。家中两位爷公务繁忙,侍女夫人倒也乐得自在,国公爷的两位姨娘每天不是钓鱼就是下棋,或是在院子里用柳条制成花篓让人送去给柔、和姐妹玩。而这厢上官氏与高氏也乐得清闲自在,高氏每日只需处理家中事务,其他时间便陪在上官氏身边。国公爷与郑元涛因每日返家过晚,都各自在各自的书斋歇下,清晨再叫小厮打点好便自己上朝,不曾打扰到府中诸人。高氏与上官氏私下里常说这父子二人真乃奇人,既通情达理又不矫情做作。虽说两位都是行武出身,却不料亦有铁汉柔情,国公爷对故夫人真真是一往情深,国公爷的书斋中有故夫人的石雕小像,连书斋的名字里也嵌着其名字。这里说国公爷一家虽为武将,却也读书习文,二人之书斋绝非应景之作,国公爷的书斋原名为“百草堂”草堂当然是仿杜甫先生将书斋喻名于草堂,而老人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万卷书虽说读不完了,但是百卷书还是可完成的,万里路怕是走不动了,但是百里路还是可走得的,于是老人家喜爱此“百”字,书斋便为“百草堂”;而后来夫人过去,老人家为纪念夫人,将夫人的乳名嵌入书斋中,书斋从此改名“德馨堂”老人的官方说法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而上官氏从夫君口中听到的确实是公公思念婆婆,于是将婆婆的名字嵌入书斋之中。郑元涛的书斋则名为“深柳堂”此处极易解,便是深柳读书堂的寓意了。因而,高氏常跟上官氏玩笑说,“若是爷也将书斋名字改了,这便要成了这家的传统了。”上官氏说“书斋名字定是不会改了,但是可以加一块匾上去,不如就叫‘兰桂齐芳’。”此言一出,高氏立刻羞得脸通红忙要走开,上官氏拉住她说“你跑什么,这有什么好害臊的,这是好词啊!”高氏索性道“好啊,我这就去研磨,太太您写了交给爷,让爷拿去裱好挂上去,反正太太的小字也在上面,我怕什么!”原来,上官氏的小字为兰,取自“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这也正和了上官氏的品性。上官氏道“越发疯魔了,如今天色已晚,你日日在卧房中安歇还不安分,再如此这般,我赶你去地上睡了!”高氏忙说“太太饶我这遭吧,我来铺床!”上官氏拦她道“丫头们在外面,你又何必亲自来。”高氏也不理她只自己铺床,铺好后又说道“我早把丫头们支出去了,只留了鹦哥在外面上夜,留着她们在,咱么怎么说体己话?比方刚才的话,让她们听了去传扬出去不要惹祸?”上官氏点头道“我是孕中少思,你不提醒我倒忘了,只顾自己开心,差点给自己惹了麻烦。”又说道“鹦哥白日里服侍我,我如今事事都离不开她,你还叫她上夜,她怎么吃得消啊?”此处说的上夜,便是在外间的小炕上歇着,不算睡觉,因为主人口渴要端茶,主人有事叫时一定要马上应声,所以基本上不可以睡着,否则要误事。高氏说“我平日里是喜她机谨,我又见你使她极顺手,才叫她上夜的,况且有我在,哪需要她来端茶递水?”上官氏看她笑道“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又朝外间说“鹦哥,你且回房去睡吧,以后上夜的事叫珠儿他们姐妹来做,你好好歇着去吧。”鹦哥答说是。上官氏命她今晚唤珍儿来。这珍儿也是上官氏房中的小丫头。

次日,上官氏把珍儿,珠儿,柳儿,叶儿四个丫头唤来,提示他们日后上夜由四人轮值,也因鹦哥服侍上官氏甚是得力,上官氏也赐了一个小丫头给鹦哥使唤。从此鹦哥正式成为上官氏房中的人。珍儿依然是首席,其次便是鹦哥了。两人分工不通,又因上官氏善调教,家中的丫头们都不惹是非,不生事端。

是日一早,柔儿和儿两姐妹照常来上官氏房中请安,和儿突然问道“母亲,他们都说您肚子里的是小弟弟,他们是怎么看见的呢?为什么我看不到?”上官氏笑道“小傻瓜,他们哪里是看到的?他们是用猜的!”和儿又问“那母亲也觉得是小弟弟吗?和儿就不想要小弟弟,和儿想像姐姐一样,和儿也想做姐姐,然后又个小妹妹!”柔儿因为年长知道妹妹童言但她却有忌警告和儿不能乱讲话。上官氏说“没关系,小孩子童言童语,多可爱,柔儿你呢?你想要小弟弟还是小妹妹?”柔儿想了一下回说“听娘说母亲您肚子里有两个小娃娃,柔儿想一个是小弟弟,给二位哥哥作伴,另一个是小妹妹,给柔儿和儿作伴。”柔儿柔儿,人如其名,柔顺温婉,上官氏心想着如此,又说“柔儿想的真好,母亲其实也想有个像你一样柔顺的女儿。”柔儿听到上官氏这么说,发自内心的欣喜,毕竟柔儿年长一些,她已渐渐感觉到自己是庶出的身份,虽然她还不知道什么事庶出,但是她知道自己不是上官氏亲生的女儿,这一点,一直是她引以为愧的。而上官氏一直都是心向柔儿多一点,倒不是和儿不够可爱,和儿足够的活泼可爱,像极了她的母亲,这是上官氏甚为喜爱的,只是她早已察觉到柔儿有颗柔弱的内心,是个敏感的女子,上官氏大概觉出她日后会是个逆来顺受的女子,便更想加倍的疼爱她。这些话是上官氏与高氏的另一次谈话中得到的信息。

也许是从那时起,上官氏深深地觉得早慧的女子于家人而言是幸福,是幸运,更是得力的助手,但是于那女子自身而言,也许那是苦痛,也会是不幸。因为有句老话叫做难得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