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耽美小说纯惠公主传
48054100000025

第25章 惧动荡为女定亲

筦儿接回芷儿后,也知道不宜张扬,于是便请梅山的弟弟梅青带着几个小厮并嬷嬷们在筦儿姐妹念书之时,将和儿的房内物品挪到柔儿的房中,在将和儿的房间让给芷儿居住。期初和儿道不必如此麻烦,直叫芷儿住到柔儿房中便是了,但因房间大小也是筦儿最大,柔儿其次,和儿的房间最小,所以芷儿极力推辞称自己本已不是千金不敢贸住,必使和儿居上房自己方能心安,于是才使小厮们来搬运重物。说起重物,也不过是和儿房内的百鸟迎春黄杨木透雕屏风,黄花梨雕百鸟大案这两件极贵且重之物。和儿之物搬至浣月轩后,芷儿便入住和儿所在的度云轩。筦儿因不忍芷儿房中太过素净,便也送了她紫铜浮雕八仙过海屏风和黑檀雕鲤鱼大案。又将房中的橙儿与巧儿拨给芷儿,有她们照顾芷儿,芷儿很快便也适应了国公府中的生活。

不知不觉过了两个月,到了五月初,国公爷因已年迈连日身体不适,已有一月不能起床,筦儿与和儿还有芷儿三个小姑娘每日下雪便去探望,陪着国公爷说话。这日因三个孩子在聊端午节吃什么馅的粽子,筦儿道“我最喜欢莲子粽和蜜饯粽。莲子清苦吃起来倒也消暑,蜜饯粽清甜可口,真真是妙物!”和儿问“芷儿喜欢什么粽?”芷儿道“我们常年在江浙,在那里吃的鲜肉粽很是美味。”和儿问“鲜肉粽?是什么味道?”芷儿道“箬香芬芳和润,肉质酥烂嫩鲜,肥糯可口不腻,很是别致。”和儿听着她的形容道“真是想吃呢!可惜我们家应该没有人知道怎么做吧?”老国公爷听了孙女想吃,便笑着说“想吃这个也不难,我叫人侬给你们吃就是了。”芷儿也道“我与母亲也常在家中做这个,大概也知道做法。”筦儿问“怎么做?”芷儿道“将糯米淘洗、晾干水分,加入白糖、精盐和酱油拌匀,猪后腿瘦肉切成“两精一肥”长方形3小块,加入精盐、白糖、黄酒,反复搓擦;再将肉按精、肥、精的次序横放在米上,再盖上糯米铺开,随即把长出的部分箬叶折转覆盖,包成四角矮壮长方的枕头形,然后用绳草捆扎定形。下沸水锅中,上面加物压实,先用旺火烧煮再添加清水煮沸,撇去浮油起锅。这样变成了。”老国公爷身边的一位姨娘笑道“芷儿小姐倒是记得不错。”芷儿抬头望着这位徐娘半老的姨娘,很是疑惑,老国公爷笑道“你不认得她,她便是从江南来的。”说着又对这位姨娘道“好啦,你去厨房瞧瞧,跟厨娘说一下,若是她们不会,便劳你为我这孙女们做上一顿鲜肉粽子吧!”这位姨娘道“哪的话,我也想念这久不曾尝过的家乡味呢!”说着边退下了。这时外面的嬷嬷来说“回老太爷,姑太太回来了,如今在夫人房中。夫人让过来瞧瞧您的身子如何?”国公爷听说小女儿回来了很是高兴,一时老泪纵横,道“你叫她下午再来吧!”说着他又对筦儿姐妹说“你们去吧!瞧瞧你们的姑姑去!”于是,筦儿姐妹便退了出来。出来后,芷儿问“为何爷爷听闻姑姑返家要那么激动?”筦儿边走边小声对她讲“你有所不知,我们原有两位姑母,前一位姑母在我们年幼的时候便没了,如今爷爷便只有我父亲与这位姑母两个后人,他自然闻之伤心。”芷儿悄悄点了点头,便随着筦儿与和儿来到上官氏房中。

到上官氏房中后,她们向上官氏请了安后,上官氏道“快向你们的姑母请安。”于是三个孩子又向郑氏请安。上官氏又对郑氏介绍说这是她的故友之女,如今寄养在这里。郑氏道“三个都是花一般的孩子呢!”这时芷儿注意到郑氏身边还有两位公子,一位昂藏七尺,面目极是清俊却也透着威严;另一位则风度翩翩,明眸皓齿,神色悠然。上官氏道“来见见你们的表哥。”郑氏便对她们道“这位是你们的大表哥靖毅,这一位是你们的二表哥顺毅”。筦儿三人又拜见了表哥。于是郑氏便道“筦儿,你带表哥们先去见见外祖父吧!”筦儿道是,于是便与和儿芷儿同两位表哥一同从上官氏处出来。

芷儿因生平第一次见到家人以外的男子,心中有些小小的兴奋,而真正令她觉得兴奋的则是筦儿的二表哥顺毅,似乎芷儿很是中意这样的男子。而顺毅则一路上与筦儿问东问西,一时问筦儿几岁了,一时问筦儿另外两个妹妹去了哪里,进宫多久了。

而这厢姑太太郑氏与上官氏在房中闲聊,郑氏乃是晋阳恒安侯尚书王禄海之妻,晋阳离京城甚远,故而郑氏此次是专为父亲病重,回来探望的。又因见到了侄女筦儿甚是喜欢,便问上官氏“妹妹好福气,竟养出了如此精灵的女儿。”上官氏笑道“您过誉了,筦儿不过还是个孩子,哪里敢称精灵。”郑氏道“我虽远在晋阳,却也知道你的筦儿从两年前居然就可以帮着高氏管理家事,一个十岁的孩子,可不是谁都有这样的魄力的。”上官氏道“是这孩子天生了劳碌命罢了,她那两个嫂子,一个是美人灯禁不住劳累;一个是镇山太岁一般的人物;没法子只好叫她先帮忙管着家事,等到她嫁了,再把掌家大权交给她大嫂便是了。”郑氏道“这些年,难为你了!”上官氏又叹了口气道“前儿,我多年的挚友,家中遭了祸,一家子如今只剩这一个孤女,叫我也心有戚戚焉。”郑氏问“怎么了?这和咱么府上有瓜葛吗?”上官氏道“倒是没有,只是如今圣上年迈,身子也大不如前。太子党与康王党依旧暗斗连连,我们这些皇室近枝,就是坐在家里也怕无辜遭祸呀!”郑氏道“你的担心也是有理的。”上官氏道“好在,箢儿和箮儿在宫里。皇后娘娘已经应允会为她们留意亲事。本来我要担心的只有我的筦儿与高氏的和儿了。如今又添了一个芷儿,怎叫我不担心。”郑氏道“其实我这次来,本就是想来问你,还记不记得当年我出嫁以前与你定下的娃娃亲。”上官氏才突然想到郑氏出嫁前,曾与郑氏约定,二人日后定要以一子一女为姻,皆永世为好。上官氏惊道“当真有此事。”郑氏道“既然箢儿与箮儿都在宫中,看来这筦儿倒是与我们顺毅极有缘。如今靖毅已于晋阳王府结亲,年后便要迎娶晋阳王的女儿文昌郡主;我倒想问你忍不忍割爱让你的筦儿给我做媳妇。”上官氏道“你这说的是什么话,虽然不舍,但是虽姑出嫁是亲上加亲的好事,这我当然是愿意的。”郑氏道“那我们这就说定了哦!待我回去便派人来送定亲的大礼。”上官氏笑着说好。一时郑氏与上官氏一同用过午膳,便准备辞了上官氏要往国公爷处去,道“那你也歇着吧,身子不好倒也陪了我半日。我现在去瞧瞧父亲。”

一时,郑氏笑容满面的来到国公爷处,国公爷见到许久不见的女儿甚是欢喜,又问她为何如此欢喜?郑氏答曰“我从嫂嫂处来,如今为儿子求得一佳妇,如何不欢喜?”国公爷笑道“难道你还记挂着当年你出嫁之时与媳妇所定之约?”郑氏道“那是自然。”和儿与筦儿忙问是什么约,国公爷笑道“当年你们这姑母矫情说舍不得我们不肯出嫁,最后与你们母亲击掌为誓,说是要以一子一女为姻,结永世之好。如今看来,她是来娶媳妇,不是来看老父亲的了。”郑氏道“难道父亲不欢喜?”国公爷笑着对和儿道“还不恭喜你妹妹?如今也定了人家了!”和儿惊道“定了筦妹?”国公爷笑着问郑氏,可是筦儿?郑氏笑道“不是她还是谁?她姐妹二人皆在宫中,自是有皇后娘娘做主的;远清远澈两兄弟又由圣上赐婚;我的靖毅又是我公公在世时与老晋阳王定下的亲事;如今不就只有筦儿与我的顺毅来完成我与嫂嫂的约定了!这也是他俩命定的缘分不是?”筦儿这才听明白,原来是母亲与姑母在谈话中便定了自己的终身,在望着身边这个刚刚才熟悉了一些的陌生表哥,心中不知是何种滋味。一时也呆了。倒是和儿问道“姑母从晋阳来,那筦妹不是也要嫁到晋阳去?”郑氏道“这是自然了。”和儿惊道“晋阳好吗?大吗?舒适吗?筦妹此刻便要去了吗?”郑氏道“你不必惊慌,你筦妹不会此刻就去的,一时她还年少,再则此刻你母亲也离不开她,在等两年吧!”此时郑氏又看着已经看筦儿看呆了的顺毅道“傻儿子,母亲给你寻得媳妇可好?”顺毅才回过神来道“很好很好,谢谢母亲。”这一年筦儿12岁,顺毅15岁。

和儿又问那表哥家有国公府大吗?郑氏笑道“有啊,我们晋阳王家已有300年历史了,我们的府上自然也比国公府还大了。”和儿还是很担心的问“真的吗?”郑氏笑道“你这小人儿,还担心你妹妹受了委屈不成?”此时国公爷笑道“傻孩子,国公府如何大了?我们不过是只有200余间房舍的五进四合院是不是?”和儿点点头,国公府笑道“你姑母家是有近400间的房舍的九进四合院。你说大不大?”和儿这才放心道“这样筦妹嫁过去才算合适。”郑氏笑着说“你呀,还真是个可人疼的丫头。以后,叫你母亲也为你选一个良婿,让你好好为他操心吧!”说着屋内的人都开心的笑了。

待晚上郑元涛从宫中回来,上官氏将今天与郑氏商议之事说与他听,郑元涛也很是开心,远清远澈两兄弟也很为筦儿高兴,都约好了明日要向她去道喜。难得骨肉重逢,众人都十分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