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编兽药安全使用手册
47902500000010

第10章 抗微生物、寄生虫类兽药(6)

九、甲基吡啶磷

1.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味特臭。在二氯甲烷中易溶, 在甲醇中溶解, 在水中微溶。

2.适应证主要用于杀灭厩舍、鸡舍等处的成蝇。也用于居室、餐厅、食品工厂等灭蝇、灭蟑螂。

3.药理本品是高效、低毒的新型有机磷杀虫剂。主要以胃毒为主, 兼有触杀作用, 甲基吡啶磷具有残效期长的特点, 将其涂于纸板上, 悬挂于舍内或贴于墙壁上, 喷洒于墙壁天花板上。

4.用法与用量临床常见剂型: 甲基吡啶磷可湿性粉和甲基吡啶磷颗粒剂两种。

(1) 用法

①甲基吡啶磷可湿性粉: 喷雾、涂布。

②甲基吡啶磷颗粒剂: 喷洒。

(2) 用量

①甲基吡啶磷可湿性粉, 每200 平方米取本品500 克, 充分混合于4 升温水中。

②涂布, 每200 平方米取本品250 克, 充分混合于200 毫升温水中, 涂30 点。

③甲基吡啶磷颗粒剂, 每1 平方米取本品2 克, 用水湿润。

5.注意事项

①本品对眼有轻微刺激性, 喷雾时动物虽可留于厩舍, 但不能向动物直接喷射, 饲料亦应转移他处。

②对鱿鱼有高毒, 对其他鱼类也有轻微毒性, 不要污染河流、池塘及下水道。对蜜蜂亦有毒性, 禁用于蜂群密集处。

③本品加水稀释后应当天用完。混悬液停放30 分钟后, 宜重新搅拌均匀再用。

④本品对人、畜的毒性较大, 易被皮肤吸收发生中毒, 用时注意。

十、氯芬新

1.适应证用于抑制犬、猫体表跳蚤幼虫的繁殖和发育。

2.药理氯芬新为合成的苯甲酰脲衍生物, 属昆虫生长调节剂。蚤通过血液吸收氯芬新并转送至卵, 使幼虫壳质的形成受影响,从而使蚤的生长繁殖受阻。

3.用法与用量临床常见剂型: 氯芬新片、氯芬新混悬液两种。

( 1) 用法

①氯芬新片: 内服。

②氯芬新混悬液: 内服。

(2) 用量

①氯芬新片: 一次量, 每1 千克体重, 犬10 毫克, 每月1 次,连用6 次。

②氯芬新混悬液: 每1 千克体重, 猫30 毫克, 每月1 次。

4.注意事项本品仅限用于宠物。

十一、尼卡巴嗪

1.性状本品为黄色或黄绿色粉末, 无臭, 稍有异味。在二甲替甲酰胺中微溶, 在水、乙醇、乙酸乙酯、三氯甲烷、乙醚中不溶,在稀硫酸中不溶。

2.适应证用于治疗鸡球虫病。

3.药理本品为双硝苯脲二嘧啶醇4, 4-二硝基均二苯脲与2-羟基-4, 6-二甲基嘧啶的复合物。主要抑制第二个无性增殖期裂殖体的生长繁殖, 其作用峰期是感染后第4 天。球虫对本品不易产生耐药性, 故常用于更换给药方案。此外, 对其他抗球虫药耐药的球虫, 使用尼卡巴嗪多数仍然有效。

本品能被消化道吸收, 并广泛分布于机体组织及体液中。

4.用法与用量临床常见剂型: 尼卡巴嗪预混剂, 尼卡巴嗪、乙氧酰胺苯甲酯预混剂和甲基盐霉素、尼卡巴嗪预混剂三种。

(1) 用法

①尼卡巴嗪预混剂: 混饲。

②尼卡巴嗪、乙氧酰胺苯甲酯预混剂: 混饲。

③甲基盐霉素、尼卡巴嗪预混剂: 混饲。

(2) 用量

①尼卡巴嗪预混剂: 以本品计, 每1 吨饲料, 鸡500 ~625 克。

②尼卡巴嗪、乙氧酰胺苯甲酯预混剂: 以本品计, 每1 吨饲料,500 克。

③甲基盐霉素、尼卡巴嗪预混剂: 以本品计, 每1 吨饲料, 500 ~625 克。

5.注意事项

(1) 药物相互作用与乙氧酰胺苯甲酯或甲基盐霉素有协同作用。

( 2) 不良反应尼卡巴嗪对蛋的质量和孵化率有一定影响。

(3) 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

①夏天高温季节应慎用, 否则会增加应激和鸡死亡率。

于本品能使产蛋率、受精率及蛋品质量下降和棕色蛋壳色泽变浅, 故蛋鸡产蛋期及种鸡禁用。

6.最高残留限量与休药期

(1) 残留标示物4, 4爷-二硝基均二苯脲。

(2) 药残限量肌肉、皮、脂肪、肝脏、肾脏200 微克/ 千克。

(3) 休药期

①尼卡巴嗪预混剂: 4 天。

②尼卡巴嗪、乙氧酰胺苯甲酯预混剂: 9 天。

③甲基盐霉素、尼卡巴嗪预混剂: 5 天。

十二、乙氧酰胺苯甲酯

1.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无味或几乎无味。在甲醇、乙醇或三氯甲烷中溶解, 在乙醚中微溶, 在水中不溶。

2.适应证用于预防球虫病。

3.药理其作用机理与磺胺药和抗菌增效剂相似, 能阻断球虫四氢叶酸的合成。乙氧酰胺苯甲酯对巨型、布氏艾美耳球虫及其他小肠球虫具有较强的作用, 从而弥补了氨丙啉对这些球虫作用不强的缺点, 而乙氧酰胺苯甲酯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缺乏活性, 亦被氨丙啉的作用特点所弥补, 所以乙氧酰胺苯甲酯与氨丙啉常合用。作用峰期在球虫生活史周期(感染后) 的第4 天。

4.用法与用量临床常见剂型: 盐酸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预混剂, 盐酸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磺胺喹啉预混剂和尼卡巴嗪、乙氧酰胺苯甲酯预混剂三种。

(1) 用法混饲, 参见盐酸氨丙啉。

(2) 用量

①盐酸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预混剂: 参见盐酸氨丙啉。

②盐酸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磺胺喹啉预混剂: 参见盐酸氨丙啉。

(3) 尼卡巴嗪、乙氧酰胺苯甲酯预混剂: 每1 吨饲料500 克。

5.注意事项本品与氨丙啉、磺胺喹啉等配合有协同作用。

十三、台盼蓝

台盼蓝又名锥蓝素。

1.性状本品为深蓝色至近黑色有光泽的粉末或块片。易吸水。在水中溶解, 在乙醇中不溶。

2.适应证用于梨形虫病。

3.药理台盼蓝对驽巴贝斯虫、牛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等均有作用, 用药后1 小时, 虫体变形, 改变核形状, 最后崩解。

台盼蓝不能消除病畜体内的全部虫体, 在体内维持作用15 ~ 20 天,可作预防用药。由于台盼蓝毒性大, 抗虫范围窄, 现较少用于治疗。

4.用法与用量临床常见剂型: 注射用台盼蓝。

(1) 用法注射用台盼蓝, 静脉注射。

(2) 用量常用量, 一次量, 每1 千克体重, 家畜5 毫克。临用时, 用注射用水或灭菌生理盐水配成1%的溶液。

5.注意事项缓慢注射, 体弱及重症病畜, 一次量可分为两次注射, 间隔12 ~24 小时。

十四、甲硫喹嘧胺

1.性状甲硫喹嘧胺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 无臭, 味苦。有引湿性。在水中易溶, 在有机溶剂中几乎不溶。

2.适应证用于锥虫病。

3.药理本品的抗锥虫谱较广, 对伊氏锥虫、马媾疫锥虫、刚果锥虫和活跃锥虫等有效, 但对布氏锥虫作用较差。主要通过甲硫喹嘧胺取代锥虫细胞质核蛋白体中的镁离子和多胺类, 从而阻断虫体蛋白质的合成而杀虫。

喹嘧氯胺: 本品抗锥虫作用同甲硫喹嘧胺。但肌肉或皮下注射后吸收缓慢, 因此适用于预防用药。

4.用法与用量临床常用剂型: 注射用喹嘧胺。

(1) 用法注射用喹嘧胺, 肌肉或皮下注射。

(2) 用量一次量, 每1 千克体重, 马、牛、骆驼4 ~ 5 毫克。

临用前配成10%水悬液。

5.注意事项

①用治疗剂量肌肉或皮下注射, 在注射部位可引起肿胀和硬结,应分点注射。

②马属动物对本品较敏感, 注射后0.25 ~ 2 小时, 出现兴奋不安、肌肉震颤、出汗、体温升高、腹痛、频排粪尿、口流白沫、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症状, 一般可在3 ~5 小时内消失。反应严重的病畜可肌肉注射阿托品解救。

6.休药期28 天, 弃奶期7 天。

十五、氯化氮氨菲啶盐酸盐

.氯化氮氨菲啶盐酸盐又名锥灭定。

1.性状本品为深棕色粉末, 无臭。在水中易溶。

2.适应证主要用于防治牛伊氏锥虫病。

3.药理本品对锥虫有较强作用, 能抑制锥虫RNA 和DNA 聚合酶, 阻碍核酸合成。对牛的刚果锥虫作用最强, 对伊氏锥虫、活跃锥虫、布氏锥虫也有效。

4.用法与用量临床常见剂型: 注射液。

(1) 用法肌肉注射。

(2) 用量每1 千克体重, 1 毫克肌肉注射。

5.注意事项

(1) 不良反应

①本品对局部组织刺激性较强, 可引起注射部位形成硬结。

②牛给药后常出现胆碱能神经兴奋效应, 表现为兴奋不安, 流涎, 腹痛, 呼吸加速, 继而出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等全身症状,但通常自行消失。

(2) 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

①本品的局部刺激作用较强, 部分牛局部形成的硬结, 通常要10 多天才会消失。

②临用前配成2% 水溶液作深层肌肉注射, 并防止药液注入皮下。

③用药前后, 应加强对动物护理, 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反应较严重时可肌肉注射阿托品作对症治疗。

6.最高残留限量

(1) 残留标示物氮氨菲啶。

(2) 药残限量牛, 肌肉、脂肪100 微克/ 千克, 肝脏500 微克/ 千克, 肾脏1 毫克/ 千克, 奶100 微克/ 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