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最全最全的哈佛经济课
47881200000037

第37章 你见过粮食打折吗——刚性需求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惧怕变革。尽管我们的大脑知道变革是正常的,我们的内心却在为将要发生的变化而颤抖。

——小罗伯特·霍特曼

2008年度世界粮食库存由2002年度的30%下降到14.7%,仅为4.05亿吨,只够人类维持53天,成为30年来的最低库存量。然而接下来粮食的压力并没有得到丝毫缓解。2008—2009年度,全球粮食产量数据下调了200万吨,只有17.82亿吨;而2009—2010年度全球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度再次下滑。

而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全球粮食消费量一直高于产量。据预测到2030年粮食需求将会提高30%至40%,全球新一轮粮食危机的到来似乎已无法避免。

与此同时,全球的粮食价格一路攀升。以主要的粮食小麦为例,自2010年6月初以来,国际小麦期货价格总体持续走高,涨幅一度超过75%。

不能忽视的是,世界粮食安全面临更深层次的问题。首先,粮食作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需求受价格的影响存在刚性,或者说不管粮食价格如何,人们都不得不消费粮食;再则,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日益增多,在局部范围对农业生产带来的破坏对全球粮食供应产生消极影响;还有,美国等国家宽松化的货币政策,使得大量“热钱”炒作农产品,放大了国际粮价的波动性。

粮食作为刚性需求极大的必需品,其产生的粮食危机导致了大规模饥饿和贫困,已经开始威胁到许多贫困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有些小国甚至付出了政府垮台、社会动乱的代价。不得不承认,粮食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温饱问题了。

课堂收获

刚性需求是相对于弹性需求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商品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这些商品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家用耐耗品等,也可理解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品和必需品。这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我们一日三餐离不开的粮食会有这么大的需求刚性了。因此,当前全球的粮食危机已迫在眉睫并非夸大其词。即使我们身边似乎衣食不缺,但是,贫困地区的人们却因为粮价的上涨在生存线上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