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最全最全的哈佛经济课
47881200000249

第249章 规模未必越大越好——规模不经济

贪心不足蛇吞象。

——东方谚语

南非的一家钻石勘探公司在创业之初,人员很少,所有的人都直接听命于负责人古力。虽然规模小,但是任何策略都能及时、有效地执行,问题也能够及时反馈解决。随着钻石在期货市场的持续走高,古力开始对自己的公司进行了细胞裂变式扩张。内部管理上,不仅有国内的事业部,还有海外事业部,子公司达到了上百家,而各个城市都有工作站和销售网点,门店经理都有一万名以上。企业规模呈井喷式发展。

迅猛扩张的规模促成了古力的公司爆炸式的增长,于是,问题慢慢出现了。首先是一项决策的下达,其时间之慢,从最高管理层到中间管理层,再到销售网点,最长时间相差了一个月之久,很多总公司下达的决策在到达销售网点之后,也许新的决策已经出来了。

慢慢地,各个网点开始不听决策,各自为政。最终管理不善导致集团公司出现过度夸大的现象,生产的钻石也开始以次充好,或者虚假销售,很多网点开始偷偷进假货来以次充好。古力的公司从一下子膨胀的规模,轰然倒塌。

他自己也因为企业销售假冒钻石而锒铛入狱,因为法人有直接的管理责任关系。

课堂收获

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ofscale)指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而边际效益却渐渐下降,甚至跌破零,成为负值。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内部结构因规模扩大而更趋复杂,这种复杂性会消耗内部资源,而此耗损使规模扩大本应带来的好处相互消减,因此出现了规模不经济的现象。依靠规模经济增加利润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行业格局基本没有变化,盈亏平衡点是稳定的或不变的。只要行业盈亏平衡点不变,规模增长就一定能够带来利润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