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最全最全的哈佛经济课
47881200000203

第203章 一国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人均可支配收入

当我想起经营事业是为了社会发展,我就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一员大将。

——彼德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总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等税后剩下的收入,就是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还可以决定消费开支的水平,因此,常被用作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19世纪70年代,美国开展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在这期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工业者纷纷走向致富道路,收入逐渐增加,整个美国的经济发展迅速,这就意味着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正因为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国经济发展,增强了美国的综合国力,致使人们的收入水平也随之上升,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状况,主要由人均可支配收入来反映。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所提高,就意味着个人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在下降,这个国家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反之,就代表这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在下降,人们的生活处于困难期。

要想提高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其实是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因为我们是国家的一分子,就有必要想办法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从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课堂收获

人均可支配收入跟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当个人可支配收入提高了,就意味着国家的经济有所发展,就必然会引起整个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样,当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整体提高了,就意味着人们口袋里的钱多了,也就是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