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最全最全的哈佛经济课
47881200000144

第144章 贪官为什么这样贪——成本与收益

那些聪明的大玩家按照自己的利益操纵现行规则,众人竞相效仿的不是圣贤,而是这些耍小聪明的人。聪明人比比皆是,智慧日益贫乏。

——詹姆斯·麦基尔·布坎南

安然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电力、天然气销售和交易商,同时也是一家大型上市公司。2000年,安然公司的交易金额占全美能源市场交易的1/4,在《财富》500强中排在第7位。但是从2001年10月16日至11月28日,“庞然大物”安然公司的股价从33.84美元迅速跌至0.64美元。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更是因负债312亿美元而宣布破产。

这样一个能源巨人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走到破产的尽头?2001年11月,安然公司所公布的1997年至2000年年度财务报表中,公司的累计债务增加了6.28亿美元,但利润却减少了5.91亿美元。安然公司的官方发言人声称,这是由于在报表中新增加了3个资产负债表外的实体。但事实上,安然公司是在暗地里建立了数十家“有限责任合伙制”的小公司,这些小公司都是“有限责任”与“合伙”性质。它们在信息披露和接受监管上的程度远远低于安然这样大型的上市公司,而安然公司也就通过这些“有限责任”与“合伙”性质的小公司,进行了大量违规的“暗箱操作”。比如在2000年,安然公司发布的公司年报上显示,安然公司的长期债务为85亿美元,但实际上,安然公司把高达30亿美元的债务都转嫁到了这些小公司身上。

在这些黑幕中,安然的审计公司——安达信也同样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当安然公司破产后,安达信承认在处理安然债务情况时“判断失误”,而这所谓的“判断失误”,让安然公司1997年至2000年间,虚报了6亿美元的利润,并隐瞒了高达近10亿美元的债务。而安达信公司在帮助安然公司财务真相的背后,是5200万美元的“收入”,这些收入都是从安然公司身上获得的。

课堂收获

低成本与高收入,让很多人敢于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