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共青团工作项目管理
47860000000024

第24章 项目的计划(2)

(1)条件因素。即项目所处的自然及社会背景环境和项目的既定内外条件,这些构成了任何计划编制的条件。A.约束条件是工时估算的函数。如根据时间置换成本的概念,若资源短缺工时就会增加,若资源充裕工时则可以缩短;质量标准要求越高,工期就会越长,只要你降低质量标准,工期就会相应缩短。B.假设前提是工时估算的参数。

如一份资料10万字,估计一个工作人员可以在2天内完成,是以她每小时6000字以上的打字速度为假设前提的。C.可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资源质量是假设前提的根据,如我们之所以假设工作人员每小时打6000字以上,是基于她的高中学历,且受过电脑培训。如果她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这个假设就离谱了。D.资源日历也是假设前提的参数,如人力资源每天的工作时间是8个小时,每周2天休息日以及国家法定假日。

(2)过程资产。即项目主体在实施本项目或以往项目的过程中,所积累的所有无形资产,包括各种管理制度、检验标准、知识技能、工具模块、经验流程、备选方案,以及各种经验教训信息文档和历史资料。

其中,范围说明书和工作分解结构(WBS)是范围计划编制流程的输出结果,前置流程输出的结果自然成为后续流程的过程资产。历史信息是过程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够参考从前的经验记录,那么工时的估算就会变得容易得多。大部分的历史信息都是以文字记录下来的。因此,我们可以从文档中获得相关的信息,作为估算工时或工期的参考。风险清单涵盖了项目组织已经识别的风险,也构成了组织过程资产。风险是工时估算中的干扰因素,会降低工作时间的有效性。

工时估算的结果有两种形式:一是每项活动的工时,二是工时估算的变更。

2.工期估算

工期估算公式:

工期=(工时/资源投入)+公休日(公式6-1)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工期和工时在概念上的区别,工期是项目经历的物理时间,而工时是工作积累的经济时间。工期不是工时的简单累加。工时只计算纯粹工作时间积累的绝对值,效率和速度的因素在公式计算中没有意义。而工期计算的是时间的绝对跨度,所以要把休息时间和节假日都计算在内,同时也要考虑效率因素,增加投入的人力资源或削减人力资源,工期会缩短或延长。例如:两个工作人员为打印一批工作文件工作了6个工作日,每天工作8小时。

资源总投入每天16小时:2人X8小时=16小时

任务的总工时为96小时:6日X8小时X2人=96小时

任务的净工期是6个工作日:96小时/16小时=6日

如果这六天工期是从周三上班时开始,中间跨了一个周末,那么总工期就是:

6个工作日+2个周末休息日=8天,即在下周三下班前结束。

3.常用工时估算法

(1)专家判断法。即召集各专业的专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估算项目工作所需的工时。这里所说的专家不一定特指那些具有高级职称的学者,而是泛指那些具有专长和特殊经验的工作人员。一道工序需要多少时间,只有做过的人或者研究过的人最有发言权。专家判断法估算往往会带有很强烈的个人色彩,为了克服个人因素,可以让专家背对背地估算所有活动的工时,以免他们互相影响,然后把各位专家的工时估算相互交换,或参考别人意见分别修正自己的估算,或相互修正别人的估算。这样交换修正、再交换、再修正的程序反复多次,直到达成趋向统一的结果。

(2)类比估算法。就是参考别人或前人相同或相似的经验作出判断。人类的进步,有一半以上得益于这种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

(3)参数估算法。就是根据经验值设置标准单位参数,然后用单位参数乘上工作量,求出整个活动的持续时间。例如前面列举的每小时打字速度,都是经验参数值,只要用总字数除以每小时打字速度,就可以求出活动工时。

4.数学方法工时估算

(1)概率统计估算法。在有历史资料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概率统计方法估算工期,以团中央在贵州的一个活动为例进行分析。

团中央要在贵州安顺市召开一个全国的共青团工作交流会,为接送北京领导及全国各地专家,须估计从贵阳机场开车到安顺所需的时间。为此会务组搜集了234次驾驶记录,将数据分别列在表6-4中。表格的第一行是行车到达的时间区段;第二行是在某个时间区段到达的次数,我们可以看到在30分钟之内到达的次数是0次,120分钟到达的次数为128次,210分钟到达的次数有4次;表格的第三行是上述到达次数的概率统计,例如60分钟到达的次数为2 次,将这个次数除以234次总数,求出的概率是0.9%。

(2)三点工时估算法。三点工时估算法又称简易工时估算法。在拥有资料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集合概率的统计估算工时。若没有资料就只能依靠专家来判断。

假设任务工期估算服从贝塔分布,估算公式如下:

E=(O+nM+P)/N(公式6-4)公式6-4中,E=最后估算出的工期,O=最乐观估计的工期,n=概率最高的权数,M=最可能实现的工期,P=最悲观估计的工期,N=权数之和。

例如:某团委要组织一次活动,项目组需较为准确地估算出项目从计划到结束的时间,报上级组织批准。项目负责人要求参与此项目的所有十名团队成员每人估计一个时间,以天为单位,把数字写在纸条上。十张纸条收缴上来后,统计数字见表6-6。

案例

某团市委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名称:牵手助困爱心行动

二、项目负责人:王伟

三、项目目标

1.通过项目实施,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扶贫解困工作,用切实有效的服务为政府分忧;使牵手助困爱心行动成为团组织围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服务弱势群体、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动员社会各界和全市青少年共同参与的社会公益服务项目;使团组织扶贫助困送温暖各项活动品牌有机整合,形成工作合力。

2.通过项目实施,动员社会力量,挖掘社会资源,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必要的物质援助。

3.通过项目实施,基层团组织全年结对1000对;志愿者“一助一”

结对1000对;青年文明号结对100对;青联委员结对100对。

4.通过项目实施,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和实践形式,完善运行机制;壮大共青团志愿者服务队伍,提高服务工作的实效;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推出示范典型,推动共青团扶贫助困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四、资源利用

1.充分发挥共青团团组织广泛的工作覆盖面和强有力的社会动员号召力优势,依靠多年来建立形成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保障项目的运行实施。

2.借助近年来各级团组织扶贫助困送温暖等活动的良好基础,不断创新工作形式、丰富工作内容、增强工作项目的社会号召力,使牵手助困爱心行动成为动员社会各界和全市青少年共同参与的社会公益服务项目。

充分发挥共青团外围组织的优势,动员组织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青年文明号和青少年维权岗集体等与困难群众结帮扶对子,长期帮扶。

3.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以冠名的形式,借助商家为项目提供物质保障。

五 、推进步骤

(一)启动阶段(1月份)

1.启动牵手助困爱心行动。1月份,举行牵手助困爱心行动启动仪式,推出“爱心包”、“爱心车票”、“爱心门铃”、“爱心岗位”、“共青团爱心车队”等新的爱心行动活动载体,筹集助困物资,集中走访慰问贫困户。

2.制定《共青团牵手助困爱心行动实施方案》。2月份,将近年来团组织扶贫助困送温暖各项活动品牌有机整合,制定《共青团牵手助困爱心行动实施方案》,指导各级团组织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使牵手助困爱心行动成为团组织围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服务弱势群体、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动员社会各界和全市青少年共同参与的社会公益服务项目。

(二)推进阶段(3-12月份)

1.结帮扶对子。3月份,基层团组织、青年文明号、青联委员、少先队等青少年组织和集体与孤老病残户、贫困户及外来务工、单亲、空巢等弱势青少年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基层团组织结对100对,青年文明号结对100对,青联委员结对100对,少先队员“手拉手”结对2000对。固定帮扶对象,量化帮扶内容,明确帮扶标准,力所能及地为弱势群众做实事、办好事。

2.丰富活动载体。4-10月份,广泛组织动员团员青年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通过在网上和服务站注册志愿者1万名。以注册志愿者为主体,积极发展计算机、法律等专业基层青年志愿者协会10个,广泛开展爱心门铃、爱心超市、爱心捐赠等活动,为孤老病残及贫困户提供志愿服务;开展爱心课堂、“爱心姐姐”、爱心热线、爱心小屋为弱势青少年提供关怀。与帮扶对象建立“一助一”服务对子1000对。

3.建立完善帮扶机制。形成“市指导、县区配合、团委牵头负责、团支部为主、团员青年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各帮扶对子做到有一支固定的帮扶队伍、有长期的活动制度、有帮扶对象档案、有帮扶活动情况反馈,确保帮扶活动坚持长期开展。

4.集中募捐物资。通过组织团员青年义卖、义演,动员社会力量奉献爱心等形式,在全市团员青年和各级团组织中开展集中募捐活动,筹集帮扶资金和助困物资,发放到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众中,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5.加大宣传力度。借助新闻媒体、网络等开展公益性专题报道、典型宣传、活动报道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加大牵手助困爱心行动的宣传力度,在全市倡导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三)总结阶段(12月份)

总结共青团开展牵手助困爱心行动的工作经验,推出示范典型,推动共青团扶贫助困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六、标志性成果与效益分析

通过项目实施,扩大共青团组织的社会号召力,使牵手助困爱心行动成为动员社会各界和全市青少年共同参与的社会公益服务项目。

问题1.以上方案合理吗?

2.如果你是项目负责人,你该怎样组建你的团队?

练习

某团县委组织普法知识决赛

目标:以节约时间、资金为主,但要注重活动质量,让整个普法知识活动有一个圆满的结果。在决赛中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组织奖1名。

资源:人力资源4人,县政府划拨活动经费8000元,音响设备齐全。

项目中部分预算依据下述假设:

评委劳务费每人每天200元,培训教师每人每天200元,场地布置租用费3000元,奖励一等奖200元/人,二等奖150元/人,三等奖100元/人,获奖单位和个人均颁发奖状。

项目任务用时:

制订方案3天成立评委1天制定决赛试题及评分标准2天

打印试题1天场地选择1天设备安装调试4天

组织培训2天推荐选手2天比赛1天

活动总结及颁奖0.5天

练习一

作出任务清单(WBS)。

制订网络计划。

标明关键路径。

计算项目周期。

如何进行资源平衡?

练习二

该项目成本是多少?

项目负责人应分管哪些工作?

项目负责人除分管工作外,还应重点检查哪些工作?

该网络图能不能再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