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马克思历史观
47574900000017

第17章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形成发展(15)

20世纪90年代,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最终归于失败了,这并不代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失败或者被证明为是一种错误。其实,这种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自主活动和自主活动的形式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所致,也就是说是人们的自主活动的形式出了问题。从自主活动的内容来看,人们充其量只能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本质力量,而不可能超越地发挥其本质力量,由于自主活动形式等原因,再加上新社会所占有的生产力只能是从旧社会的废墟之上继承下来的,这种生产力的总量不仅是一定的,而且还会受到旧社会遗留的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导致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从来都是打了折扣的。在此基础上,如果人们选择了或者发展了与生产力不相一致的自主活动形式,那对获得解放不久的生产力而言,无疑也只能是阻碍。

从历史发生学角度来讲,刚继承下来的自主活动内容本身是一定的,人们只能通过合理的自主活动的形式去发展人的本质力量,去发展人的自主活动内容。在这个意义上讲,人们是无法选择和超越他们的自主活动本身。按照马克思的人类历史活动规律的理论,人们是不可能去自由选择他们的自主活动的形式,因为,这种自主活动的形式已经由自主活动内容本身决定了。但是如果人们对自己的自主活动本身没有搞清楚,进而也没有搞清楚自主活动的形式是什么,在这种情形下,人们能够进行自由选择吗?历史的情形似乎总是这样的:当人们还没有认识规律的时候,好像就存在着所谓发挥人的能动性那种自由选择,好像也存在着所谓对自主活动形式的自由选择。如果这种情形真的发生了,与其说是人的一种自由选择,不如说是人在规律面前的一种盲目无能。人的能动性只能是表现在对规律的认识上以及在理解和掌握规律的前提下对规律的利用上。一旦出现了所谓的自由选择的情形,它往往只表明人们并没有真正认识规律。所谓规律是表示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规律的本性来讲,在规律面前的选择往往是唯一的,这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挑选衣服的那种自由选择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如果在规律面前人们还能进行选择的话,那就意味着人们的行为可能符合规律的要求,也可能不符合规律的要求,恰好符合规律要求的情形就纯粹是个偶然事件,而非必然如此的事件。

只有符合规律要求的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现在看来,那些失败了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在没有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自由选择是一种错误的选择。社会生活实践只是再一次验证了马克思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性和价值性,再一次证明人类社会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违背了规律,无论是谁都注定是要失败的。

马克思在《序言》中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的概括:“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12页。

对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以及上层建筑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林剑教授作了精辟而又独到的分析,他论述道:“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逻辑结构系统,是由人的活动结构,即人的实践活动结构与社会结构双层结构构成的。人的实践活动结构涵盖着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物质交往活动,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活动;人的社会结构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因素的有机联结。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逻辑系统中,人的实践活动结构表现为底层结构,社会结构表现为表层结构。……在马克思历史观的逻辑结构中,由于实践活动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实践活动结构决定着社会结构,而在人的实践活动结构中,是物质生产活动决定着物质交往活动,物质生产与物质交往决定着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因此,在社会结构中表现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的运动与发展,社会历史的演进,在表层上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构,但在深层上却是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发展的结果,即人的实践活动发展的结果。”林剑:《论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实践范畴与唯物史观的逻辑结构》,《哲学研究》,2004年第12期,第3—7页。

唯物史观的“双层结构理论”精辟地解读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以及上层建筑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问题,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唯物史观的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和思路。

§§§第七节无产阶级解放理论的庄严宣告

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中发现了真正人的解放是无产阶级解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贪欲和劳动、资本、地产三者的分离之间、交换和竞争之间、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垄断和竞争等等之间的本质联系,研究成果体现在异化劳动理论之中和萌芽的唯物史观理论之中。马克思认为只有否定私有制,才能消灭异化。共产主义就是对私有制的积极的扬弃,“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1页。在手稿中,马克思首次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不久马克思就在《神圣家族》中首次公开表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的观点。马克思写道:“问题在于究竟什么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存在必然在历史上有些什么作为。它的目的和它的历史任务已由它自己的生活状况以及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结构最明显地无可辩驳地预示出来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45页。

1846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逐渐成了当时共产主义运动的思想中心,提高了各国共产主义者和先进工人的思想觉悟,加强了他们之间的团结,在思想和组织上,为创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准备。”顾锦屏、周亮勋、吴惕安等著:《马克思的伟大一生》,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年,第50页。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早在1847年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无产阶级要完成它的伟大的历史使命,必须组织起来,他说:“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必须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5页。

当时各种错误的思潮如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格律恩和克利盖等人的“真正的社会主义”以及蒲鲁东的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产生了各种不良影响,并造成了工人思想上的严重混乱,针对这种情况,马克思和恩格斯同这些错误思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用共产主义革命理论武装工人阶级的头脑,力图消除这些错误思想在工人阶级中的影响。

马克思所进行的思想斗争很快就有了成效。正义者同盟领导人和广大同盟盟员逐渐提高了觉悟,认识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是正确的,是真理。他们开始与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和“真正的社会主义”决裂。1847年1月,正义者同盟正式邀请马克思加入同盟并帮助改组同盟,并承诺同盟愿意摒弃过去那套空想共产主义和密谋策略,同意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同盟的必要条件,即同盟“摒弃章程中一切助长迷信权威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89页。这个要求。同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恩格斯的指导下进行了同盟改组,并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成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同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共产主义者同盟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后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8页。马克思于1848年1月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写作,并于同年2月在伦敦出版。

《共产党宣言》被誉为“科学共产主义的出生证书”[德]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马克思传》,易廷镇、侯焕良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8页。,《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的思想解放作用在于“好似一声春雷,唤醒了广大被压迫被剥削的劳苦大众。它犹如一座灯塔,照亮了各国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的航道。”顾锦屏、周亮勋、吴惕安等著:《马克思的伟大一生》,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年,第67页。在《宣言》中,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向全世界宣告了共产党人的革命主张。马克思首先阐述了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理论,这是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两大阶级的产生及其关系的又一次深刻的理论剖析。由于唯物史观日趋成熟,因此在《共产党宣言》中对两大阶级的产生及其关系的分析比以前更最全面、更深刻、更符合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