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组织
47560800000058

第58章 伏镇河畔党旗红

第58章 伏镇河畔党旗红——徽县伏家镇伏镇村党支部

〔组织点评〕

伏镇村党支部能够严格按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创新活动载体,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活动成效明显。村党支部要延续活动中的好做法,继续深入开展“五比五看”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徽县伏家镇党委

伏镇村是伏家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851户,3233人,有8个党小组,86名党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40元。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伏镇村党支部从整章建制加强自身建设,兑现承诺抓办实事,增强引领经济发展能力入手,立足村情谋发展,凝心聚力办实事,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着力建设“铁堡垒”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伏镇村党支部按照“五个好”要求,不断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改进村组干部作风,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能力,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明显增强。一是加强了支部自身建设。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把年轻有为、群众公认、致富带富能力强的“能人”选进了村级班子。结合实际,村党支部制定了《伏镇村党员干部管理办法》等各项工作制度,坚持用制度约束干部、管理干部、考评干部,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活力。二是提高了党员干部整体素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远程教育片,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科技培训班,强化了党员干部理论和科技知识培训,切实提高了党员干部学政策、学科技,用科技、谋发展的真本领。近年来,共聘请省内外专家举办农村实用科学技术培训班14期,培训党员干部910人(次),全村90%的党员成为技能型党员。三是公开承诺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村党支部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公益设施建设、服务群众等方面,商讨议定支部和党员个人承诺事项,并将承诺事项在村党务政务栏内进行了公开,明确了完成时限、责任人、目标任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村上还建立了公开承诺兑现台账,逐项逐条抓落实,做到了项项有着落,件件有结果。

壮大产业促民富

针对伏镇村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全村经济发展步伐缓慢的突出问题,村党支部在认真分析村情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把壮大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的重心,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蔬菜、畜牧、贩运、小食品加工和劳务输出等产业,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子。村党支部发挥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以三农良种畜禽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一批外地企业,先后引进资金100多万元,在伏镇高新农业示范园新建五连栋大棚1座、日光节能温室14座,建砼骨架大棚206座,普通拱棚1000多个,发展大棚桃12亩,大棚草莓5亩。建成无公害示范蔬菜基地100亩,探索出粮菜间作套种立体栽培新模式九大类90余种,创“多千田”1100亩,“万元田”100亩。全村新发展个体私营企业10家,个体工商户100多户,建成千头猪场1个,组织劳务输出500余人。2010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4000多万元,较全镇平均水平高出400多元。村党支部组织成立了由党员侯书勇、雷杰等8名同志组成的蔬菜产业开发协会,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专职专责地负责全村的蔬菜生产、销售、科技培训等,在他们的组织领导和带动下,全村蔬菜产业发展迅速,有15户贫困户通过种植蔬菜走上了致富路,其中有6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有7名种菜能手被培养成党员,户均年种菜收入达1.2万余元。

抓办实事解民忧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按照“一诺三评三公开”的要求,村党支部围绕中心工作,立足本职岗位,公开作出承诺,认真兑现承诺,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投资38万元,建起了村文化活动中心和灯光球场,配置了体育健身器材,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二是村上先后从集体积累中拿出60多万元,对所有村庄巷道全部进行了硬化,新修排污水道3条1500米。三是对村庄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对沟渠、路边、桥涵等处堆积的垃圾,组织力量进行集中清运和填埋处理。四是建起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培训农民、党员技术员1000余人次,户户有了一名科技明白人。五是在全村积极实施了“一池三改”项目,全村共改灶350个,改厕300个,改炕350个,修建沼气池240个。通过抓办实事,认真兑现承诺,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得到根本性转变,苦干实干劲头足,干群关系融洽,全村呈现出党群携手共奔小康路的喜人局面。

获奖情况

被授予“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安全文明村”;全国、全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