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组织
47560800000056

第56章 打造坚强堡垒建设和谐新村

第56章 打造坚强堡垒建设和谐新村——文县临江乡东风村党支部

〔组织点评〕

东风村党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结合村情,着眼长远,按照“五个好”和“五带头”创争标准,紧紧围绕“打造坚强堡垒,建设和谐新村”这一主题,带领全村群众立足资源优势,抢抓机遇,苦干实干,在农村灾后重建、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助农增收、建设和谐新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前三年实现了户均纯收入超万元,集体积累超百万元的强村富民目标,在全乡树立了新农村建设的新标杆。

——文县临江乡党委

文县临江乡东风村辖5个村民小组,217户,936人,有党员27名,2010年人均纯收入4200元,有村级集体积累200万元。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该村党支部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目标,按照“夯实基础带队伍,依托资源抓发展,多措并举壮积累,以人为本促和谐”的工作思路,立足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狠抓工作落实,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中树立创先争优标杆。

强班子提升村党支部组织领导能力

坚持以村“两委”班子换届为抓手,切实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一是创新思路,加快发展。村党支部立足村情实际,确立了“稳定开发矿产资源,强力推进特色产业,着力突破第三产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狠抓措施落实,使全村经济社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二是完善机制,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制定完善了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各项规章制度,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坚持定期公开村务和财务。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创办企业、兴办实事、入股分红等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重要决策,通过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方式进行,并将决议结果和办理情况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公示栏、电子显示屏上公开,有效落实了群众对村内重大事项的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增强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三是建设阵地,改善运行条件。建成了高标准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并完善了配套设施,建立了村干部值班制度,组织党员群众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定期开展活动,既实现了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又切实方便了群众办事,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提素质有效发挥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

村党支部坚持从源头抓起,每年发展2~3名非党致富带头人先进分子为党员,改善了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通过开展远程教育、实施技能培训等方式,定期组织培训党员,进一步丰富了党员获得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加深了全村党员对党的富民政策的理解,增强了党员致富和带富能力,提高了党员整体素质。全村大部分党员结合各自特点,带头参与矿产资源开发,领办运输、餐饮,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共同发展,成为村内发展的骨干,有效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抓发展不断增强村党支部办事实力

一是依托矿产资源优势,与甘肃宁氏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供应重晶石矿的协议,采取集体与村民入股分红的形式,组建了村采矿队,每年户均分红2~3万元,增加集体积累达100多万元,村党支部实现了“有大钱能办大事”。二是采取村民共同集资、村集体积累入股的形式,成立了东风村众和矿业公司,既延伸了群众致富链条,又实现了村集体积累的滚动发展,2011年底东风新村户均分红预计超10万元。三是协调贷款800多万元,帮助扶持村民购买大小车辆100多辆,大力发展运输业,同时,带动发展餐饮、汽车修理等第三产业,拓宽了增收渠道。四是引导农民群众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植油橄榄1500亩、油桃200亩、花椒800亩、核桃30000株,套种“三蒜”200亩,促进了农民增收。

重民生促进和谐农村建设上水平

一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每年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收到良好效果。二是在“5·12”中,村党支部从集体积累中拿出5万元应急,投入20万元抢修水渠5000米、清理泥石流1000多方;村党支部积极为全村142户担保贷款400多万元支持灾后重建,目前已全面完成重建任务。三是投入集体积累80余万元,加宽改建通社公路13.7公里;投入3万元,为东风新村在全县率先开通了数字电视;投入30万元美化、绿化了东风新村人居环境;每年从村积累中拿出3万元建立了奖学基金,凡东风村村民子女考入重点高中的奖励500至1000元、考入大学的奖励2000元、考入重点大学的所有费用由村上承担。近年来,村党支部先后从村集体积累中拿出200多万元,为全村群众办实事、好事50余件。如今的东风村,群众生活宽裕,村容村貌整洁,真正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获奖情况

2009年,被文县县政府评为“县级文明村”;被文县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