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组织
47560800000037

第37章 锐意拓宽致富路奋力建设新农村

第37章 锐意拓宽致富路奋力建设新农村——天水市麦积区伯阳镇曹石村党支部

〔组织点评〕

伯阳镇曹石村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村党支部以争创“五个好”村党支部为核心,以建设文明富裕和谐新曹石为目标,坚持强班子、带队伍、调结构、兴产业、夯基础、建新村,不断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村民议事制度等各项制度。立足村情,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苹果、桃等林果业,走产业富民之路。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树立先进典型,培育倡导新风尚,全村生态环境文明和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希望曹石村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支柱产业发展,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

——天水市麦积区伯阳镇党委

曹石村位于天水市麦积区伯阳镇西部海拔1400多米的干旱山区,全村共有113户、516人,耕地2336亩,果园2300亩,林地1800亩。现有党员30人,其中女党员4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6800元。

20世纪末,由于村上交通闭塞,自然条件差,产业发展滞后,群众生活困难,是麦积区有名的后进村。进入21世纪以来,村党支部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争创“五个好”村党支部为核心,以建设文明富裕和谐新曹石为目标,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无私无畏、团结奉献,自强不息、立志苦干,不甘落后、奋勇争先,崇尚文明、科学发展,持之以恒强班子、带队伍、调结构、兴产业、夯基础、建新村,使曹石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广大山区村树起了一面光辉旗帜。曹石村先后被省、市、区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村党支部”、“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先进单位”。2003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同志在曹石村视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时,对曹石村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2006年,村党支部书记刘田家参加了全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暨建党85周年纪念大会,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铸造堡垒聚民心

村党支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村民议事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和村规民约,靠制度管人,按规章理事。坚持党员编组设岗定责制度,积极开展“十星级党员”评选和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强化党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建立党员干部管理、目标责任量化考核和民主评议机制,对全村工作实行党员划片包干,调动党员参与工作、发挥作用的积极性。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改善党员队伍结构,重点在致富能人、退伍军人和务工回村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先后新发展党员12名,为村级组织建设注入了活力,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发展产业带民富

立足村情,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兴苹果、桃等林果业,提高科技含量,推广优良品种,狠抓果品营销,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全村果品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00多亩增加到2300亩,并全部达到了良种化。2009年全村果品收入达450万元,户均3.9万元,最高的达12万元以上,果品收入占村民收入的90%以上,人均果品收入达8720元;开展植树造林,消灭荒山秃岭,兴办“绿色银行”,建成一条长5公里、总面积1800亩的人造林带,全村林木覆盖率达到了6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1400元增加到2010年的6800元,预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0000元,村级集体积累由零增加到60多万元,集体资产达到450多万元。

改善基础解民忧

筹资40多万元,完成三级提灌工程一处,彻底改变了人畜饮水从沟底人挑驴驮的历史。先后兴修梯田18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7%。实施集雨节灌工程,打水窖203眼,使跑土、跑肥、跑水的“三跑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三保田”。筹资124万元,硬化了310国道至村里长4.7公里的通村道路,在两侧栽植月季花3万株,进行了绿化和美化。投资10多万元对9条27公里农田道路进行拓宽、降坡和沙化,使全村田间道路实现了网络化,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

建设新村还民愿

多方争取资金50万元,自筹640多万元,统一规划、设计和施工,建成了71户小康民居,2011年又投资350万元启动实施了47户群众的移民搬迁工程。完成“一池六改”71户,建成了(沼气)物业管理服务站。拓宽硬化村庄主巷道1.3公里,侧巷道3公里,安装路灯22盏。投资277万元建成千吨果品气调库1处,完成了占地23亩的村果品营销市场,解决了全村果品存放难、买卖难的问题。完成上下水管铺设4000米,改善了人畜饮水条件。投资20多万元,利用旧学校改造建成了农家书屋、农家超市和幼儿园,配置电脑8台,配备了健身器材。为各户统一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有81户村民住上了太阳能暖房,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切实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

倡导文明崇民风

加大对党员群众农业实用技能培训,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每年组织村上群众党员到外地参观学习,选派村级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到市区党校进修学习,邀请农业科技人员对果农进行培训指导,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近年来,全村没有发生一起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婚丧嫁娶也不讲排场比阔气,赌博和酗酒滋事的现象彻底杜绝,学文化、学技术蔚然成风,广大村民把精力全用到发展经济和公益事业上来,形成了淳朴文明的村风民风。全村现有科技示范户38户,农村技术员134人。去年又评选“五好”家庭15户,优秀党员12人,“十星级”农户8户,致富带头人21人,好婆婆10人,好媳妇38人。

如今的曹石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民主管理蔚然成风,生态环境文明和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收入大幅度增长。村民们将自己现在的生活比喻为芝麻开花——节节高,科学发展已成为建设和谐曹石的“指南针”和曹石人迈向小康的“金钥匙”。

获奖情况

2001年,被天水市委评为全市“五好示范村党支部”。

2004年,被省委评为“五个好村党支部”。

2005年,被司法部、民政部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2006—2008年,连续3年被麦积区委、区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2008年,被天水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被麦积区委评为“五个好村党组织”。

2009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农村党的建设示范点”。

2010年,被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农民文化大院”;被中国计划生育协会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

2011年,被天水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