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学思集
47551300000003

第3章 坚持实践标准 正确认清形势

当前,坚持实践标准,正确认清形势,我认为有四个问题要讨论清楚。

一、坚持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和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关系问题

有人认为,坚持实践标准,就是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实践标准的讨论就是“砍旗”、“损旗”,造成思想混乱。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同志讲,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坚持实践标准才能真正高举毛泽东思想,这是因为:(1)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2)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把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不断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3)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不断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反之,反对实践标准就是假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因为:(1)必然导致凡是本本上记载的都不准更动,句句是真理,句句照办,把片言只语当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僵化教条;(2)必然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成是现成的公式、宗教的教条,胡乱地套用;(3)必然反对在实践中发展的毛泽东思想。可见这种假高举的特点是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简单化、庸俗化、教条化。要真正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旗帜,只有坚持实践标准,冲破林彪、“四人帮”的禁区,冲破“两个凡是”的框框,才能做到完整地、系统地、正确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达到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二、解放思想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问题

有人认为,解放思想是怀疑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人认为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是限制解放思想。这种把解放思想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立起来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解放思想的方向和任务,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二者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第一,四项基本原则是解放思想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是坚持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的,从而打破了资产阶级的理论,打破了资本主义是最美好的永恒的观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创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创立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列宁也正是如此,才成为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实践,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实事求是,这才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由于林彪、“四人帮”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歪曲、篡改,把四项基本原则搞得很混乱,只有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实事求是,才能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使四项基本原则恢复其本来的面目,做到真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否则,是非不分,真假不分,那就有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危险。邓小平同志提出四个坚持,是为我们解放思想指明了方向和目标,解放思想是为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服务的。第三,新的历史条件下真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新的内容。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要解放思想,敢于从实际出发,不受马、恩、列、斯书本上个别结论和个别字句的束缚,要大胆地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来分析和解决新问题,既要有勇气放弃本本上的个别字句和个别结论,以及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现在不合适的某些做法,又要有勇气以首创的精神去做本本上没有记载的、前人没有做过的革命新事业,做出“合乎中国实践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并且指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页),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为了正确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我们要坚决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左”的错误倾向。它打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旗号反对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怀疑和反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新方针看成是大逆不道,是对马列主义的背离,这种错误倾向是和“四人帮”极“左”路线影响分不开的。它是我们解放思想的主要障碍,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主要阻力。另一种是右的错误倾向。它假借解放思想之名,赤裸裸地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变成了资产阶级的俘虏。这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倾向往往也和林彪、“四人帮”煽动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结合在一起。它是极端有害的,是具有很大破坏性的错误倾向。

三、发扬民主和安定团结的关系问题

有人认为,现在发扬民主多了,过头了,影响安定团结,破坏三个秩序(注: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工作秩序),把社会上出现的少数人闹事看成是发扬民主发出来的。这种看法是不符合事实的。发扬民主是安定团结的基础,安定团结是发扬民主的保障,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任何一种民主制,都是为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巩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列宁选集》第3卷,第201页)民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任何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地位和经济利益,都要通过一定的政治形式,来巩固和维护自己的社会秩序。社会主义民主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形式,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无疑是为了维护社会主义的社会秩序,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需要。毛泽东同志说:“在我们国家,如不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不充分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无产阶级的集中制,没有高度的民主不可能有高度的集中,而没有高度的集中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注: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充分发扬民主的目标是为了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较为能够经受风险(注:夏季形势讲话)。那种否认党的领导,损害安定团结,破坏三个秩序的行为,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障碍,是一种无政府主义倾向,是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第二,人民的民主权利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秩序来保障。任何民主,任何自由,都不能没有一定的秩序。无产阶级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最实在的民主。这种民主的广泛性,在于它使绝大多数人享有多方面的民主权利。这种民主的实在性在于它是人民大众具有物质保障的民主。少数人擅离职守、冲击机关、围攻领导、卧轨拦车、阻塞交通等行为,不仅侵犯了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和自由,而且为社会主义法制所不容。加强法制,对极少数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害群之马,采取严厉的措施,只有这样,社会秩序才能安定,四个现代化才能搞得上去,人民民主权利才有保障。第三,发扬民主和维护三个秩序、发扬民主和安定团结、发扬民主和加强党的领导都是相辅相成的。有人借发扬民主,搞无政府主义,背离四项基本原则,这是资产阶级民主,不是社会主义民主;有人借维持三个秩序,安定团结,加强党的领导来限制民主、反对民主、甚至打击民主,这是资产阶级专制主义。这两种错误倾向,导致的结果是一样的,必然是破坏三个秩序,破坏安定团结,破坏党的领导。

四、调整和高速度发展的关系问题

有人说,去年(注:1978年)讲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一百二十个大项目,十大钢铁基地,九大有色金属基地,八大煤炭基地,十大油气田,三十个大电站,六条铁路新干线和五个重点港口,全国可以形成十四个工业基地。现在180度大转弯,三年调整。因此,对调整和发展、调整和四化、调整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三个方面发生了怀疑、动摇和不满。有人说心冷气减。这显然是不对的。我们应该认识到调整方针是积极的方针而不是消极的方针,是前进的方针不是后退的方针,是充满信心的方针而不是悲观失望的方针。一句话,是为了高速度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方针。

(此文系1979年6月在浙江省宣传系统干部读书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