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书记
47545500000098

第98章 做“牛”花牛苹果产业的领头雁

第98章 做“牛”花牛苹果产业的领头雁——记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南山苹果协会会长武正全

〔组织点评〕

该同志带领苹果种植大户,立足花牛苹果产地优势,创新发展方式,采用土地流转办法组建花牛镇南山苹果协会,注册成立新民苹果专业种植合作社,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花牛苹果,创建花牛苹果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2800多亩,为麦积区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建设起到了龙头示范带动作用,为振兴花牛苹果品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共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委员会

〔个人感言〕

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果农,通过不断努力取得了现在的成绩。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努力,做大做强花牛苹果产业,不辜负大家厚望。

武正全现任花牛镇南山基地党支部书记兼花牛镇南山苹果协会会长。近年来,他带领苹果种植大户,立足花牛苹果产地优势,创新发展方式,采用土地流转办法组建花牛镇南山苹果协会,注册成立新民苹果专业种植合作社,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花牛苹果,创建花牛苹果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2800多亩,为麦积区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建设起到了龙头示范带动作用,为振兴花牛苹果品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面向市场合法流转积极创建优势农业产业基地

1990年,刚刚高中毕业的青年农民武正全满怀创业热情,联手本村青年投身商海做花牛苹果贩运生意。在两三年的花牛苹果营销过程中,他那双稚嫩的翅膀最终没有搏击过商海汹涌的浪潮,结果赔得血本无归。但性格倔强、意志坚强的他没有被击垮,没有再消沉,痛定思痛后他深刻分析花牛苹果市场前景,刻苦钻研苹果栽培技术,四处拜访果树栽培专家,虚心请教当地果农后,逆境中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业。他立足花牛苹果产地优势,创新建园模式,积极组织本村及邻近村一些苹果种植户,采用土地合法流转的办法,广泛动员花牛镇南山苹果适宜区果农,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路的方式,尽心竭力,谱写花牛苹果产业发展华章。以创建苹果种植标准示范园为龙头,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率先在全区创建了廿铺南山苹果基地,并在全区推广了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他个人承包的60亩果园,由于精心作务以及标准化无公害生产,苹果色泽艳丽,品质上乘,果品每年在田间就被客商以高价预定,远销东南亚、中东、香港等海内外市场,2009年他的30多亩挂果园收入达36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花牛镇南山苹果产业区及全区整个南山苹果基地已形成了“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片,一片兴一山,整体增收入”的发展局面,使南山花牛苹果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经济效益更为可观。截至目前,示范基地规模达到3400多亩,基地总面积达到5万亩,2010年基地产值预计可达2亿元,产业区人均纯收入预计可净增3000元。

创办协会支部引领大力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

如何才能让自己和大家的苹果有个好销路,卖个好价钱,并且具有长久的市场竞争优势?这是他一直努力思考的问题。2007年,为了切实提升和规范廿铺南山苹果示范基地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花牛苹果的市场竞争力和个体果农抵御、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协会在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苹果产业发展资源有效共享、果品营销及栽培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信息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和优势,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倡导并组织21户果农在南山苹果基地成立了花牛镇南山苹果协会和南山苹果协会党支部,吸纳会员171名,其中党员17名。协会下设办公室、技术服务部、营业部和用水部。支部下设技术服务党小组、营销党小组和用水党小组,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生产统管、果品统销。在成立协会的基础上,武正全于2009年又注册成立新民苹果专业种植合作社,通过创办协会——建立党支部——成立专业合作社,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有效助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路子,有力推动了花牛苹果产业的规模化良性化发展,不仅实现了花牛苹果种植的集约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而且极大地增强了个体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为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搭建了平台,形成了“支部引领、协会服务、党员带动、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通过他的努力,有效解决了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村级组织“统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的问题,不仅提高了协会成员的组织化程度和团结协作意识,而且增强了苹果产业规模发展的综合生产能力。

发挥优势示范带动努力提升花牛品牌效应

为了充分发挥南山苹果基地的先导和辐射作用,使更多的苹果种植户加入协会,逐步实现苹果产业规模化生产,进一步做大做强花牛品牌。武正全带领协会一班人,依托产业优势,通过不断创建新的红苹果标准化示范园,积极推广苹果栽培新技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组织协会青年到外地参观学习,聘请专家、技术员开展专题讲座、培训咨询、现场观摩的方式,培训基地果农和周边群众达13000多人次,培养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12人,目前已成为推进基地苹果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在每年的疏花、疏果期,他和其他会员都吸纳近千名附近村的群众来基地务工,由协会技术能手“手把手”地传授作务技术,通过这种传帮带式的技能培训,武正全创建的协会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不仅提高了当地群众从事花牛苹果栽培的技术水平,而且极大地增强了花牛苹果的规模效应,为当地群众依托花牛苹果特色优势产业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方筹措项目牵动全面打造全市苹果种植精品示范园为了让基地的产业效益最大化,真正让基地与市场融为一体。武正全作为协会的一会之长,始终把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他的多方奔走下,争取有关部门投资210万元建设廿铺——兴旺山二级上水工程,投资12万元建成设施齐全的花牛镇南山苹果基地培训中心1座,争取投资230万元完成了三级管网铺设和400亩滴灌管网配套建设,新增灌溉面积达到2200多亩,投资144万元完成示范基地3.5公里道路硬化工程。2009年引领基地果农入股260多万元建成1500吨果品恒温库一座,目前南山苹果基地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00多万元。在他的努力下,随着一个个项目的落成,基地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广大果农的生产作务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真正使苹果种植实现了产、贮、销链条式经营,使基地苹果产业实现了生产集约化、管理科学化、经营企业化、效益最大化。如今的廿铺南山苹果基地已真正成为一个设施完备、管理科学、效益突显的示范园、精品园。

实践证明,武正全通过创办协会、合作经营、共同致富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天水市农业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区域经济的高效快速发展。其创建的示范基地目前已成为天水市花牛苹果产业发展的培训基地、技术推广基地、果品合作营销基地、农业信息化发展示范基地,对全市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切实助农增收起到了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武正全同志获奖情况

2006年,被天水市果农协会评为“果业生产先进个人”;

2008年,被评为天水市“文明市民标兵”,同年当选甘肃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天水市五届人大代表;

2009年,荣获天水市“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2010年,荣获“奉献天水·2009十大人物”称号,5月被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10年,被共青团甘肃省委授予“甘肃省五四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