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书记
47545500000043

第43章 兴村富民的领路人

第43章 兴村富民的领路人——记泾川县党原乡党委委员,党原乡经委副主任,丁寨、城刘村联合党总支书记王德良

〔组织点评〕

王德良一心为群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在他的身上集中反映了一名共产党员心系群众的奉献精神、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埋头奋斗的实干精神、严于律己的自强精神。

——泾川县党原乡党委

〔个人感言〕

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深感责任重大,我始终牢记着自己的创业精神和成长经历,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挂在心头,时刻准备着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王德良,现任泾川县党原乡党委委员,党原乡经委副主任,党原乡丁寨、城刘村联合党总支书记,兼任“陇新”牧业公司总经理。

王德良经过多年实践,结合村情实际,科学分析本村生猪养殖的发展历程,确立了发展畜牧养殖业强村富民的思路,把畜牧养殖业作为帮助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1997年至2000年,利用3年时间,初步探清了路子,打好了基础,理清了发展思路;2001年至2003年,通过典型引路、扶持大户和建办园区、规模发展,实现了量的积累;2004年以来,全村养猪产业向规范化养殖、公司化运作、产业化配套的方向发展;经过13年努力,全村养猪产业实现了一业突破、整村推进,形成了公司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围绕温棚养猪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了规模养殖、仔猪繁育、生猪销售、饲料经销、科技服务等产业化服务体系。生猪养殖已经从丁寨村向党原乡、北塬乡镇和全县辐射,成为全县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板块。在良种、良舍、良料、良法、良医支撑下,丁寨村96%的农户发展养殖产业,建起百口猪舍120多座,年生猪饲养量达到5万口,出栏3.46万口,繁育仔猪1.2万口以上,养猪产业收入过万元的户达到320多户,养殖业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例由不到20%提高到82.3%,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00元,比1996年增长6.8倍。为顺应群众收入增加后建设新居、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王德良聘请市县规划部门完成了全村新农村规划建设,至目前,全村累计建成小康住宅247户,占总户数的60.4%。

在王德良同志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按照“结合村情、尊重民意、体现科学”的原则,提出了三个“一体推进”的长远发展规划。近年来,丁寨村在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对村庄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村上针对产业链条短、农民增收渠道窄、生产资源浪费大、农业产出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紧紧依托畜牧产业基础,促进能源循环利用,增加群众收入。在县、乡两级指导下,王德良同志带领广大养殖户探索出了一条“果畜互支互促”的科学发展之路,按照人均1亩果园的整体目标不动摇,大力培育果品产业,引导群众步入“果畜产业一体推进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丁寨村已成为党原乡乃至全县北部塬区的养殖产业中心,村庄以西3公里处为党原乡街道,是全乡的商贸中心,为了实现产业中心与商贸中心的连通搭接,用商贸流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丰富商贸流通,进一步扩大“丁寨效应”,加快丁寨、城刘发展步伐,联合党总支做出了“村镇建设一体推进”的规划,把村庄建设融入全乡小城镇开发建设之中,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规划更加科学。

工作中,王德良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首先从建强班子,配强干部做起,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配备了村领导班子和村民小组干部,目前4名村干部和5名组干部都是懂技术、有产业、收入高的温棚养猪典型户。其次是发挥党员“能人”带动作用,培养了袁虎文等54个党员养殖大户,辐射带动了广大群众发展养猪产业。同时,加强了对党员和广大农民的科技养殖技术培训,选派10多名青年党员参加了乡农广校畜牧兽医大专班学习,他带领养殖大户先后多次到兰州,宁夏中卫、吴忠等地参观学习,组织本村党员养殖典型户现场介绍经验,聘请中科院院士、甘肃农业大学畜牧学教授刘孟洲等专家、教授来村里举办养殖技术讲座,积极开展“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及“三户一组奔小康”等活动,选择16名帮带能力强的党员组成16个帮带小组,通过定岗位、靠责任,互帮互带,促进了全村养猪产业发展。

作为有着“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全省‘五个好’村党支部”、“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的村党总支,在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新宅、鼓起群众腰包的同时,全面提升村民的文化修养,传承先进的文化理念,在全村上下养成崇尚科学、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

王德良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践行“三个代表”。不论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还是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他都身先士卒,争当表率,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深入做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

春华秋实,走进党原乡丁寨村,兴旺发达的养猪产业、设计新颖的小康住宅、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以及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呈现在您面前的是一幅令人陶醉的新农村画卷。而这一画卷的描绘者,正是丁寨村的当家人——王德良。人人都说丁寨村变了,群众变富了,村庄变新了,人更文明了。在这一变化的过程中,王德良也在跟着变,他由一个普通农民变成了执掌“陇新”牧业公司的总经理,由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变成了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由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庄稼汉变成了全省唯一一名出席党的十七大的农民代表。

王德良同志获奖情况

2002年,被团省委、农牧厅等单位评为“第三届甘肃优秀农民”;

2003年,被中共平凉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办等单位评为“全市农业产业化青年领头人”;

2004年,被中共平凉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等单位授予“第一届平凉市优秀青年”;

2006年,被平凉市人民政府评为“平凉市第二届优秀民营企业家”;

2006年,被中共平凉市委评为“2006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2008年,被中共平凉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评为“感动平凉2007年度人物”;

2008年,被市党工会、社保局等单位评为“农民工创业家能手”;

2008年,被中国村社发展组织会评为“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周年优秀村官”;

2008年,被中国城市发展国际交流协会评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模范人物”;

2009年,评为2009年“甘肃百名优秀特色人才”;

2009年,被中共平凉市委、市政府评为平凉市“第二届劳动模范”;

2010年,被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甘肃省第二届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