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书记
47545500000004

第4章 植根基层抓党建心系群众融真情

第4章 植根基层抓党建心系群众融真情——记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冬梅

〔组织点评〕

陈冬梅同志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创新意识强、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她主持创立实施了全国闻名的“民情流水线”工程,打造了四点半工程、夕阳红工程、先锋惠民行动、一元钱爱心党费等服务群众的惠民品牌,研发了全国首创的“三维数字社区”集成管理系统,提升了街道社区服务水平,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生机活力,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基层党建工作树立了典范。

——中共兰州市七里河区委员会

〔个人感言〕

身为一名从事街道基层工作二十多年的干部,服务百姓我是快乐的,心系百姓我是幸福的。我愿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用心系群众的坚定信念为辖区的群众撑起一片幸福天地。

陈冬梅同志是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她在街道岗位上工作已经近20个年头了。多年来,她以基层服务工作为己任,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立实施了全国闻名的“民情流水线”工程,打造了一批为民服务惠民品牌,为辖区人民兴办了一大批好事实事。辖区群众热情地称她为“一心为民的好书记”。

陈冬梅同志深知,要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为了改善街道社区办公环境,她带领大家克服重重困难,主动赢得各方面的支持,建成了全省第一家街道政务大厅,九个社区全部实现了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政务大厅,实行“人性化、低柜台、一站式”服务和“八公开、五件式”办理模式,规范了为民服务的程序。为了疏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她在街道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上门反映与主动了解相结合、日常接待与定期接访相结合的方法,采取构筑平台听民声、走家入户听民声、“两代表一委员”听民声、互联网上听民声、政务大厅听民声等五条渠道,接待受理群众反映的上至辖区单位发展、下至家庭矛盾,大到社区环境、小到邻里纠纷等各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倾听他们对街道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让群众有一个表达心愿和诉求的地方。

为了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区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陈冬梅积极主持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按照“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的要求,强化社区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在原有社区党组织的基础上,新成立楼院党支部48个,两新党组织12个,使街道所属党总支(支部)总数达到71个,她按照中央、省市区关于“党员管理属地化、党员活动一体化”的要求,建立健全辖区党员八小时以外向社区报到制度,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党员社区表现评价制度,将8600多名中央企事业单位在职及离退休的党员纳入区域管理,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党员管理新机制。率先在全市首创了社会管理大联动“支部进楼院、服务在身边”模式,推荐选拔楼院长200多名,建立以楼院党支部为核心,楼院长管理为主体、社区民警、物业、城管、环保、司法等职能部门协同参与的“六位一体”管理模式,第一时间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零距离服务辖区群众,使各类问题和矛盾及时有效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实现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大联网、大联动,使过去社区管理服务由被动应对型向主动服务型,由粗放型、滞后型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转变。

陈冬梅同志以一颗爱心对待辖区群众,辖区一些弱势群体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总在牵挂着她的心。为此她积极打造惠民服务品牌,热心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

她在走访中了解到,辖区很多双职工家庭小学生下午四点半放学后无人接、无人管,许多孩子进网吧玩游戏,成为家长们十分担忧的问题。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她在辖区首创实施了全国首家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四点半”工程,在社区设立了“四点半”辅导站,组织孩子们在四点半放学后由社区志愿者组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既解决了辖区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又解决了孩子放学后的教育管理难题。

在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一方面“空巢”老人、孤残老人生活无人照料,一方面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陈冬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她主持发起实施了全省首个居家养老“夕阳红”工程,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夕阳乐”餐桌,安排下岗失业人员47人,还组织了辖区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380余名,为辖区270多名空巢老人提供送配餐和家政服务,既解决了老人居家养老的问题,又使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一举两得。

陈冬梅同志真诚地用爱心去帮助辖区每一位困难众,在西湖街道的各个社区,总能看到陈冬梅忙碌的身影。多年来,她坚持深入老百姓中间,了解群众有什么难心事。“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陈冬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她通过召开党建联席会,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动员辖区单位党组织成立了70多个“党员爱心储蓄所”,号召辖区在职党员每月多交一元钱“爱心党费”,用爱心捐助资金定期开展扶贫助困活动。七年来,利用党员爱心储蓄所资金累计对辖区贫困群众300多人次进行了救助和慰问,救助金额达120万元。辖区一些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交不起学费,她又利用爱心党费为辖区102名贫困大学生资助学费,每人次达到2000元,帮助他们圆了大学梦。建工中街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李淑君因丈夫去世,孩子又在上高中,一度失去生活的勇气,陈冬梅听说后多次到李淑君家探望,将其列入爱心党费救助对象,她还自己掏钱为其子购买大量高考复习书籍,孩子考上大学后,又每年资助2000元学费补助。前年还将李淑君聘为助老服务员,使其生活有了依靠。李淑君逢人就说,是街道社区救了我。小西湖东街社区居民李兰英身患糖尿病致使双目失明,孤身一人在家,生活非常不便。陈冬梅通过爱心党费为李兰英送去慰问金,并安排人员承担日常照顾的义务,由“夕阳乐”餐桌为李兰英免费送餐,把真情和关怀送到她家。辖区一些受到她关怀的困难群众将她视为亲人,见了她高兴地拉着手久久不愿离开。

为了进一步促进街道社区作风建设,提高办事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她大力加强基层电子政务建设,超前思维,大胆创新,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建成了全国首创的“三维数字社区”集成管理应用系统,将街道社区108项具体工作纳入五条主线管理,形成了三大基础平台、六大功能特点、八大管理模块和五大应用系统,有效解决了以往基层政务中重复劳动、重复投资、效率不高、单项工作分离、资源不能共享、监督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促进了街道社区干部作风的转变,使街道社区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大提高,有力推进了街道社区办公服务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开创了街道社区电子政务数字化的先河。获得中央省市区各部门领导和省科技厅有关专家的好评。目前该系统在兰州市52个街道全面推广。

正是由于陈冬梅同志的出色工作,使街道党建工作在全省基层党建领域名列前茅,她多次在省、市党建工作会议上以朴实的语言介绍街道社区为民服务的典型事例,使在场各级领导和嘉宾深受感动和启发,获得了极高的评价。2009年,她作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代表光荣出席了北京国庆观礼活动,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民族的兴旺,更增添了她创先争优、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的决心。在她的带领下,西湖街道党工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街道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敬老模范单位”等80多项荣誉称号。

陈冬梅同志获奖情况

2007年,荣获兰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百佳创建标兵”称号;

2008年,荣获全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08年,荣获“全市十大优秀女性”称号;

2008年,荣获全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2009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2009年,荣获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2010年,荣获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