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大名师范志
4727400000034

第34章 学生工作(8)

学校的学生管理长期以来一直由教导处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团委会负责。教导处只管不教,团委会只教不管,形成了管教脱节,教育和管理效果打折,甚至没有效果的局面。另外,教导处和团委会两套人马,再加通气少、沟通少,甚至出了问题互相推诿、埋怨、不理解,给学生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利。于是1987年初学校决定充实加强团委会的力量,工作人员由原来的2人增加到6人,同时调整了团委会的领导人员。学校决定将教导处除学生学籍管理以外的所有学生管理工作,全部调整到团委会,形成一个“管教”结合的坚强机制。

为了加强和规范学生工作,学校在抓好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认真整顿学生纪律,狠抓规章制度的建设,制定了《学生规则》、《自习规则》、《考试规则》、《教室规则》、《宿舍规则》等39种规章制度,打印成册,发给每个学生,并装入镜框上墙,使学生有章可循。这样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融为一体,统一由团委会负责,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增强了教育效果。

3.“管教”结合效果的显现。

“管教”结合理论的提出和机制的形成,为学生工作更好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受到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1)仅1988年全校自发组织学生学习党章小组23个,118名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学生申翠英“八一”建军节前夕给南疆战士写信,并和同班同学用毛线做了一朵小红花,用细塑料绳编了一个小金鱼,寄给南疆战士,表达了对战士的心愿,对保卫祖国的热爱。

(2)自1987年开始,学校团委会在学校党支部和校委会的领导下,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学生纪律管理结合起来,寓于各种课外活动之中,与教务处共同组织成立音乐、美术、体育、书法等28个课外活动小组,举办文艺晚会、节日征文、手抄小报、影评园地等多种比赛。仅1988年“七一”、“十一”就收到学生歌颂党、赞美祖国的征文1283篇。

(3)学生工作“管教”结合的实施,使学校整体工作出现了崭新局面,取得很好成绩,形成了讲理想、讲道德、讲文明、守纪律的新风尚。学校领导勤政廉政,教师治学严谨,学生奋发向上。1987年、1988年两年全校师生参加校内外植树、种花、修路、做好事3800人次,学生自己动手平整校园、清运垃圾、粉刷墙壁、油漆门窗,为学校节约资金14000多元。学生张双美在北京住院期间拾到现金700元、粮票200斤,主动联系失主,受到社会好评。1988年学校被河北省教委、河北省团委命名为“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红旗单位”;被邯郸地委、邯郸行署命名为“文明单位”;被邯郸地区公安处命名为“治安工作先进单位”;在邯郸地区师范教育年度质量评估检查中获总分第一名。

二、大名分院的半封闭管理

1.半封闭管理模式的形成。

进入21世纪后,师范教育完成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2003年4月学校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邯郸师专分校”,开始招收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班。2004年7月邯郸师专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学校也更名为“邯郸学院大名分院”,2007年开始招收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生。

由于学校改制,培养目标的变化,招生对象不确定和生源质量不好,加之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自身存在问题的种种原因,学生工作困局重重,出现了生源不足,管理不到位,校园治安环境差,学生流失严重等局面,学校的社会形象大打折扣。

2004年底,经邯郸市委、市政府批准组建了新的学校领导班子。新的领导班子又及时调整了中层机构,配备了合适人选,为开展好学生工作打下了基础。2005年上半年,新的领导班子开始从整顿教职工工作纪律和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着手,并将学生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整个管理工作的突破口,提出了对学生实行半封闭管理。半封闭管理的模式为:学生周日晚6点前返校至周三中午12点;周三午后2点至周五下午4点(夏季5点)离校前,不准随意离开学校,周三中午12点至午后2点学生可出入校园,如因事因故确须离校,必须严格履行请假手续。具体程序为:学生提出书面申请(学校统一印制),班主任填写是否准予离校的书面意见,学生处加盖公章批准能否离校,经门卫验证后方能出校门。

2.半封闭管理模式的实施。

学生半封闭管理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但要有形式上的完备,内容上的实用,而且更需要措施的得力,机制的合理,部门的配合。因此,新的学校领导班子就实行好学生半封闭管理,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充实学生管理机构力量。具体做法是:学校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学生半封闭管理工作,每周学校一把手定期不定期对学生半封闭管理进行调度,对工作及时指导,对问题及时发现,对困难及时解决。同时充实加强学生管理机构学生处的力量,配备一名主任、两名副主任,选调三名年富力强、精明能干、热爱学生管理的同志到学生处工作,使学生半封闭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了组织上的保证。

二是各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具体做法是:学校领导挂帅,学生处牵头,把各处室正副主任组织起来,分成三个组,昼夜值班,发现打架斗殴、夜不归宿、损坏公物、越墙上网等严重违犯学校纪律的学生,处理不过天,形成一种态势、一种氛围。

三是加强门卫管理和校园安全管理。具体做法是:从县公安局保安公司聘用7名身强力壮、责任心强、素质较高的复退军人来校做安保工作。学校保卫处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白天门卫值班,保证学校实行半封闭管理,学生不能随意出入;一组校园夜间巡逻,保证社会不法分子不能进校寻衅滋事,使学生安全和校园安全有了保障,这一举措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

四是加强宿舍管理,学生处工作人员住进学生宿舍。具体做法是:为男女三栋宿舍楼各配备两名专职管理员,昼夜值班,既负责安全又负责卫生。同时,学生处工作人员分成两组、夜间住进学生宿舍,一组值班一周,协调处理宿舍这个特定区域、夜间这一特定时间学生中发生的一切问题,使半封闭管理模式不掉线、不断档。五是办好学生食堂,改善学生就餐条件。

具体做法是:学校引进社会有经营餐饮资质的人员,把原来独家经营的一家学生食堂,改造成四家学生食堂,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刷卡,学生就餐任选。这样既保证了饭菜质量,又调动了各食堂竞争积极性。2005年下半年,学校决定改善学生就餐条件,把礼堂进行整修改为学生餐厅,同时花4万元购买了碗橱及150套餐桌餐椅,可供800人同时就餐,改善了学生就餐条件。

3.半封闭管理模式的效果。

学校实行学生管理的半封闭模式不到一年时间,由于狠抓了学生管理五项重点工作,解决了半封闭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食、住、安全、卫生等方面的问题,使学生感到学有兴趣、食有质量、住有舒适、身有安全、校园整洁亮丽。学校实行学生半封闭管理模式几年时间,效果突显。一是招生人数大有突破,自2005年来,每年都在700人以上;二是社会声越来越好;三是连年被评为省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三是校园环境安全和谐,多次被评为省市级“安全防范先进单位”;四是直隶省立七师纪念馆2009年8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11月被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省级国访教育基地”。

课外活动与其他

一、大名七师课外活动与其他大名七师时期学生的课外活动

据老校友回忆是丰富多彩的,但因资料缺乏,加之年代久远,很难反映当时的情况。今只能撷取一二,以飨读者。

(一)“以作为学”实践活动

大名七师创办之初的1923年,首任校长谢台臣就提出了“以作为学”的办学方针,倡导“学作结合”,得出“凡是称得起科学的理论,统统都是‘作’的经验结晶,同时又是推进‘作’的经验发展的动力”的结论。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作”的重要。在“以作为学”办学方针的指导下,经过办学实践和认真总结、研究,明确制订学生的训练目标为:科学的头脑,劳动的身手,艺术的情趣,改造的魄力。

1924年学校由城内迁入新校址后,谢校长更是致力于教学改革,并将六年制二班作为实验班,实践“以作为学”的方针。平时他经常检查教学情况,凡见到合乎“以作为学”精神的就加以鼓励和表扬。如见到刻蜡版的同学找出煤油能较快、较干净地清刷钢版的科学依据,见到研究物理的同学对学校新建大礼堂的托架找到力学上的原理等,都得到他的肯定和表扬。再如他在学生上美术课时发现他们只注意临摹而不练习写生,就指定几个画得好的学生把出过天花人的脸上麻子状态画出来,结果他们费了很大气力,还是画得不像。于是他教育学生说:“写生就是从作中学,你们终日临摹的结果,连麻子也画不成,这有什么用呢?难道绘画这门科学光是为了装饰吗?”

为了配合“以作为学”,学校要求任课教师重视学生的实习活动,手工课教学生木工、缝织等技术;图画课教学生制图学,注重学生对用具、房屋的测绘;生物课则密切与园艺相结合;生理学与医药相结合,请校医进行指导。1924年下半年,学校除对新建校园进行全面的修整,还试办了一些小型工厂,种植了多种花卉树木、农作物和菜蔬,为贯彻“以作为学”的办学方针提供实践的基地。开办的小工厂有:制胰厂、制革厂、织布厂、织袜厂等。当时织布厂的织布机发展到20多台,织袜机已有十几台。制胰厂生产的“荷花”牌肥皂,日产数十箱,质量高,委托商店行销直南,市场看好。学校为了方便师生和当地群众照相,开设照相部;为了改善师生伙食,喂鸡养猪;为了使学生爱惜公物,由学校木工师傅指导学生自己维修桌椅门窗。

“以作为学”实践活动基地的开设,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活跃了学习空气,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学生平校部的成立,使学生走近校内外工友、农友,向他讲解文化知识,宣传革命思想,使“以作为学”向社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学校基本形成了“先生一面教书、一面学;学生一面学,一面当先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局面。

(二)学生自治会自我管理活动

大名七师学生自治会是七师学生的群众组织,其名称全称为“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学生自治会”,“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学生自治会”,“河北省立大名师范学校学生自治会”。其宗旨为“发展全体同学自治能力及增进全体同学之利益”。学生自治会除设干事会外,还设平校部、膳食部、贩卖部、银行部、医药部、体育部、卫生部、游艺部、学术部、组织部、宣传部、图书部、美术部等。各部人员均在学生中遴选,分管各方面的学生工作。这样,在学生自治会自我管理活动中,锻炼同学们的管理能力和组织工作能力,为走向社会,参加社会革命奠定了基础。

大名七师学生自治会下设十几个部之多,其职能和作用在本章学生组织中已有表述,这里仅就平校、膳食两部加以记述。平校部当时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开办平民夜校。平民夜校是学生自治会平校部的学生,在学校内部工友中以举办工友业余学习班开始的。后来经过平校部同学的努力工作,认真组织,办起了大多数学校工友参加的校内平民夜校。大名七师的工友通过参加平民夜校,一方面文化知识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思想和政治觉悟上起了很大变化,他们对国内、国际政治形势,对中国人民的出路,对中国共产党,都有了明确的认识。二是做好平民夜校向农村的发展。平校部的学生在办好校内平民夜校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向校外农村扩展。1929~1931年就在周边的油粉町、北关、七里店、范店、谷豆营等村开办了十几处农村平民夜校。平校部的同学个个争先跃跃欲试,争当平民夜校的先生,感到有了用武之地。每次两小时的教学时间常不够用,真是教者不倦,学者有味,其乐无穷。

学生自治会膳食部的主要任务是办理全体会员(学生)膳食事宜,通俗的说就是参与管理学生生活,为学生饮食生活服务。膳食部的主要职责是:参与管理学生膳食账目,制定学生膳食饭菜谱,公布每天伙食开支,通知每天每人应负担的伙食金额,征求各班学生对饮食的意见,毕业或学期终了分配伙食结余(又称伙食尾子)等。大名七师时期由于学生参与学校的膳食民主管理,发挥了学生自治会膳食部的作用,既保障了学生的饮食质量,增强了学生的体魄,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同时又历练了学生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下面的例子就能说明膳食部在学生伙食管理的作用和学生同社会进行交往时能力的提高。

1932年3月,中共大名中心县委在大名的江浙义地召开大名七师党的活动分子大会,号召闹学潮。但省作出了贡献。如到市场或进门市买调料,不要只靠一个地方,要多走几个地方,这样可以比较调料的质量,同时也可了解价位的高低。要让这家送几天,那家送几天,比较一下谁家的质好量足,谁家的物美价廉。“学生自治会膳食部为学生饮食生活辛勤工作,我们心知肚明”,大名七师16班学生李福祥回忆说。

(三)音乐、体育、美术活动

大名七师学生的音乐、体育、美术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学校非常重视这三种课外活动,每学期都有计划安排,经常进行现场指导,适时组织各种比赛,使学生的三种技能普遍提高,为走向社会、胜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名七师毕业的学生中后来有的成为著名编剧、作家、美术家和知名体育工作者,为母校增了光,为祖国的艺术事业作出了贡献,成为大名七师后来人的骄傲。

1.音乐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