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元素精英(科学新知丛书)
46684000000016

第16章 伟大的宝库(2)

所谓“肾气曲线七七、八八”是指古代中医文献以男八女七的肾功能发展描述整个生命进程,如《黄帝内经·素问》所述“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灵;二八,肾气盛,天癸至(遗精),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其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须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而女子则以七为基数,依次推算至七七四十九岁天癸竭,即现代所指更年期,逐渐向老年过渡。由此可见,无论男女,在整个生长壮老过程中离不开肾气及相应微量元素如锌、锰等的作用。例如,元气实即抵抗力、免疫力,这与血锌浓度有关;骨、齿的生长发育是由内分泌激素通过钙、磷代谢来实现的,而微量元素锌、锰直接通过有关酶参与此代谢。故补锌、锰可加速骨的生长与骨折的愈合。肾主皮毛,动物实验证明,缺锌则皮毛不荣;人缺锌引发的肠原性肢端皮炎主要症状就是脱发,补锌可以改善。研究还发现,铁、锌、钙可能与肾开窍于耳有关;内耳是体内富集锌的组织之一,对缺锌,尤为敏感。有报道,突发性耳聋血清锌降低,而发锌的排出明显增加。

中医认为,脾统血,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等。脾脏功能异常往往表现为胃纳消退,大便溏薄,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等脾虚症状。西医的消化道疾患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小儿厌食及慢性肝炎等,常伴有上述症状,均相应于脾虚范畴。对这类患者的尿、血清、头发、指甲等样品的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发现元素锌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呈一致性下降倾向。

阴阳学说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纲领和指导思想,它贯穿于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疗法则、药理各个方面。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具体的阴阳如女阴男阳,房间的向阳与背阴,临床化验结果的阴性、阳性等好理解,但运用于察症治病,那就不简单了。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谋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也就是在辨明阴阳以后,以调节阴阳平衡的手段进行治疗;“阳盛则热,热者寒之;阳虚则寒,寒者热之。”这是说,阴阳平衡,精神乃治。研究表明,微量元素与阴阳平衡有密切关系,人体微量元素的代谢平衡是阴阳平衡的体现之一。有人认为,当头发中锌、锰元素含量的改变,与阴阳失衡有关,并将其建议为临床特别阴阳盛衰程度的一项参数。可以估计,当头发含锌、头发含锰分别在(150~200)×10-6与(0.5~1.5)×10-6的正常范围时,属于阴阳基本平衡;发锌低于正常值低限(150×10-6)发锰正常,或发锌正常但发锰高于正常值高限(1.5×10-6)属于阴虚或阴虚阳亢;发中锌、锰均低于正常值的,属阴阳两虚。还有报道,对血清、全血、头发、指甲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虚证患者,锌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阴虚者,锌/铜比值上升,阳虚者比值下降;阴阳两虚者,所有微量元素含量均下降。

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的方法是辨证论治。辨证是通过四诊即望、闻、问、切了解病情,加以综合分析,根据人体正气的盈亏、病邪的性质及其盛衰、疾病所在部位的深浅强弱等情况,归纳为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8种基本症候,作为辨别病情、对症下药的基础。微量元素在四诊、八纲中已发挥重要作用。

四诊中望诊和切诊是基础。望诊,就是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及排泄物的性状,特别是舌质和舌苔;闻诊,包括听和嗅两个方面,如听患者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和嗅其散发的气味;问诊,主要是了解病源及其发展经过;切诊,指切脉及触摸病体有关部位。目前微量元素研究以舌诊为重点。

舌诊是挺有意思的一种诊症方法,操作简便,你、我都可以自我舌诊一番,不过要真正诊出门道来,可就不容易啦。舌诊一直以来都被历代医家所重视,因为舌象是反映机体健康水平的一面镜子。早在《内经》《伤寒论》等古典医学经典名著中,就有望舌诊断疾病的记载。它不仅在缺乏各种诊疗仪器的古代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就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舌诊仍是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有的医家认为舌是外露的内脏。脏腑的病变,气血的盛衰,表、里、寒、热都可在舌上有所表现,所以在临床上常结合望舌来推断疾病的轻、重、深、浅、顺、逆变化。舌诊观察什么呢?主要是舌象,包括舌苔、舌质、舌形。例如舌苔有厚薄之分,还有白、黄、褐等色泽之别,有关微量元素的研究报道相当丰富。

常人的舌象呈现薄白抛物线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锌和铜浓度都低于正常值;浸润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人,无论舌质呈红、红绛,甚至淡白,血清锌、铜均低;肿瘤者呈紫舌,血清锌浓度升高。有人还对舌质的变化作了动态观察,发现红舌、紫舌的心脏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血清锌下降,铜升高;绞痛缓解后,锌、铜值出现相应改变,恢复到原来水平;而淡红舌心脏病患者,心绞痛发作前后,微量元素值无明显改变。舌苔也能反映微量元素的变化,例如生活在海边以捕鱼为生,食鱼较多的渔民,腻苔居多,他们与薄白苔的常人相比,微量元素锰和常量元素镁均明显升高。患者有急性感染性疾病出现苔腻的患者,血清中铜浓度的升高与血培养细菌计数增加平行,因此,铜升高可能与感染有关。

八纲中,凡是有虚象病例,其血清、全血、头发或指甲等不同样品中,锌含量均明显降低;铜含量变化升高降低均有,但锌/铜比值以降低为主。有人提到,气虚患者,铬、锰含量升高。

在治疗多种疾病中,微量元素的参与早有记载。《本草纲目》提到乌梅可去青黑痣(黑色素瘤),蚀恶肉,治噎膈。在治“心腹胀满”一节中,还记有具体方法:“乌梅二七枚,水五升,煮一沸;纳大钱(铜钱)二七枚,煮至二升半,顿服之。”铜与乌梅在酸性条件下合煎,将会溶解,因而铜显然参与了治疗。通过微量元素检测,发现肺癌病人与正常人血清微量元素有明显差异:锌降低,铜升高,锌/铜比值降低,铁、铬均降低,但溴升高。更为奇特的是,健康人体内可检测到砷,而肺癌患者体内的砷却在检测限以下,这提示极微量砷的缺失是否与肿瘤有关。还精煎是抗衰老名方,中医认为肾藏精,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虚则寿夭,故衰老是肾精虚的结果。动物实验表明,微量元素测试发现,老年大鼠血液中锌、铜浓度与青年鼠明显不同,前者锌降低,铜升高,锌/铜降低;用还精煎喂饲4个月后,锌升高,铜降低,锌/铜升高,达到青年鼠的水平。

近年发现,微量元素与生育有着密切联系。中医认为男女阴阳平和,就能产生氤氲之气(雾气蒸腾的状态,即生育条件良好);如各自阴阳失衡,则表现为不育或不孕。对于女性,表现为宫寒,难以有孕;对于男性,肾阳不足,表现为睾冷不育。由于失去肾气的温养安固,即使能受孕,在六甲之期(即妊娠期),也容易发生胎漏(先兆流产)、滑胎(习惯性流产)、胎萎不长(胎儿发育迟缓),甚至死胎。就微量元素而言,在整个六甲之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孕妇得额外贮锌350~375毫克,铁200~600毫克。部分孕妇因偏食精食,影响微量元素摄入,表现为发样中铁、锰、铜、锌、锶随孕期推进而降低。在众多微量元素中,锌的变化研究较多。血锌明显不足,妊娠期中自发性流产就大大增加;即使顺产,由于胚胎缺锌,造成大脑发育不良,形成先天性痴呆甚至产下无脑畸胎。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中锌明显下降,而服补肾阳中药后,症状改善,精子数量及活力增高,精液锌浓度也大为增加。

糖尿病是常见病,中医称之为消渴。汉代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他说明了糖尿病患者多饮、多尿,当然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多食。中医提出以葛根、花粉为主要成分的五泉散主治方,对降低尿糖、改善症状有相当效果。不少研究者针对病人的血、发或骨髓作微量元素检测,发现患者锰、锌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而铁、磷、铬、钼、钛、钒、镍等亦与常人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