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青春美男蝎女之虐爱葬心(泥蝶之舞)
4667500000296

第296章

塔身四角砖雕圆柱,上承砖雕转角斗拱承托第一层塔檐,檐上置瓦,逐层收拢,原来塔顶有刹,角有风铎,每当风起,叮咚作响。那两个年轻人你们可以数一数到底有多少个风铎。

李练达和萧正扬仰头细数,加减乘除,答案一致,是一百个。守塔人说年轻人聪明,能数对的人还是极少数的,你们这两个年轻人很有慧根和佛缘啊!佛佑有缘人。

李练达和萧正扬问守塔人,请问这个北塔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守塔人说,你们刚才可能没有看到塔基,看到塔基就看到“五世同体”的悠久历史了。北塔有“五世同体”之美誉,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85年),北魏文成明皇后冯氏在三燕龙城“和龙宫殿”的旧址上,建立“思燕佛图”,为其祖父北燕王冯弘祈寿冥福和弘扬佛法而修建的。据《大正藏》经文记载:“释宝安奉敕置塔梵幢寺。即黄龙城也。七级浮图。拥在其内”,这土木结构的楼阁式它就是北塔最初的模样。公元602年,隋文帝昭明在全国113州分舍利建塔,营州官民在毁于火灾的“思燕佛图”上重建了方形空心密檐十五级砖塔安奉舍利,被称为梵幢寺塔。唐玄宗天宝年间,营州军民又对梵幢寺进行修缮,并在塔檐间施以彩绘。公元1044年,辽初及重熙十三年,对梵幢寺进行两次维修,更名为延昌寺。这就是北塔的历史。简述起来容易,但是这是一部燕都的兴衰发展史。年轻人有兴趣以后可以当学问来研究。

李练达和萧正扬都点头称是。

守塔人说,我就给你们讲这些。一会儿你们登顶后会看到天宫,看完天宫后回到地面我再给你们讲解从天宫发现的“七宝塔”和佛舍利。

李练达和萧正扬仰头望去,还有无限的高度,层层的密檐,有雨燕在绕塔飞翔尖叫。两个人在四个方位佛位又各磕了一个响头,然后在莲花宝座的菩萨和飞天的飞翔上抚摸着佛手。两个人虔诚耐心地跟在那些善男信女的后面,一步一磕头,一步一莲花,雨燕盘旋嬉闹,塔铃叮当作响。

随着脚手架楼梯的旋转,千年的高度呈现在眼前。李练达和萧正扬停止了叩拜,他们都站起身来,站在塔尖旁,远处青山俯首,城市匍匐脚下,纵目四览,城市尽在他们的脚下,李练达和萧正扬征服了这座在史书里闪光的历史名城,可是这个城市却一直在用冷漠的神情拒绝着他们。站在塔顶上的人都在念念有词地许愿,等那些人都走下脚手架。李练达对萧正扬说我们也在心里许愿吧!在这城市的最高处,在这阳光朗照的最高点,李练达突然就想起了朗逸彤,想起了朗逸彤在凤凰山上对他说的那句禅诗,当时李练达并不知道朗逸彤所说的这句禅诗是什么含义。

我有明珠一颗,

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

照破山河万朵。

李练达将平安扣放在嘴里含着。李练达在心里反复地诵读这首禅诗,李练达参禅化悟。他一直在心里化解这首诗所带给他的生命意义。这就是人生的顿悟吗?

李练达想我的明珠在光明顶上的塔尖上光照山河。

在轻风和塔铃的涤荡中,李练达觉得自己的身体轻快飘动,他的灵魂无比轻盈舒畅,灵魂深处有了一种飞翔的喜悦。他突然生出一种可怕的念头,那就是可以像自己想象中朗逸彤的飞升那样,从这高高的塔尖上一跃而下。李练达被自己不着边际的的想象给吓着了,有一种眩晕的感觉涌上来,李练达抓住萧正扬的手,用另一只手扶住新雕砌的绿色琉璃莲花瓣塔顶,这就是拈花一笑的意境。

李练达想我的明珠在生命里熠熠生辉了。

李练达想这是朗逸彤给自己的生命启示。

从塔尖上一路旋转下来后,路过四面的佛像时,李练达和萧正扬又轮番叩拜,李练达的双膝虽然跪下来,但是他的心像是在飞翔。李练达和萧正扬随着众人来到塔旁的一个暗仄的房间。他们听到守塔人对聚集在屋里的人说,今天来的都是有缘人,平时我们有规定是不允许游客看到这个七宝塔的,这是世界级的国宝,今天因为有香港来的贵宾,我就为你们展示一下这件稀世珍宝,守塔人说着打开头顶的聚光灯,他说,七宝塔是置于北塔天宫石函的宝物,内藏木胎银棺及金舍利塔等。天宫石函由于地震、雷击、火烧、风吹等自然灾害的破坏,破损严重,七宝塔,也包括天宫其他文物上的木质等易燃物皆被烧毁,挖掘出来的七宝塔已经散架、塌毁,目前只是初步修复。七宝塔由l0多万颗水晶珠串缀而成,中间缀以金、银、珍珠、玉石、宝石、玛瑙、琥珀、琉璃、珊瑚、玻璃、贝壳等佛家“七宝物”制成,原来佛教界只有传说没有实物,这次从燕都发现这件稀世珍宝,这件稀世珍宝就是存放佛舍利用的。守塔人将石函打开,取出佛家珍宝七宝塔,一些人凑到前面观看,一些人还跪在原地。李练达看到那个水晶连缀的宝塔,在暗室里泛着光芒。守塔人从七宝塔中取出木胎银棺说,这是木胎银棺,画面为释迦牟尼佛涅槃图,你们看释迦牟尼的从容,看他身后弟子形态各异的悲恸状,生动,传神。守塔人从木胎银棺取出金舍利塔,又从塔内取出金盖玛瑙罐。守塔人说这个罐内供养的是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其中一颗为白色,为释尊的骨舍利,另一颗为暗红色,为释尊的血肉舍利,陪伴佛祖真身舍利的还有五颗影身舍利。有缘人可以走近一点看看,有缘人可以分辨出真假,不能动手,只可观看。见舍利如见佛祖真身,有信仰的可以跪拜。李练达和萧正扬站在香港客人的后面近身拜谒佛舍利,李练达真的看到了守塔人所说的释迦牟尼的舍利,舍利在李练达眼中散发着佛光。李练达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那是历史的穿越,是佛的点化与启示。

李练达和萧正扬退回去在众人的跪拜中跪拜,心里充满了虔诚,这是历史赐给他的机遇,千年的高度,朗逸彤曾答应要和自己一起来攀登这个千年的高度,一起拜释尊的舍利,见舍利如见佛祖,可如今他到底去了哪里了呢?

守塔人接着说,这里如果有信奉佛祖的人我再进一步讲解一下,有兴趣的可以听一听,北塔天宫的发现,是继法门寺之后发现的最完整的唐密,太精美了,是唐代密宗的曼荼罗,曼荼罗,梵语译为“坛场”或“坛城”,意为轮圆具足,含蕴集精华、辐射光芒之意。泛指一切圣贤、一切功德的聚集之处。供曼荼罗是积聚福德与智慧最圆满而巧妙的方法。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北塔天宫、地宫以绘画、雕塑、金石刻结合契丹民族礼制结坛,供养佛祖真身舍利,聚集为金、胎两部曼荼罗,以辐射遍照,成就佛教密宗的大千世界。这是佛教由小乘、大乘发展到密乘的最高阶段,聚集所有佛和菩萨,包含显密全部教相、事相的圆满悉地无上成就。隋唐王朝和契丹王朝先后迎奉佛祖真身舍利结坛塔下,就是想在这个无上法界中护国佑民,弘法利生,为万世开拓太平盛世。北塔就是佛教密宗曼荼罗的无上法界。北塔天宫整体布局完整反映了大、三、法、羯摩四曼荼罗。一是北塔天宫总体就是供养佛祖真身舍利的大曼荼罗。由五重宝函组成,依次是石函、七宝塔、木胎银棺、金舍利塔、金盖玛瑙罐。二是佛祖真身舍利就是三昧耶曼荼罗,即金盖玛瑙罐里供养的两颗释尊的真身舍利和五颗影身舍利。三是供养佛祖真身舍利的诸种法器、供养物及供养法就是法曼荼罗,如天宫内大量摆放的银菩提树、金法lun、金银经塔、银经卷、瓷器、琉璃器、玉器等。四是如法供养即羯磨曼荼罗。还有北塔整体所有的雕塑、绘画、金石刻的图像都是反映佛教密宗的曼荼罗图像,几乎都是以佛为主像,配以胁侍菩萨、力士、飞天、灵塔等。这种规制不仅集中展示了曼荼罗特点,而且也说明佛教密宗在辽代各地特别盛行,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李练达在跪拜中听到香港贵宾团的客人对守塔人说,谢谢你,田所长,谢谢你的完美讲解。李练达抬起头看见那个慈眉善目的人,所谓的守塔人其实是这里的管理者,他们是历史的发现者还是破坏者呢?李练达转身看到墙角处有两个像长天村房东家的青莲门墩石。他听见守塔人田所长解答香港客人的疑问说,这是魏晋时期的和龙宫殿的柱石。李练达心里想难道房东门口那两个也是被历史遗弃的柱石吗?历史真的是这么脆弱吗?还不如那两墩被遗弃在农家的青莲石。

李练达又想到了朗逸彤,心灵,明珠,照破山河万朵。

一个人成为透明的发光体。

朗逸彤在金色的光芒里纵深飞落。李练达觉得自己被朗逸彤契合的灵魂真的有那种光芒万丈的豪情,李练达的灵与肉都充满空灵的力量,李练达不再是一个被世俗所左右的一个躯壳,他是一个拥有两颗灵魂的人,他有两颗心在同频率跳动,李练达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破茧为蝶蜕变,这种蜕变让他的羽翼丰满灵魂飘升。李练达觉得那种蜕变的苦痛正在从自己的身体里抽丝而去,他神清气爽,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好像一切都已经发生过,不过李练达只是一个火山喷发的战场,被火山强烈的燃烧喷发改变。在地壳剧烈的运动后,地球依然在自己的韵律里公转自转。

心之明珠,照破山河万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