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青春美男蝎女之虐爱葬心(泥蝶之舞)
4667500000222

第222章

朗逸彤领着李练达在园子里走马观花式地游览着,一些旧时的宫殿都朱门紧闭。他们一路来到文昌阁,这是一座壮观秀丽的关城式建筑。朗逸彤说文昌阁应该是我们这些写字的人最值得拜一拜的地方,阁楼内供奉有一尊文昌帝君铜像,相传文昌帝君主宰人间的功名和利禄,所以旧时深受仕途者的信奉。文昌阁与昆明湖西供奉武圣的宿云檐象征“文武辅弼”,可是都没有对外开放,咱们继续往前走吧!这些都是慈禧太后和光绪他们的生活区。想想那个时代皇帝也无非就这样生活,我想他们不如任何一个生活在我们当代的人。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李练达说,时代决定生活的品质和幸福的程度。

在幽雅别致的玉澜堂,李练达和朗逸彤又看到了几树含苞待放的白玉兰,这些在午后阳光里静静地吸收着阳光的花蕾在努力地扭动着花瓣,仿佛只需小嘴轻吹,便繁花满树,翩翩欲飞。李练达想与那些红尘里的恩恩怨怨相比,这些自开自落的白玉兰似是隐者,隐于红尘的幻灭中。走出玉澜堂,走进乐寿堂,李练达和朗逸彤被乐寿堂十数棵恣意绽放的白玉兰给震惊了。如果说玉澜堂含苞待放的白玉兰只是将他们的心灵轻轻地撬开了一道缝隙,而这些姿态各异绽放的白玉兰真的是让他们的心花怒放,蜜蜂嗡嗡地上下飞舞。相对于那些每天都可以到园中休憩的北京人来说,这是李练达一生的奇遇,这是为他和朗逸彤开放的白玉兰,玉兰树的绽放好像就是为了这一刻与他们相遇。李练达看到朗逸彤的身上脸上都是灿烂的花影。玉树临风也就是这个样子吧!

李练达和朗逸彤徜徉在白玉兰的清幽的花香里。

没有其他人,只有他们两个在花香里流连忘返。

朗逸彤说,这就是智者乐、仁者寿、水木自亲的乐寿堂。李练达和朗逸彤沉浸在被白玉兰的光影给眩晕的迷醉中,那些馥郁的浓香在春天的微风中穿过他们的五脏六腑。李练达说,一般的情况下,白色花的香味最浓,他们用浓香弥补色彩的不足。朗逸彤说,我觉得白色的花朵是最美的花朵,他们开在这个季节是如此地适合,如果姹紫嫣红开遍,浓荫匝地,白玉兰的美就没有这么突出,我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和选择。他们都会选择自己最佳的时刻来展示自己,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李练达还是拉着朗逸彤离开白玉兰的恣意盛开。

从邀月门开始,他们走进了彩绘着《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故事人物的长廊。长长的画廊一眼望不到头,回廊折转,李练达和朗逸彤都是画中人了。朗逸彤说,这长廊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简史或缩影,我们一步跨越五千年,这就是时光隧道。李练达说,我看很多地方的亭台楼阁都是仿照颐和园的建制建造的,中国人喜欢复制仿制,缺少独创性,特别是小地方几乎就是大地方的复制品,喜欢什么就拿来主义。但是到小地方的那些亭台楼阁就失去了原始的意义,它们没有历史的积淀,只不过是涂抹彩绘的木架子和粗制滥造的青砖瓦。

在五彩缤纷的画廊里到处都是聚集的人群,有打拳的、下棋的、玩纸牌的、跳迪斯科的、抖空竹的、刺绣的,到处都洋溢着春天般的笑容,人群以老年人居多,暖融融的阳光斜照进长廊里,他们都在阳光里自得其乐。行走在长廊里,满目春意融融,尤其是随着温煦的暖风飘拂的鹅黄色柳树,这些颐和园的报春者,他们以婀娜的姿态向全世界的人预告,北京的春天已经来了,再通过每一个来北京的人传到四面八方,北京的春天来了,北方的春天来了,中国的春天来了。

碧波荡漾的昆明湖上有一群赤麻鸭、绿头鸭、斑嘴鸭和秋莎鸭在飞翔,它们飞起滑落俯冲进水里,然后浮出来,随着春水晃悠,倒立觅食。这是美好生活里的一个小场景,但是让人看了心生感动。

在长廊的八角重檐的亭子间一群玩乐的老年民乐队正在演奏演唱《红楼梦》里的《葬花吟》。曲调忧伤,演唱凄婉,隔着遥远的时空听,有一种恍惚感。可是当李练达和朗逸彤循着声音找到声源时,那种怅然若失的心情铺满开来,原来是一个穿得五颜六色衣裙挽着发髻的大妈正在婉转地唱着这首歌曲,她的声音与形象截然分开。声音绝对是可以塑造形象的,这本来是一个喜气粗犷的豪爽北方大妈,可是她的声音却如此婉约若江南的花飞花谢。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在排云殿前,李练达说我们开始进入了明信片中。朗逸彤说我们在这里留一张合影吧!正好有身背照相机的人走过来问李练达他们拍照吧!朗逸彤问他能不给寄回去。拍照的人说,肯定没问题,你尽管照,我们是国营单位讲信用的。于是朗逸彤和李练达以明信片的角度为背景拍了几张合影,朗逸彤付完钱和邮资,把李练达学校的地址写给摄影师。他们走过刻有“迎辇花红,星云争爛熳;当阶草碧,风雨协和甘”的排云门和“叠石起琼峦,如山之寿;引泉通玉液,有泽皆春”的排云殿。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李练达仿佛看见旧时代穿着戏服的朗逸彤,那么远那么近,那是哪个朝代的服饰呢?肯定不是清代的,那又是那个朝代的呢?

朗逸彤说,这是慈禧过七十大寿的地方。恰好听到一个导游在为一个外国团讲解排云殿,导游长得小巧俏丽,她说,在过去为慈禧祝寿的时候,二品以上的官员跪拜在排云门内,而三品以下者则在门外,光绪皇帝在二宫门正中跪拜,慈禧则坐在正殿内的九龙宝座上接受拜贺,可见慈禧太后当时地位之高。翻译则将这些再翻译成英文,李练达看到老外比他们还兴致勃勃。

李练达说,咱们比过去的皇帝还牛,直接就到正殿上了。

朗逸彤说,咱们直接去佛香阁吧!

李练达和朗逸彤拐向通往佛香阁的青石路。佛香阁托举山脊,高出云表。朗逸彤拉着李练达沿着超过45度角的陡峭台阶攀登佛香阁,极度倾斜的坡度让李练达有些心惊肉跳的,他还从没有攀登过这样的角度。万寿山并不高,但是贴墙而建的台阶却足够陡峭。朗逸彤回头牵着李练达,他们终于来到了颐和园明信片标志性的画面中。朗逸彤说,佛香阁的外形是按照黄鹤楼设计的,昔人已乘黄鹤去白云千载空悠悠。李练达说,阁上的这几个名称“式延风教、气象昭回、云外天香”都很精彩,我想一个人的游历对他的影响真是潜移默化的,杜甫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有必要。朗逸彤说,练达,你要是愿意,我愿意陪你走遍世界最美的风景。李练达说,彤哥,风景其实是一样的,但是关键在于和你一起看风景的人。李练达和朗逸彤站在佛香阁前极目远眺,萌动的春光尽收眼底,北京城的春天正是从这里向不同的角度扩散开来。

殿前有一座琉璃牌坊。牌坊的两面枋额和无梁殿的前后殿额,均为三字,连起来读,正是佛家偈语:众香界,祗树林,智慧海,吉祥云。李练达和朗逸彤看着很多人都在烧香叩拜。朗逸彤伸出食指放在嘴边示意李练达别说话,悄悄地拉着李练达走下陡峭的石台阶。朗逸彤说,如果在烧香的地方不烧香,就不要乱说话,不知者神不怪。李练达说,这个我记下了,就是不要到处乱发评论和见解,一切自有安排。李练达和朗逸彤站在长廊上,远远地看着清晏舫。朗逸彤说,这是乾隆建造一艘永不能覆的石船,象征清王朝的江山永远不会被水覆灭。可是清王朝却沉船了,我们曾是那船上的渡人。这是每年四月初八“浴佛日”乾隆陪着他的母亲孝圣皇太后放生之地。

李练达说,这个世间有没有永恒呢?朗逸彤说,我想应该是有永恒的,物质不灭理论已经证明过了。只不过永恒的方式不一样。也就是说同一个事物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譬如水、雾、冰,譬如虫子、茧蛹、蝴蝶。李练达说,那你说人是有灵魂的了,人要是死了,那他的灵魂去了哪里呢?朗逸彤说,科学家说过我们地球上的人所知有限,这个时空还会有其他的空间维度,说不定人的灵魂就在其他的空间维度里。或许那些前朝历代的人就在我们的身边看着我们,而我们却没有任何感觉一无所知。李练达说,你说这些听起来很恐怖的,我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毛骨悚然,我伸手抓一下看看。李练达伸手向虚空里抓了一下,他摊开手,空空如也。朗逸彤也笑着摊开双手,李练达看见朗逸彤的掌纹,李练达想那里有着每个人的命运,绝对不是万事皆空。